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格林,陪跑诺贝尔奖21次,比大家熟知的村上春树次数要久,比一直希望得到奥斯卡的迪卡普里奥时间要长,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世界文坛的地位。 在谈到为什么格林总是获不了奖的原因时,诺奖评委阿图尔·朗科维斯说:
看看吧,太受欢迎也成了不能获奖的原因,村上春树是不是也可以稍以解怀了。 不过作为打通了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藩篱的大师,格林独特的文学视角,冷静刻薄又饱含痛苦的文字使得一众诺贝尔奖获得者,将他视为精神偶像和导师。 在格林的政治小说里,他的本领就在于将那些精彩的情节和他们本身的内在意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追踪扑朔迷离的情节发展的同时,不忘关注到作者真正想让你看到的东西。 《安静的美国人》在小说中投射的就是青春年少,天真无邪(这小子在动手设计恐怖袭击的时候可真是个十足的恶魔),热情安静,满脑子书本知识以及救世思想的青年派尔。但文章的叙述者却是那位孤独厌世,老成世故的英国人--福勒。 这两个看起来性格截然相反的人,却绕了半个地球,到越南的战场上,成为了“好朋友"。当然,因为三角恋,因为实在看不惯,英国的中年大叔让自以为是的派尔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 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是,如果你是在1957年的时候拿到了当时新文艺出版社的中文译本的话,估计你读出的绝对应该是“全书忠实的揭露了美帝阴险毒辣的殖民政策"。 但如果是过了半个世纪的今天,你再来看这本书,你读出的却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西方文化与第三世界文化的合理交流和融合的问题,这个大话题从今天看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这是一个格林创造出来的国土,一个不是美国不是越南,但又是那么美国那么越南的地方。 上世纪越战期间,反战的年轻人更多是从理想主义角度出发看世界,他们不想参加战争,但又不愿袖手旁观,他们用各种方式激烈表达着政治诉求,企图站在时代前沿。 不过,在背弃传统同时,他们的内心也在被撕扯,在和一切开战同时,他们也希望在加利福尼亚、在异国他乡找到安宁,这个安宁可能就来自于一个越南女人。 这部小说在西方被说成是美国在越战中败北的“不祥的预言”,但是我们在小说两位男主人公的对话当中,不难读出作者对这场来自美国国际警察式推广“自由”的战争是什么态度。 当然你也可以在格林那看到大量生动的描写,在其中去感受那昏暗潮湿的西贡特有的颓败的氛围,感受那些抛弃了欲望和阴谋所催生的背叛与死亡! 我就是被扔燃烧弹的那段慢镜头般的描写一下子意识就被拉到了那个光身子奔跑的越南小女孩的照片上去了,在这个溽热的夏天,房间里一下子变凉,仿佛自己也陷入到了越南丛林中。 这本看起来像间谍小说的作品依然难掩大师的光芒。每个深入地把这本不太厚的小说读进去的人都会被那些心灵的充盈和混乱,那些哀伤,那些绝望所俘获。 托尔斯泰说:忧来无方,窗外下雨,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妥协。 在这个夏天,感受西贡的哀伤。 编辑 | 跑跑单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