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共读第三十六回 | 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红楼梦》大家都看过很多遍,电视就更别说了。只是很少有人敢说自己看懂了。

我们此次请到大寒书友作为领读者,带领大家一起读红楼,用110天时间,读完80回目,以这种形式促进大家交流思考,读懂一些以前不懂的内容。

《脂砚斋评石头记》

 出版社:三联出版社

 领读者:大寒

 时间:2017年10月9日开始

领读者说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苑

二十八到本回的章节主要围绕宝玉展开。至“识分定”,写到很多和宝玉密切相关的女性,因宝玉而致的不同命运。

宝钗阴差阳错绣鸳鸯,鸳鸯这一特定意义很强的符号,是作者的暗示。宝玉在潜意识中透露着对宝钗某些思想的反感和不能弥合的矛盾,以及二人对婚姻意愿的冲突。

通过王夫人讨论月钱的细节,其中有夹杂王熙凤受贿、王熙凤和赵姨娘的矛盾等暗线,主要为写妻妾丫头的地位等级和袭人准予娘的身份确定。

宝玉通过龄官对他的拒绝和对贾蔷的情谊,悟出各人只能各得眼泪的分定。龄官关于笼中鸟雀的一段特立独行的话语,刻画出鲜明的反叛性格至。

至本回,黛玉宝玉经过曲折,互相了解了心意,再无猜忌,后文只为无人主张伤悲。

今日讨论

1、宝玉一段关于“死”的价值与意义的论述,你有何感想?

2、哪些因缘会导致“分定”?

打卡集锦

跑跑单车

贾政这几个老婆,都不够聪明,赵姨娘尤甚,居然向王夫人抱怨凤姐。

这不是跟老虎头上拔毛吗。

先不说凤姐是王家人,那个办事清楚利索劲儿就不是赵姨娘看得明白的。

而且扣钱是外头账房公议的,凤姐只是执行而已。

这下赵姨娘是踢铁板上,把人得罪惨了。

本回又知,贾府里贾母是8个大丫鬟,王夫人4个,赵姨娘只有两个。

普通丫鬟一个月500钱。按照乾隆年间购买力,可以买100斤大米。要是想捐个龙禁尉,得干160年。要是想求凤姐帮忙平事,嗯,差不多明清两代加起来才够。

姜素素

王夫人暗中用自己的月钱给袭人姨娘待遇,袭人宝玉和王夫人均得偿所愿,皆大欢喜。黛玉也不吃醋,还来给袭人道喜。究其原因,还在于古代正妻不把妾当成对手,这俩身份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妻子对家庭是极重要的角色,妾不过是个玩意儿,是用身体为爷们服务的。

宝钗做事出现偏差。十几岁的女孩子,男子睡着了,在男子的房间并无他人的时候,不回避,反而坐在窗前绣男子的贴身衣物。也难怪黛玉要取笑她呢。

宝玉在龄官处吃瘪,看得我挺爽。也该让他认识到不是人人都爱他了。贾蔷龄官互相喜欢,人前人后深情尽显,俩人也跟宝黛一样斗嘴、误会、低声下气,生活气息很足。

小贝多芬

宝玉恼宝钗劝,认定原本是须眉浊物才在意的功名利禄在宝钗身上也存得到几分,有负毓秀钟灵之德,顺便少了四书外的古籍。

只是见了表象,认定了不喜便全盘否定,宝玉囿于自我,除了大少爷之外,适合他的便是隐士,过分关注自我使他反抗成长和向周围妥协。

相反的, 陷于随波逐流却容易丧失自我,动态权衡利弊,因时因地做出选择方能在洪流和车辙下尽可能的保持本心,过则易被冲垮、碾碎。

宝玉论死,士大夫死于谏,武将死于战,不顾袭人所言死于不得已,径自安了一个邀忠烈之名、仗血气之勇给他们。

人并不总是能够克服外在环境,事实上面对很多情况时候,单个人的作为是非常有限的, 在时间、空间、信息等多方面都有所限的时候,死亡只是他们做了最满意的决策的结果之一。

由此,可能死谏死战是能力不足,但是却无法大笔一挥统统判了非正死。此外,宝玉也忽略了世人并非都具有他相似的条件,可以做出宝玉认为正确的选择。

提及朝廷是天定的,若是天子不足自有天罚一类话,貌似是对无为而治的一种实践,但是即使真的是存在一个审判天子的角色,那也必定是有很大延迟的。

 因此,在造成不良的影响之前先尽可能的避免则是大夫将军们所应当做的,然而在宝玉口中,这种风险控制,或者说辅佐是不需要的。

这否定了人在社会中的主观能动性,万事皆有天判,那么也就意味着万事无人负责,于现在的社会学观点来说,无疑是不适合的,而且是消极的。

你不懂

在贾母的庇护下,宝玉开始了自己最自由、最快乐的一段美好时光,不必出门见客,省了晨昏定省,还可以跟姐姐妹妹们整日混在一起,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有语说,中国女人的成功是通过督促自己丈夫成功来实现的。

想来也是事出有因,中国古代女人普遍出不得门,只能在家相夫教子,唯一的寄托就是丈夫能够出人头地,这里的宝钗辈,之所以像宝玉所谓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都只是把宝玉当作以后依靠的对象,所以才会有所期望,颦儿为什么没有劝过?

个人分析认为,颦儿本就知道自己和宝玉在一起的前路渺茫,今时今日能在一起,便十分珍惜,不想也不能去想以后。

书里时刻透露着“金玉良缘”的预示,走了金钏,又来了金莺,金莺、玉钏同往怡红院送汤。这章回里的“玉顶金豆”,金玉果真良配?当宝钗在帮宝玉绣肚兜时却听到了宝玉在梦里的呐喊“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听得宝钗不禁怔住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最深的想法,平日里不敢表达,但在梦里大声喊出来,现实中的压抑和反抗,心细如宝钗,肯定会有所觉知。

当日黛玉在梨香院外艳曲警芳心,如今宝玉又情悟梨香院。万径归处总是情,谁也逃不开,躲不掉,只是各人得各人的眼泪,各有各的缘分。

编辑:灵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