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枪炮病菌与钢铁》共读第十八天 | 有色有味

 悦读读书 2020-08-04

导读:

今天我们读最后一章,非洲是怎么成为黑人的非洲的?

大多数人印象中,非洲都是黑人天下,实际上北非和南非是白人,其他地区还有科伊桑人和南岛人。

为什么作为黑人的班图人,可以占据大部分非洲,但却没有能够去统治欧洲呢?

从语言上可以推论出人类迁徙图。在我们国家,客家话是北人衣冠南渡以后一直保留下来的汉语遗留,在孔孟时代,他们说的话应该类似于客家话。所以即使穿越回去,你也听不懂那时的人说的话,更别提泡妞当官等等意淫之事了。

今天的初级问题是:班图人赶跑科伊桑人的优势在哪儿。

进阶问题是:荷兰人如果是从西非登陆的话,可以顺利殖民非洲,并占据好望角吗?

科伊桑人


高耿明

作者从语言,考古分析了在非洲,包括马达加斯加的人类的迁徙。人类从非洲走出去,又有些回到非洲,随着生产力的增长,又因为奴隶三角贸易拓荒了美洲,因此分散的人类又史无前例聚会了。现代的技术和文明使我们能够探寻相互贸易沟通的世界,正如波澜壮阔的丝绸之路一样。

同样,当我们再分析《寻秦记》的穿越时,我们会分析他的语言的沟通的合理性。南越人被秦始皇打败,后续我们不知道。但有30万大军留在岭南不再回来。

广东人的语言大体分三部分,一部分是潮汕话。潮汕话很明确的是闽南话的分支,潮汕人福建祖历史是有定论的,而闽南话也称为河洛话,台湾人管台湾说闽南话的,称为河洛人,就是河南洛阳人,源于晋人南渡,到唐代语系成熟,是故汉语的活化石。

广东话,可能更早,极可能是秦人后裔。实际上这两种语言共通之处极多,官方场合的的音和意极为相近。

也就是说,项少龙说的粤语,穿越到秦,还是极为可能沟通的。

但是,客家话不同了,中原在经历了多次少数民族统治,包括辽,金,而后客家人再迁入华南,语言已经极多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了。因此最不可能是先秦说的话,除非中原地区都是世外桃源。

此时的华南人便以主人自居称他们为客人,但对他们并不友好。客家人极晚的到来无法打破当地势力,建起土楼,而现在居住在福建土楼地区的人已经说起闽南话,采着茶,与当地人没什么两样。


聿叁

疾病、驱逐、奴役、战争;作者说“ 我把‘淹没’当作一个中性的、无所不包的词来使用,不管这个过程是征服、驱逐、混种繁殖、杀害、或是流行病 ”。

“淹没”一个地理条件较差的民族,源于一个地理位置因素的偶然,或继承或发展,粮食生产将带来高密度人口、病菌、技术、政治组织和其它力量要素。

淹没与偶然这两个词竟然用的如此轻描淡写又理所当然,是否现在人类的种种可悲故事,都是曾经种种苦难的反射呢。

忽然想起《琥珀》里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一个深渊,我们俯身看去的时候都会禁不住头晕目眩 ”这是多么悲伤呢。

而就在廖一梅快写完这个剧本的时候,那是在初夏,她的孩子出生了,她又说“我像个被惊呆的孩子,整天坐在摇篮前,看着这最平常不过的奇迹”。


共享花开花落

非洲的种族历史是欧洲殖民主义和奴隶贸易的历史。非洲土著被看做黑人,白人是后来的入侵者,这种说法是欠缺考究的。非洲有着人种的多样性,是其他大陆无法相提并论的。 由于地理位置的偶然因素而继承或发展了粮食生产的民族,因此就能够“淹没”地理条件较差的民族。

科伊桑人和俾格米人之所以未能发展出农业,不是由于他们没有农民的资格,而仅仅是由于碰巧非洲南部的野生植物大都不适于驯化。无论是班图农民还是白人农民,尽管他们继承了几千年的农业经验,后来还是没有能把非洲南部的本地植物培育成粮食作物。

总之,欧洲在非洲的殖民并不像某些白人种族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与欧洲民族和非洲民族本身之间的差异有关。估恰相反,这是由于地理学和生物地理学的偶然因素所致——特别是由于这两个大陆之间不同的面积、不同的轴线方向和不同的动植物品种所致。就是说,非洲和欧洲的不同历史发展轨迹归根到底来自它们之间的“不动产”的差异。


小妖

班图人赶跑科伊桑人的优势在于:地理气候条件,适于来自新月沃地驯化的作物生长;非洲本地作物都在赤道及以北的非洲,而科伊桑人集中的非洲南部的野生植物不适于驯化;一些驯养的动物野生祖先在北非,南非没有可驯化动物;会炼制金属铜及铁器;后期又有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作物。 

荷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雨量均匀,那里的驯化作物到了地中海气候的西非(雨热不同期,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和多雨,冬季雨量占全年60-70%),活不了;采采蝇也饶不了外来牲畜,直到公园一千年,马也未从北向南穿越非洲到达南非。面对班图人的农业社会,荷兰人没有明显优势,或者说优势不能发挥效用,所以他们从西非登陆,不能顺利殖民非洲,不能顺利抵达好望角


七月

本章作者依然以非洲种族语言演变作线索,进行推理,并佐以考古发现,借鉴类比规律为依据,追本溯源,融汇贯通,生动再现了非洲现有五种主要人种(占大多数的班图黑人,北非和南非白人,最西端很小部分的,科伊桑人,分散在中非小范围的俾格米人,还有马达加斯加的南岛人),渗透着自然选择无情规律的人类发展演变的过程.

初级问题:班图人赶跑科伊桑人的优势在哪儿。

1.地理气候条件

西非湿润潮湿的环境驯化的农作物,在向东南迁徙过程中,幸运遇到同样湿润潮湿的环境,得以迅速开展粮食生产并获得发展优势

2.掌握了炼制金属铜及铁器技术

3.吸收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作物作为粮食生产的补充

4.不断学习发展融合的渐次推进过程有利于,规避短期困顿和风险,为长久竞争力的不断强化,争取了有效时机.

进阶问题:荷兰人如果是从西非登陆的话,可以顺利殖民非洲,并占据好望角吗?

至少不会顺利,原因如下

1. 西非地中海气候和地理同样利于班图黑人早期动植物驯化和粮食生产,在这点荷兰在当时没有太多优势

2.从西非登陆,向赤道以南推进,会遭遇热带雨林气候,疟疾等热带疾病会对没有适应力的荷兰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3.班图黑人已经通过扩张发展了人口,并独立掌握了铁铜金属冶炼技术,在军事装备上荷兰人也不占太多优势

所以荷兰人如果在当时通过西非登陆方式,很难顺利殖民非洲.和占据好望角。

布尔战争

图文编辑:跑跑单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