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共读集锦06 | 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 七月共读 ★

《三国演义》

作者: 罗贯中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领读者:李大刚

领读者说

第11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书接上回,糜竺建议陶谦向北海孔融求援,以解徐州之围。孔融又被黄巾贼党围困,太史慈自告奋勇去向平原刘备求救。

刘备解孔融之围后,与孔融、田楷一同前来援救陶谦。曹操则因吕布偷袭了自己的根据地,自行放弃了对徐州的围攻,回兵激战吕布。

本回有三点需要给大家做一提示:

1.愤青孔融:孔子的20世孙。

我们最早认知的孔融,应该是来自于孔融让梨的成语故事,但据说这个故事的完整版完全是另一种模样 :孔融兄弟共7人,孔融先让哥哥们拿大梨吃,说自己小应该让着哥哥们吃大的;转头又让弟弟们拿大梨,说弟弟们比自己年幼,应该把大梨留给弟弟们。

四岁的孔融,能有如此之城府,而长大后却变成了职场的愤青。孔融被杨修的爷爷司徒杨赐征召入府,专门负责弹劾贪官污吏。

何进坐上大将军的位置,杨赐派孔融去恭喜,却被何进的门吏挡在门外,孔融直接写了份弹劾何进的状子,丢给了门吏然后就扬长而去了。何进担心孔融的名头太大,董卓也担心hold不住这个愣头青,就把他排到闹黄巾贼比较凶的北海,想借刀杀人。

2.感性的太史慈:复姓太史,单字名慈。太史源于官职,西周时期的太史,主要负责记录历史何历法,掌文书起草、诸侯卿大夫策命、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如同我们现代的"度娘",需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具有海量的知识储备。

后来就被赐为了姓氏。那么身为太史家的孩子,必须就要博览群书,不能有辱赐姓。而初入职场的太史慈,惹上了"毁坏州章"的大麻烦而逃亡。而愤青孔融对于愤青太史慈的行为比较赞赏,就主动照顾太史慈的母亲。

所以太史慈心甘情愿的帮助孔融去求援刘备,完成对孔融的报恩之举。而太史慈为何不跟孔融或者刘备,转而去投奔了刘繇呢?

原来19岁时的刘繇,他的堂叔刘韪被盗匪劫持为人质,刘繇召集了十多个人,卧底到劫匪内部,找机会除掉了匪首,救出来了堂叔。刘繇这一举动深得民心,也感动了感性的太史慈,义无反顾的投奔了刘繇。

3.狡猾的陶谦:历史上陶谦早期跟随皇甫嵩和张温多次与羌胡作战,击败徐州黄巾叛贼,并非罗贯中笔下的软弱无能,不堪一击的样子。我们不妨站在陶谦的视角,来解读下陶谦计划中的这盘大棋:徐州无险可守,周边豪强林立,究竟该如何自保呢?

距离陶谦最近的最有威胁的便是曹操,还记得上回说到陶谦派了本是黄巾余党的部下去护送家财万贯的曹嵩,不觉得可疑吗?果真出事,曹嵩被杀,曹操愤怒的以报仇为名,杀奔徐州而来。

那么,曹操的大本营兖州就会很空虚,那些游弋在周边的豪强就会趁机夺了曹操的大本营兖州。而徐州被围并不可怕,固守待援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曹操必然得知自己大本营本端掉,仓惶回兵至少会弄得一个两败俱伤。

不得不说,陶谦的计算能力非常强大,吕布的行动完全按照陶谦的脚本来走的,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第12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书接上回,曹操回兵与吕布激战,终因粮荒而罢兵。而徐州这边陶谦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三让徐州之后,刘备终得徐州,自领徐州牧。曹操本想二次进攻徐州,被荀彧制止后转而展开了与吕布的二番战。

本回重点如下:

1.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其实有不同的解释,第一种法曹操耳目众多,才说到他就会被他知道,然后立即出现在你身边;第二种是毛批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吕布追到曹操,又当面错过。

"方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第三种"说曹操,曹操盗",指曹操盗墓出了名,没准啥时候就盗到自家的祖坟。那么,不管那种说法,曹操专车如果把"说曹操 曹操到"当做企业的slogan,都是曲解了原本的含义。

2.空城计的原型重现。后面罗老师写到的空城计,其原型就是本回最后曹操与吕布之间发生的战事。

3.陶谦三让徐州,这背后其实也是凶险异常。虽然三让徐州只是演义中的说法,不过还是忍不住想把这个桥段背后的诡诈解读一番。第一次让徐州时,明显是在试探刘备来徐州的动机。

孔融和田楷两位是陶谦要请的援兵,刘备是孔融转介绍来的,警觉的陶谦希望试探出刘备此来,究竟是不是想趁机夺徐州。冀州韩馥的教训发人深省啊。如果刘备此时没有表现的非常推辞,那么刘备必死无疑。

第二次曹操因为吕布超了后路退兵,酒宴之上陶谦再次向刘备提出让徐州,此时的陶谦还是在试探,刘备是孔融的救命恩人,而田楷又曾经是刘备的老上司,如果这三个人联手夺徐州,可比曹操还要凶险。

所以,一旦发现三人有此想法,这就马上变成一场鸿门宴。而刘备又是怎么看出来陶谦的试探的呢?

第一次陶谦说的太突兀了,以刘备的智商很快就反应解读出了其中的玄妙;第二次呢陶谦虽然老了,但身体硬朗,两个儿子虽然平庸但还没差到如此不堪;如果陶谦真的让徐州,也是让给三人中实力最大的田楷,轮不到刘备。

第三次陶谦真的不行了,此时让徐州给刘备有几个考量:刘备能够扛过之前自己的两次试探,说明刘备志向高远,是能与曹操分庭抗争之人,只有刘备才能保全自己的后人免遭曹操屠城之灾。

4.麋竺的选择:很多人容易把麋竺写成糜竺。而历史上的麋竺,其实在陶谦快挂掉的时候,是可以在曹操和刘备之间,为徐州选一个新的主人的。

麋竺为何选了刘备呢,麋家世代经商,所以可以用商人的思维去解读麋竺,商人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同样一笔钱(据说有一亿),投给刘备是a轮,未来收益可观;

投给曹操,收益率很低,因为此时的曹操已经拿到了很多的投资,有直接投钱的,投武力股的,投智慧股的,原始股都分配的差不多了,未来收益微薄。

况且,曹操为了拿钱不择手段,如果彻底耍无赖一口把自己的家财全部吞掉,那就彻底血本无归了。这是麋竺商人基因的嗅觉判断,所以力主刘备当做徐州之主。一句话总结,艺术家都跟着感觉走,商人都跟着嗅觉走。

打卡集锦

阿赞

时势造英雄,英雄何曾天注定?

书中有:玄德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此时的刘备仕途不顺,屡受磨难,困顿于一县之地,内心肯定失落不已,得知天下闻名的孔融都知道自己的名字,才知道自己并非不值一提,自然会兴奋的难以自持,所以说出这样的话来。

同时,刘备也明白了自己的路没有错,乱世之中,自己想要出人头地,还看军功。这是刘备野心又一次焕发的拐点。故而后又有写信给曹操劝和之事,然后,曹操怒了,你丫飘了是不是,认不清自己是谁了,我们这种级别的玩还轮不到你掺和。

奈何老窝被掏,只好听郭嘉的给刘备个面子,刘备借势声名鹊起,可达州郡。

刘备既会审时度势又敢于以命博前程,如何不发达。三让徐州,也是这个思路,汉以仁孝治天下,仁义道德至关重要,因为关乎着名声,而声望一定程度上决定高度,刘备此时声望已达州郡,固有糜竺相帮。

刘备一直践行仁义,声望一步步攀升,诸葛出山之日,何不是刘备誉满天下之时。

上官婉儿

这两回的人物除了曹操刘备和吕布,就完全不熟悉了,眼花缭乱打做一团,看了领读的解析,才明白一二,这话里有话、故事里仍有故事、惯于挂着羊头卖狗肉的风格,读起来十分酸爽。

尤其陶谦三让徐州的做法,不管读者如何理解,根据领读的背景爆料,可见陶谦的视角内,默认围困者、解围者都不是好人,一城之主百般试探才能自保,刘备视角更是救人也要自卫,谁想到被救的连试探带挖坑呢?

想起ice说的“乱世看着精彩,当时就是地狱啊”,局势如棋盘,众人与我皆为棋子,而且乱世初期没有黑白之说,群狼混战,朝秦暮楚,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想想我这直肠子的人穿越回去,必活不过第一回啊!

小叶子

话说那刘关张三人屯兵于高唐,赶上了所谓的“仁儒”孔融被管亥统领10万黄巾贼围困于北海。手下悍将太史慈杀出血路来向刘备求援,刘备就为了博取名声就率领三千人去救援孔融了。

那管亥也是生猛,竟然统军将孔融围住甚至还斩杀了大将,可是他还是被猛将极多的刘备所杀,10万黄巾贼就此溃散。看到此处不禁感叹:一个帅才真的是对军队有很大的帮助啊!

而在几百里外的濮阳,又有两位豪杰开始了龙争虎斗。不得不说不论是吕布,还是曹操,都是在三国之中数一数二的豪杰。二人可算是打得昏天暗地。

而吕布军将帅都很厉害,又有三国前期顶级军师陈宫辅佐,更是如虎添翼。两者均是兵强马壮,吕布更是有天下最精锐的步兵—陷阵营和极其强大的骑兵。二人战斗力均是不分伯仲。所以,胜负都难以说明。

云淡风轻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的形势可能和民国时期类似,有枪就是草头王。大大小小的地方武装之间,弱肉强食的剧目经常上演。

曹操攻打徐州,本计划小规模战役,没料到牵动了北海、青州等军事势力,虽说助拳的实力不算强大,但也给曹操带来麻烦。毕竟现在的曹孟德还没有绝对优势,切瓜砍菜一般消灭敌对势力。

关键时刻吕布又偷袭兖州得手,使得曹操后院不宁,只好战略放弃徐州,客观上给了刘备入主的机会,无意中为竞争对手为喂了饼。

从这两回看曹操成为一代枭雄有其必然。兵多将广,谋士众多是其优势,但关键在于知人善任,善于听取谋士策略,可以说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即使有败仗,也属于前进中的挫折,船大抗风浪,不影响大局。

而吕布的刚愎自负则是其兵败的必然,陈宫并非没水平,张辽也是猛将,但作为主帅的吕布水平不高,直接导致队伍走向失败。

娜娜

陶恭祖因为手下黄巾杀了曹操父亲,引来曹操复仇之战。徐州兵力很难与曹操精兵抗衡,陶谦向交好的北海孔融和青州田楷求救。危急之时能求助的这两路人马,都不像是有实力与曹军抵抗的。

田楷不说,孔融遇到一万黄巾军就几乎不敌,又如何敌得过曹操呢?徐州几乎已经是他人鱼肉。此时孔融请来的救兵刘备,兵马虽然不多,但还算占了名将在手,且有汉室正统名义,素有仁义之名。

徐州是曹操志在必得,没有能力守护情况下,若不转给强人,后果会好吗?

刘备面对天上掉下来的徐州,反应也很谨慎。初到一地为客,对敌状况不明,自己实力不足,陶谦手下官员态度也不明朗,徐州虽好,吃下也不易消化。第一次推辞在情理之中。

第二次陶谦再让,徐州之围暂借,但地理位置毗邻虎狼,依然是局势堪忧。此时刘备根基尚浅,虽得到了陈登糜竺为首的徐州官僚认可,仍不是最好时机。

到陶谦病重前,糜竺主动提议再让徐州 ,情理上无可推辞,局势上日渐熟悉,接受顺理成章。对比后文刘备让徐州与吕布,吕布大剌剌便想接受,二人性格刻画更为生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