读书会正在开展#和我共读一本书#活动,本月共读《枪炮病菌与钢铁》和《瓦尔登湖》。我们逐日将两个群内打卡集锦刊发出来,作为记录,也方便其他书友欣赏。 第 十 二 天 导读: 说完冬日来客,那冬天的瓦尔登湖还有哪些动物在游荡呢? 今日大家请读冬季动物这章 。 今天的问题是: 梭罗是怎样描写他的这些动物朋友的? 打 卡 集 锦 跑跑单车: “这充满野性的自由的被猎动物,表现出了自己的活力,大自然的尊严。” 去西站送人,下了高架,发现路边聚集了很多人,朋友有点犹豫,不敢往前走。仔细看才知道,那里是个鸟市,地上的笼子里有各色鸟儿,不叫不动,多鲜艳的羽毛也掩着一层灰暗。 城市生活很难有机会见到野生动物,鸽子都是养殖的,野猫也靠着人喂食。 小时候,在村子里,爷爷捉回来一只猫头鹰,说是大中午的忽然没头没脑的飞过来撞在爷爷的牛车上。 猫头鹰看起来很小,但黄昏时候忽然张开翅膀,却极大,有种逼人的气势,我想这就是梭罗讲的“大自然的尊严”,不是动物园里的动物,也不是家养的宠物具有的“尊严”。 莫问前程: 梭罗笔下的红松鼠着实是个讨喜的小生灵,看它们那活泼好动的性格,上蹿下跳的机灵劲儿,时而原地翻起跟头像个舞蹈家,时而捧着玉米穗狼吞虎咽像个小吃货,当真可爱至极。 在梭罗家一顿美味的玉米穗饱餐之余,红松鼠不甘心,还要连吃带拿,嘿咻嘿咻地拖着一根比自己个儿还大的玉米穗,歪歪扭扭踉踉跄跄地拼了老命也要搬回家,那副坚定不移不顾一切的贪心劲儿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在调查了一番红松鼠的背景之后,才知道人家可不是贪吃那么简单,委实是持家的一把好手。 北美红松鼠以松果和云杉的球果为食,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它们都会采集足够多的粮食储存起来,分成若干处埋藏在地下。可这小家伙许是脑子不灵光,十分健忘,家大业大的总是记不清到底埋了多少粮食,到了冬天还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储物仓库,活了个稀里糊涂,让人哭笑不得。 然而也就因为存的地方太多了,很容易就能刨出来一处饱餐一顿,不光不用担心挨饿,甚至据说连儿子孙子都吃不完。真像是个爱在家里藏钱的守财奴,手头没得花了就在什么床垫下面衣柜顶上沙发缝里顺手一掏,说不定一个礼拜的伙食费就有了,还自个儿哄自个儿似的体验了一把开大奖的兴奋劲儿。可见人家红松鼠一点也不呆,这神奇的小动物才是那片土地的主人啊——地主家还能没有余粮么! amanda: 作者观察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猫头鹰和野鹅高声对话;红松鼠在黎明叫他起床;在窗前吠着咒骂一会儿就走的狐狸;每跑几步就猛地停住做个鬼脸,翻个跟头的演技派松鼠。 他描写这只松鼠因疏忽把玉米掉到了地上,“便做出一副疑惑的滑稽相,看着玉米似乎在思索:难道它是活的?是把它拣起来还是拿新的?还是干脆走开?它一会看着玉米,一会听听风声,仅仅一上午,这个淘气的家伙就这样糟蹋了不少玉米。“作者认为这些动物“处于文明的初期,就像山顶洞人,时时思虑,期待着自己的进化。”简直太有趣了,松鼠这段看得我笑出了声。 作者眼中,这些小动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物,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而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动物也是有生老病死、七情六欲的,我们是否能感受到,是否能不再居高临下地对待弱小的动物呢? 对于小动物来说,我们不是上帝,只是进化在不同阶段的兄弟。某种意义上说,善待他们,就是善待不同时空的自己。 宁静致远: 梭罗记录了16种动物,对每一种动物的描写都是那么细腻、有趣,读着眼前偶有画面的感觉。 不禁要说一下早晨与鹅跑步偶遇柚子园的情景,有那么三只鹅发挥着看家护院的本领,见我路过它们的地盘,威武霸气勇往直前,高傲地伸着长长的脖子,舔着那扁扁的大红嘴巴不客气地对我人身攻击。我好汉不吃眼前亏,以配速4.5s/公里使劲向前方奔跑,待脱离被啄的危险后,我会急转身地报复袭击,追它们个落花流水。看它们阵败的场面我心里楞个楞个美。 自然界一切的植物、动物与人的相处都是那么的可爱与有趣。 安然: 梭罗通常被红松鼠在黎明叫醒,它们在屋顶蹿来蹿去,在墙上奔上爬下,然后一整天玩得不亦乐乎,好不热闹。黄昏时,兔子会被他放置的甜玉米穗吸引来大吃一顿。樫鸟飞来时,发出刺耳的叫声,偷偷摸摸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然后迅速啄起松鼠掉下的玉米粒。而山雀则拾起碎渣,用小喙叼啄着,发出微弱短促的鸣叫。 松鼠和野鼠为了他储存的坚果争吵不已,老鼠则绕着油松树一圈圈地啃食。野兔毫不怕人,和他隔着地板同居。发现他时总是匆匆地逃窜着,蹦跳着从积雪上飞奔而去。 这充满了野性的被猎动物,写满了大自然的尊严。 很轻松温情的一章,把动物间逸事写得情趣盎然,我读得津津有味。打卡间隙,发现晚上的头条被李健和小岳岳刷屏,吃瓜群众看得很开心,恍惚间总觉得李健就象是梭罗穿越到现代,有如世外高人般洞悉人心,熟习世情,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玩转着他人看重的名利场,悦己娱人开心就好! 领读书友: 言 图文编辑:莫问前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