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雷家书》共读第四天 | 有色有味

 悦读读书 2020-08-04

本月读书会共读书目为《傅雷家书》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分别由@雉雉 和@周重因 书友领读,为便于未参加共读书友围观,我们会逐日将打卡集锦刊发出来,欢迎浏览,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领读

@雉雉:

傅聪国际比赛结果揭晓了,虽不是冠军,但也获得了名次。这样的国际性音乐大奖给父亲傅雷带来了莫大的喜悦和骄傲。

傅雷很中肯地对儿子说不要纠结名次,不要有“美中不足”之感,因为这比“离目前你的根基而言,已经作了最大的努力,这次比赛也已经DO your Best。”这种安慰是客观而中肯的。特别是连傅敏都细心地记录每个评委打的分数,想借此反映这次比赛的成绩依然是奇迹了。全家安慰着远在他乡的学子,整篇信件充满了激动的泪水的味道。

傅聪的成功让傅雷再一次检讨自己,

我做父亲的一向低估了你,你把我的错误用你的才具与勤力给点破了,我真高兴,我真骄傲。

我觉得建国前后的父亲们是不是都以压制和贬低自己的孩子来表达自己的自谦呢?我父亲一直是这么对待我的。不过通过傅雷给自己的“辩解”我也似乎看出了“低估自己孩子”的优点——

唯其我对你要求严格,终不至于娇纵你······多少年来我把你紧紧拉着,至少养成了你对艺术的严肃的观念,即使偶尔忘形,也极易拉回来······

自我看来,这不是自辩,而是做父母对孩子负责的表现,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弱小和不足,也让孩子知道成功之路要很艰难,自己还差的很远。诚然,现在有的教育观念是鼓励鼓励再鼓励,可难道就不应该有人告诉我们的孩子——你考了50分,是不应该的,说明你脑子没用对地方。

如今的生活条件本已优越许多,孩子们都无苦而吃了,如若父母再一味的让孩子感觉“老子乃天下第一”的话,岂不是犹如对孩子说瞎话一般。傅聪那样的孩子,他父母对他的软弱和多情,贪玩和幼稚都给予了中肯的意见和批评,更何况你我这些俗人。我们要学的是该怎样把批评的话说到孩子的心坎里,这是个技术活儿。

讨论题:你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如果遇到了说不动的地方,该怎么做?

@空气

我觉得现在中国教育的失败,就在于不能做到因人施教!(完全是个人理念啊)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都不相同,当然啦,在中国现有的这个大环境里面真的要做到因人施教也是不可能的事儿。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他们的家长来说任务也是繁重的~我们可以依自己孩子的性格脾气来教育和引领我们的孩子~

就如我家,女儿乖巧从不会当街撒泼吵闹~想要的东西我不给她买时,她最大的反抗也就是沉默了~今年就快十岁了,马上就要面临青春期这真是一个性格转折期,我也有些恐慌,怕掌握不好力度。真心希望能听听大家的讨论和经验!

@.跑跑单车:

傅聪想转到苏联学习,父亲很着急,列个对比单子,想让孩子客观分析,冷静决策。

其实隐隐的反映出,傅雷对苏联有一种不屑和警惕。这或许是当时国内一切向老大哥学习的风气,让他觉得反感。在国内,傅雷想必管孩子管得很严,即使在国外,也想事事插手。而一旦孩子不写信,掌握不到信息,傅雷就急得不得了。恨不能让孩子体会到自己那种望子成龙的焦灼感。而妈妈则比较简单,主要关心儿子的身体,另外怕老爷子着急,就催孩子写信而已。

@颖香

傅雷在信里写讨家信就象讨情一样。对儿子有一些埋怨,因为父母这么期盼着他的来信,天天数着指头盼信,可是得到的回应并不是对等的,儿子在爸爸看来写的实在是太少了。父亲认为多写可以训练思想理智,也希望儿子多跟他讨论音乐的问题。父亲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人年轻的时候勇往直前,听不进去老父老母的话,须不知天底下能为你掏心掏肺考虑未来的唯有父母而已。这一代对一代的亏欠一直在延续,能有几个人跟父母真正做朋友了呢。

@章章影印

 傅雷先生在儿子波兰学习时和儿子就钢琴老师,老师教学方法探讨,钢琴练习技法交流,成绩提高后鞭策鼓励,去苏联学习的质疑,和不能时常收到儿子来信着急,体现做傅雷这父亲的对儿子爱的至深。同时傅雷先生博学多才,对儿子傅聪影响之大。虎父无犬子。

@安然

傅雷总是觉得聪单纯,因涉世不深而易相信他人,嘱咐儿子没有完全认请一个人时,切忌随口吐露心腹!一则太不考虑说话的对象。二则不考虑事情所涉及的另外一个人。

谈到现在父子情,忘情的写道:"父亲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儿子苦闷时不向父亲求救向谁求救?"反思以前, 更是唏嘘地表示:"几年之间我从你身上教育了自己,反思自己在教育方面都是心肠好但手段不好,造成了多少大大小小的不愉快!"

随着二胎时的到来,也可以圆了许多人的遗憾,第一个孩子到来,我们都不会做父母,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也在他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希望;一门门的才艺,一科科的辅导班;很少听取他想做什么?喜欢什么?他喜欢许多东西都当作玩物丧志Pass了,如果再有一个孩孑,我一定先耐心听完他的解释再开口;一定言传身教慢慢引导他做任何事,而不是逼他去做,时光不能倒转,那些多的遗憾,怎么能圆呢?

@.小妖

3月6日至5月9日书信,总暗暗带着个说教、我为你好、你不识好歹的潜在意思;提到从好几位朋友那里获知傅聪近况,禁不住觉得傅雷希望站在上帝的角度俯瞰儿子的一举一动。就我个人而言,代入傅聪,心情很复杂,父亲重压而下的关爱、期盼,混合着“要听话”、及时报告行踪的暗示,再加上处于诸多长辈眼皮子底下的不自在(别丢家人面子),疯狂练琴既是自己的追求也是一个暂时抛开复杂心绪的好办法。

图文编辑:跑跑单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