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共读集锦55 | 悦读读书

 悦读读书 2020-08-04

★ 九月共读 ★

《三国演义》

作者: 罗贯中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领读者:李大刚

领读者说

109回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110回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书接上回,姜维第二次北伐,除掉了曹魏猛将徐质,并将司马昭围困在铁笼山上,郭淮和陈泰及时赶到救走司马昭,姜维退兵时将郭淮射杀。

曹芳秘密召集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打算仿效衣带诏除掉司马师,但被司马师察觉,废曹芳为齐王,另立曹髦为帝。

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反叛司马师,司马师眼瘤发作而亡。司马昭继续掌控朝政,平定了毋丘俭的叛乱。姜维第三次北伐,背水一战虽然击败了王经,但却败于邓艾,姜维无奈退兵。

【背景叙述】

1、郭淮之死:演义中郭淮死于姜维之手,但在历史上郭淮其实是与255年病亡,而与姜维激战是发生在248年。

2、文鸯(238-291)是魏末晋初的一员名将,魏晋时期谯郡人。跟曹操同乡,祖父文稷、父亲文钦都是曹魏的官员。特别是文钦由于和曹操同乡,深得大将军曹爽的赏识,249年司马懿夺权后文钦失势。

254年司马师废掉曹魏最后一个皇帝曹芳,255年准备就绪后,时任扬州刺史的文钦联合镇东大将军毋丘俭联合在寿春起兵,讨伐司马师。当时的文鸯只有18岁,与司马师大军激战一夜之后,遇到猛将邓艾大战五十回合,由于部队被打散自己冲出敌阵。

文鸯由于坐骑由于连续作战已经疲惫不堪在乐嘉桥边只能缓缓而行了,这时候数百魏将(不是数百魏兵)追来,这时文鸯勒回马,大喝一声冲入魏将队中来,钢鞭起处魏将纷纷落马,而尚未击到的魏将各各倒退。

杀退了魏将,文鸯又缓缓而行,就像这一切都不曾发生过。被杀退的魏将们又聚到了一块,其中有人惊讶地说:“此一人尚敢退我等之众,可再追之!”

于是并力复来追赶,结局还是一样魏将被文鸯一个小将杀退,如此反复了四五次彻底将数百魏将杀退。

由于在三国后期,主要的将领都集中于曹魏的这次大战中,文鸯以一敌百的壮举得到后人的称赞,纷纷将他与早期的吕布相提并论,一种观点认为按照单兵作战的能力,文鸯应该排在三国时期的第一名。

文钦兵败后,文鸯随父南奔孙吴。后诸葛诞也在淮南叛魏,东吴遣文钦父子驰援诸葛诞,由于内讧,诸葛诞手刃其父,文鸯于是出降司马昭。265年晋代魏仕晋,后官至东夷校尉,封关内侯。

291年八王之乱中被诸葛诞的外孙东安王司马繇所杀,且惨遭灭族,时年54岁。从吕布到文鸯代表了三国时期武将的最高级别,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呢?

武将肯定是武力超群了,而标致性的就是他们所使用的兵器,吕布用戟,文鸯使鞭,在冷兵器时代这能够代表着一种推演的进程:兵器的长度越来越短,更加的轻便,但具有同样的杀伤力,标致着用更少的物理功,达到同样的效能。

如果是用吕布的长戟,要打败百将,需要花费的体量将数倍于文鸯,兵器效能的进步带来了更大的战斗力,所以吕布当年力战曹操六将不败演推到100年后的文鸯可以力敌百将。

而短兵器的使用更加讲究身体与兵器一同发力的配合,通过兵器的传导,将身体的爆发力集中到兵器末端的一点而产生聚合效应的致命一击。

武将文鸯但是代表着将来,与吕布同时代的武将们不能理解,为什么100年后的文鸯能够以一敌百,答案是先进的武器趋势打败了相对传统的过去。

3、姜维掌权与费祎之死:蜀汉政权从234年诸葛亮病逝,一直到263年灭亡,延续了将近30年的时间。期间,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就是费祎遇刺案。253年大将军费祎在汉寿举办岁首大会,酒席宴上遇刺身亡。

西蜀官方的说法刺客是姜维抓获的曹魏的降将郭修。那么,郭修的刺杀行为究竟是出于内心的曹魏归属感,还是另有它图呢?另外的一种说法是讲郭修是姜维培养的一名死士刺客,姜维跟费祎的矛盾由来已久,郭修又是姜维抓获的降将身份。

当费祎被刺杀后,直接影响的就是蜀汉政权中,以费祎为代表的鸽派势力迅速的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以姜维为代表的鹰派全面上台主政。

这一年的夏天,没有了费祎的裁制,姜维终于能够统帅蜀汉的精兵大规模的开始北伐。据统计,姜维北伐前后共计11次,其中两次大胜、三次小胜、拉锯战平4次、大败1次、小败1次。最终以身殉国

打卡集锦

高高兴兴

姜维和邓艾打仗,经常大惊,中计啦。这个姜维学诸葛亮,还是很多没到位,起码呼风唤雨的绝活不会,诸葛亮最擅长火攻,他也不会,装神弄鬼也不会,蜀汉看来基本败了。


司马师司前告诫司马昭,大事不可轻托他人,自取灭族之祸。司马师看着五大三粗,但这点还是很到位的,曹芳又写召给大臣,这把自己又折回去了。


司马家高平陵之变注定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司马师也享受了一次佩剑上朝的待遇。    

娜娜

姜维再度北伐(已经记不清第几次了)联羌兵杀徐质,困司马昭于铁笼山。郭淮设计诈降,引迷当劫营,生擒后好言安抚。

迷当反做魏军内应,趁姜维没有防备杀的蜀兵措手不及,司马昭之围被解,姜维退兵。在罗贯中描述里少数民族军队都是见利而动不讲信义的存在啊。


曹魏刚刚历经三代,就如不久前汉末一样,皇帝要行衣带诏召唤忠心臣子杀司马氏。衣带诏仿佛就是个玩笑,作用就是被发现的。曹芳被废,孤儿寡母被放逐,高贵乡公曹髦被拥立。历史很眼熟。


毌丘俭文钦反司马,看了好久暮气沉沉的对打,终于出现一名小英雄文鸳。作为看客,这个名字就有少年冠玉感加持。

想起金庸小说里的主人公歧视,像姓牛姓马,使流星锤开山斧的都成不了顶级高手。文鸳单人独马力战数百魏将,俨然子龙再生。


司马师去世,司马昭成了接班人。曹髦下旨令司马昭屯兵以拒东吴,差一点就把司马昭限制在了许昌远离权力中心。钟会所思有理,人心未定留守边境,注定危机四伏。回去才是正理。


姜维又要出兵。看姜维,夏侯霸和张翼态度,能看出同为伐魏武将心态的微妙不同。姜维真是继承了诸葛亮遗志,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北伐。    

云淡风轻

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没事就主动出击伐魏。怎奈蜀国已是今不如昔,能征惯战者日益稀缺,廖化作先锋,投诚过来的夏侯霸已经成了参谋长,人才严重断档。

好在开局良好,杀了曹魏的先锋。怎奈请了个有奶便是娘的猪队友,虽然困住司马昭,射死郭淮,还不免无功而返。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视为傀儡。未料自己子孙遭到报应,司马氏重演当年曹丞相故事,曹魏已是名存实亡。

毋丘俭联合文钦反叛司马师,来势汹汹。文钦父子前后夹击攻打司马大营,若非文钦迷路,或许成功。由此可见,当年曹爽如果不是束手就擒,应该还有翻盘机会,可惜竖子不足与谋。

经此一战,司马师告别了舞台,其弟司马昭上台。尽管张翼摆事实讲道理,姜维还是按耐不住伐魏热情,出兵。小有收获之后,遇上了当年看不起如今高攀不起的邓艾,只好退兵。    

灵玉

姜维继续北伐,廖化是先锋。可见此时蜀国人才凋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大将了。此次姜维结连羌兵一起伐魏,不过羌兵不靠谱,先中了魏将陈泰的诈降之计,大将俄何烧戈战死。

迷当大王投降,反水来杀蜀。背后给了姜维一刀,蜀国无备,大败。不过姜维武功是高的,凭个人能力反杀了郭淮。

另一面,在魏国上演了与四十年前一模一样的一幕。魏主曹芳衣带诏讨司马师,事泄而遭反报,眼睁睁的看着皇后被处死,大臣被杀。不知泉下曹操得知作何感想。真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曹髦接替曹芳的皇位。

魏国诸多将领不服司马家篡权,起兵反叛,司马师带着眼疾勉强应战。魏国内乱,内耗维持,对蜀吴均是好事。

可是吴国又来添乱,攻击寿春相当于帮司马家平叛,帮魏国停止内耗。吴国简直就是一群猪队友二五仔坑货奇葩。在吴国的助攻下,司马家成功平息了内乱。    

笑看风云

姜维再次起兵二十万,辞别后主率兵伐魏。姜维吸取上次兵败的教训,先和羌兵首领结好,羌王迷当也很配合本次战事,怎奈智商不在线,很快就被魏军收服反戈攻蜀。

姜维把司马昭困于铁笼山,形势一片大好,怎奈“猪队友”羌兵反水,里应外合再次葬送了姜维的北伐。真是应了那就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姜维命苦,没选好队友,背后捅刀子。

好在诸葛丞相保佑爱徒,姜维逃亡之时只有一张弓,连箭都没带。不得不说姜维的功夫还是很在线的,空手接飞箭,反杀郭淮!这是此次姜维伐魏最大的成就,困其主帅,杀其大将,重挫魏国!

司马师 司马昭兄弟二人,自从掌握大权,总领朝政以来,日益跋扈。这也是被压抑太久,终于反败为胜的一种宣泄!最后废曹芳,另立新主,总览大权,享受天子礼仪。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天若让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司马师的权势到达顶峰,怎奈眼中旧伤发作,割去肉瘤,此时毋丘俭起兵造反,司马师亲率大军征讨,虽平定叛军但也因旧伤恶化,导致身死沙场。

姜维看准时机再次起兵伐魏,怎奈天不遂人愿,魏国大将邓艾在战略战术上总是胜姜维一筹。想起了那句“既生瑜何生亮”,姜维是不是也会有同样的感叹呢?    

编辑:灵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