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客观评价一个人呢?——《世说新语》共读10 | 悦读读书会出品

 悦读读书 2020-08-04

导读第10天读完品藻第九和规箴第十。

范子晔先生在《世说新语研究》中说,识鉴是赏识人才,鉴别是非;赏誉是赏识赞誉人物;品藻,品为品评,藻为美好,是指评论人物的高下。

君子品德如玉,评论的人和被评的人各有一段风流故事,对世间人物的品评就是从东晋开始的。

规箴就是规劝箴言的意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除了自省,时人还要劝谏他人要如君子般行事。不过要想劝谏对方,一定要找到恰当的方法,要不可能适得其反了。

 

@Liang

进言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哭着流泪的,有苦苦跪求的,有轻描淡写外带比喻的。其实没有多少君王是愿意做昏君的,都愿意任用中贤之城,让国家兴盛安定。但当权者碍于眼界无法明辨。这时就需要一些人旁敲侧击给予暗示。话要说到点上,又要给足位高者颜面,不能苦谏,既要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负,又要保全自身安危。是一门学问。

不过古人都很实在,比如小庾说他要做汉高祖,魏武帝这样的人,大家真就在此基础上相信他能做,但不建议他做。可实际上,没有多少人有能力做到汉高祖,魏武帝这样的人,要搁当今,说话间,也就是左耳进右耳出听听罢了。

编者按:小庾实际是在问,如果我谋逆篡位,你们跟着我走吗?大家赶紧说,你还是好好干活吧。饭可以多吃,话不要乱讲。小庾也就作罢了。

@Amanda

品藻,即评价一个人的高下。这里有几则可以结合三国志,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还是很有趣的。

第2则,庞士元至吴,吴人并友之。见陆绩、顾劭、全琮而为之目曰:“陆子所谓驾马有逸足之用,顾子所谓驽牛可以负重致远。”或问:“如所目,陆为胜邪?”曰:“驾马虽精速,能致一人耳;驾牛一日行百里,所致岂一人哉?”吴人无以难。“全子好声名,似汝南樊子昭。”

第3则,顾劭问庞士元,在鉴识人才方面咱俩谁更强?曰:“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吾不如子;论王霸之馀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劭亦安其言。

庞士元,即庞统,刘备帐下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正如读书会线下活动时李老师所说,庞统在一次攻城时不幸中流矢而亡,幕后黑手未知,终年三十六岁。

顾邵,是孙吴丞相的儿子,善知人而闻名。二十七岁的时候拜为豫章太守,相当于今天的南昌市长之位,孙权把已故哥哥孙策的闺女嫁给他。在任五年后逝世,终年三十二岁。

英年早逝的俩人,在三国鼎立之时,怎么有交集的呢。孙刘联盟时期,周瑜突然暴病而亡,派庞统送丧至东吴,等到庞统准备回去的时候, 陆绩、顾劭、全琮等人慕名而来送他,其实是想要个评论,找个出名的机会吧。庞统做了个顺水人情,把三个人一通夸,说陆绩是马,顾劭是牛,全琮好施慕名,总之你们都非常优秀。

事后,庞统对他人说:“马虽然精良,但乘坐的只是一人罢了。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负载的哪里只是一个人的重量呢?”所以在他心里,还是有差别的,只是太隐晦,当事人听不出。

后来顾劭去庞统家里聊天,觉得自己和庞统都是有名的善识人,所以要庞统论一论二人的高下。庞统说,顾劭擅于陶冶世俗、与时浮沉。陶冶世俗,实在想不出怎么理解,又查到后世有一句“啸傲以玩世,不如恭敬以陶世”,终于明白,这是入世、合群的意思。至于与世沉浮,是说适应变化的能力很强吧。然后庞统又夸了自己,说论给帝王出谋划策,自己更强些。世俗与帝王,高下立判。

有意思的是,庞统不直接说自己强,而是说自己年纪比顾劭大些,所以有“一日之长”。论世俗与浮沉的时候,怎么就不论年纪了呢。夸自己夸的实在是谦虚。顾劭听完觉得庞统说的很有道理,可见也是吃这一套的。

@Nick

那时的人好像都不像后来人谦虚。

17则,明帝让谢鲲自比庾亮,22则,明帝让周伯仁也自比庾亮。周谢都较客观的说自己哪方面好,庾哪方面好。当然这种客观也未必客观。只是说他们敢于很冷静的说出自己哪方面更好,这一点不容易。好像后世逐渐失去了这种自我肯定的言论。大多以自谦为要。

“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此句甚妙。真魏晋之精髓。

孙兴公论诸人,每人一词,各有不同。这些词应该不会是张口就来吧?或许以前都已经想过,安排好了给每个人贴个标签。

刘真长评会稽王为二流,评桓温为第一流,其用词是正是我辈。这真是马屁至精者,即拍了桓温,又抬高了自己,还把自己和大将军绑在了一起。一个不注意就变成自己人了。确实精彩。

吉人之词寡。这句喜欢。自己留下。以备不时之需。

@嘤其鸣

品藻一章最无聊。大多是名士聚会的谈资,或借以邀名的段子。

庞统至吴,把江东名士品评一番。刘令言始入洛,见诸名士而叹,都是初入某地,借臧否人物而融入当地名士交流圈子,并借以扬名。

庾亮反复问王敦谁比他的四友还牛逼,王曰:“噫!其自有公论”。其实庾亮何须别人蹑之,只不过看不惯王敦那一脸装逼还要强奸公论的雷劈脸罢了。

桓温问谁才是当今第一流人物,刘长真说:正是我辈耳!听着好像青梅煮酒,“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意思。但遥想刘长真说话时的神情语气,估计那一股牛气轰轰的样子,指我多些,辈字只是捎带吧!

全篇最有感慨的是东亭转卧向壁叹曰:人固不可以无年!当年曾以此评金庸古龙,后来文怀沙号国学大师,我亦反此意而评曰:人果然当有年!

@偏偏

品藻者,品评人物,定其高下也。

受儒家传统礼教的束缚和压抑,中国人是比较低调和内敛的,谦逊虚心是美德,但魏晋人好像有点另类,没有假惺惺的虚伪,在与人比高下时,张扬个性、尽显自我!且看下文。

9.3顾劭曾问庞士元:“听说您因善于鉴识人才而闻名,我和您两人谁更好些?”庞士元说:“移风易俗,顺应潮流,这点我比不上您;至于谈论历代帝王统治的策略,掌握事物因果变化的要害,这方面我似乎比你稍强一些。”实话实说,不忸怩作态,处处流露真性情,这要比假谦虚来的真实自然,这是不是我们今人所缺失的呢?

9.35 桓温年轻时与殷浩齐名,常有竞争之心。桓温问殷浩:“你和我相比,谁强些?”殷答:“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回答真是绝了,不卑不亢,狷介疏狂,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9.37 刘真长说会稽王清谈再有长进也是二流人物,大司马桓温问:“第一流的人又是谁呢?”温曰:“正是我辈耳!”我们就是精英翘楚,率性的外表下处处彰显着个性、真我,好赞!

9.63 庾道季说:“要论思路条理清楚,我自愧不如康伯;要论志气坚强不屈,我自愧不如文度。除此以外的人,我都超过他们一百倍。”自谦的口气中洋溢着满满的自负,分明是以第一流人物自命,这份自负来自于实力和自信的有力支撑,何其潇洒!

9.75 谢安问王子敬:“您的书法比起令尊怎么样?”子敬回答说:“本来是不同的。”谢安说:“外面的议论绝不是这样。”王子敬说:“外人哪里会懂得!”换作我们和父亲比较,必须要谦卑、自叹不如,子敬不说孰优孰劣,只说是各有特点,且嘲笑外人并不懂行。也许内心就是觉得自己书法不比父亲差吧,其个性之张扬令人刮目。

历日打卡集锦如下:

1、《世说新语》共读第1天

2、学一学古人如何怼人——共读2

3、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共读3

4、诈称母病请假者,斩!——共读4

5、将无同,古汉语里的典范——共读5

6、但见其上,未见其下——共读6

7、量小非君子——共读7

8、治世之奸贼。骂人吗?——共读8

9、魏晋时代的花式赞美——共读9


编辑:跑跑单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