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正在开展#和我共读一本书#活动,本月共读《枪炮病菌与钢铁》和《瓦尔登湖》。我们逐日将两个群内打卡集锦刊发出来,作为记录,也方便其他书友欣赏。
导读:
文字之后,我们来看技术。
在不同大陆上技术的传播速度和文字或者粮食一样,受到了地理条件的限制。
同时不同民族对技术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
技术本身也可以催化自身的发展。
今天的初级问题是:新几内亚人有无可能培养出自己的爱迪生,为什么?
进阶问题是:在欧洲进入大航海和工业革命时代,明清政府正忙着自费武功,您知道几个这样的例证,原因大概是什么。
高耿明
技术的传播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上。
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颠覆我概念的提法:发明是因为需要才有,还是先有发明,然后正好天时地利人和的推广出去?
取得先天文明优势的族群通常比后进文明更有技术优势,不过这种优势并非一概而终,比如汉字在一定字数内可表达的意思最丰富,但这种错综复杂的图案使得印刷机需要造出几千种字体模板,也不利于打字,甚至一度要废除并拉丁文化。
枪炮确实具有极大的战争威力,而清的统治者仅仅希望其成为玩物,可能相对封闭的大陆,西有喜马拉雅山,东有大海,游牧民族已然结成同盟,长城都不需要了,潜在的西式武器远在千里,无法对远东形成威胁,反而是一旦内部底层群众掌握,对于马背上的民族是极大的威胁。
可能也确实如此,手持汉阳造的民众马上很快推翻了满清统治。因此,不同环境的人对技术的考量,是不一样的,也决定了技术的采纳和传播。
姜素素
技术的发展是由于现实有需要,而特别有好奇心的动手能力强的人,发明出新产品主动满足人们并未出现的需求。发明与需求互相促进,接受能力强的社会很快接受了新发明,因而不断进步,越来越强,取得了对没有需求又抗拒新发明的社会的绝对优势。征服和被征服的角色就不用猜了。
这一章不下十次提到中国。1450年之前我们独立发明了很多新技术,但是,我们对新想法的包容性差,不保护知识产权等等原因,造成了我们停滞不前。真遗憾。新几内亚不会出现爱迪生,因为丛林生活对高科技没需求。
小妖
菲斯托斯原盘是艺术品,但也仅仅是艺术品,印刷术只有在金属冶炼、纸张生产、社会分工刀一定阶段,而且是在识字率提高以后,才有可能被发明和应用起来。
技术或者说发明是应该在一定基础上才能产生的。
瓦特的蒸汽机借鉴了前人的智慧所得,人类的进步总是在前人的肩膀上,换句话说,没有大规模的聚居人群,粮食生产到一定阶段,技术也无法实现发展。
娜娜
已经比较适应作者在开始列举一些看似相关性不强的问题,在一章末尾举出例子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的写法。
技术的传播和创新同样是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社会在对待接受技术进步方面的因素表现不同,积累起来形成合力,影响其技术发展。
我注意搜集了一下作者与中国有关的论述。社会经济和组织方面:1在现代西方,发明者的所有权和专利权和其他财产法奖励发明,是受到保护的,而在现代中国,缺乏这种保护妨碍了发明。这里的现代指的什么时代?意识形态方面:2.为创新努力必不可少的冒险行为,在某些社会里比在另外一些社会里普遍,这里没有提到中国,但是我想,中国的文化是否并不鼓励冒险?3对各种观点和异端观点的宽容促进了创新,而浓厚的传统观点,比如中国强调中国古代的经典则扼杀了创新。4强有力的集中统一的政府,在十九世纪的后期对德国和日本,起到了技术推动作用,而在公元1500年后的中国,则对技术起到了抑制作用。
本章最后得出结论,为何欧亚大陆是技术发展最先进的地区。
第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陆块,包含数量最多的互相竞争的社会,和两个农业生产最早的中心陆块;
第二,东西向的主轴线的欧亚大陆上,一个地区采取的发明传播速度更快,不存在生态屏障;
第三,欧亚大陆是粮食生产最多,物产最丰富的地区,人口数量最多,发明创造和互相竞争的社会也多。因此欧亚大陆在开始时的巨大优势,就变成了自新大陆发现起的巨大的领先优势。
七月
初级问题:新几内亚人有无可能培养出自己的爱迪生,为什么?
新几内亚社会有对针对自己社会从事发明创新的发明者,但不同也培育不出工业社会技术革新的爱迪生们,因为他们的社会还没有形成工业社会结构,发明也尚处于较低级的解决生存问题的阶段.
进阶问题:在欧洲进入大航海和工业革命时代,明清政府正忙着自费武功,您知道几个这样的例证,原因大概是什么。
1.明朝
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
当时下西洋的船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进行编成的,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
但后来东林党权提出要撙节开支、注意“国本”,,农业才是国政的基础,限制海上互通及造船技术。
文人误国根本原因在于,信奉程朱理学的文人空谈理想,迂腐教条且秉持信仰执迷狂热,缺乏真正治国才能,借助商人财力引导道统舆论,党同伐异,钳制皇权,进而控制影响政府决策,使其政策不能从全局考虑,而是从文官集团的利益出发.最终误国误民。
2.清代
例1 康熙年间,戴梓发明的28连发的,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康熙弃之不用。
原因
清代出身蛮夷之乡,善骑射,本身没有先进的科技意识。
出于异族统治的需要,对汉族文化和技术深深恐惧,为了维护政权,费尽心思地破坏中华固有的文化、思想和科技。
同时存有大国之梦幻优越感。
例2:郑成功时期,对欧洲荷兰的武力打击与政治打压制衡能力是非常强的.,但后期海上治权能力越来越弱。
原因
康熙年间实施收缩海权,抑制民间沿海贸易的政策,除海禁以外,更厉行迁界,自此对中国曾经在航海与自由贸易的优势能力,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