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打卡集锦13 | 天津悦读读书会

 悦读读书 2020-08-04

《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校注:李飞天

领读者:嘤其鸣

32 - 35  回

杜柳颖

这四回是金银角大王的故事,唐僧开始还是那么懦弱,猴子也开始耍八戒,八戒还是露出懒惰本性,奈何唐僧偏袒八戒,金角银角三个宝贝也是厉害。

但是猴王的本事也是不输,且很是聪明,最终金银角是道派的门人,也见识了道派的宝贝,最近读的比较粗,时间有点紧,总之开山开道还得是大师兄啊,别人是无法撼动地位的了 

娜娜

这一回看起来饶有趣味,故事性极强。


先是日直功曹假扮樵夫提醒前路难行,引出大圣一番“递解起身”的理论,原来悟空心里早有计较,看似是无根的妖魔,其实都有后台,都在取经路上算计着分一杯羹。


这几回,观音菩萨没有出现,却是最大的幕后黑手。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是她朝太上老君借了三次才作为悟空师徒磨难的,这九九八十一难果然是凑数来的。


从这一回起,江湖上开始流传出“吃一块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传说。菩萨给西天路上的妖魔种的一手好草,限量版唐僧肉,谁不想得而食之?

反观后来,一波波扑上来的妖魔显然是不知先行者的悲惨遭遇,舆论控制非常得力。

在没有社交网络的时代,一个谣言不经过官方散布,怎能大规模流传?妖怪们要是信息畅通,计算吃唐僧肉的性价比,可能就没这么前仆后继了


大圣吐槽观音“该她一世无夫”满是人间烟火味儿。


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显然是高素质妖精,对犯了错的下属宽容,对义母孝顺,和义母的亲戚狐狸精的关系处的不错,看见手下小妖被杀会洒泪,兄弟间情深意重。

若不是被命运的棋子安排非要在某时某刻下届吃一块唐僧肉,本来能过的不错的日子。无法抗衡的力量就叫做命运吧。

嘻嘻

这部分看的非常有意思。让孙大圣发出“既生瑜何生亮”感慨的银角大王,看到名字就想笑的精细鬼伶俐虫。这些形象的刻画让我带着笑看完这段故事。

孙悟空最怕什么?最怕大山压。如来佛祖用两界山压住孙大圣,制的他无法脱身,只能等着唐僧来救他。二魔王也用这招儿,唤来须弥山、峨眉山、泰山,用三座大山压住了孙悟空。

若不是五方揭谛帮忙,还是无法脱身啊。好在本来就是制造出来的磨难,孙悟空被放出来接着去制服妖怪去吧。

早有四值功曹告知有五件宝贝,孙悟空就想骗来。紫金红葫芦和玉脂玉净瓶用一个能装天的大葫芦骗了过来。一棍打死九尾狐狸搜出来幌金绳。哪知绳子认主人,还是被幌金绳套住。

葫芦净瓶也都物归了原主。当然故事没完,孙行者变出者行孙,在编出个行者孙,于是五件宝贝都归了孙悟空。哪知道太上李老君一到,全都物归原主了。

一个团队里就怕遇上猪队友。这个猪八戒,先是一句“你来是割我耳朵的”,暴露了悟空的身份。这倒也不能全怪八戒,也怪悟空不厚道,偏要吃八戒的耳朵。

后来又在梁上高喊“拴的是假货”。最亲近的人最了解互相的弱点,也最能造成伤害。为啥八戒能认出悟空变得小妖,因为八戒知道猴屁股是红的啊!

张元元

我们常说“吃一堑长一智”,此时归来的孙行者已经初步琢磨了人际关系的小九九,竟然也学会了装哭,虚与委蛇作揖于九尾狐,也悟得了“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的道理。

连小妖手里的宝物都不明抢,还要想个计谋以假换真,甚至还要写个字据证明自己的猴品。此时的悟空,真是成长了!

同时,悟空也在其中自得其乐,逗八戒,给其上上眼药;化名者行孙,行者孙,与两个妖精周旋,甚至说出雄雌葫芦的话,真是妙趣横生。

想来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也是可怜,被菩萨当枪来考验取经人的真心,论真心,此时的悟空心最真吧,有着更好的去处,却一路护送师父,升级打怪。

而不像八戒沙僧,没有大树可乘凉,心定不定,比的不是有没有退路,而是有没有勇往直前的勇气!

上官婉儿

拦路的妖怪,沾点仙气的,果然都有些来路,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居然是开小差的童子,明明是一己私欲下凡享乐,占山头、拜狐仙、吃人肉,最后也定性为公办……

太上老君说是考验,却把宝贝都舍了出来,真有这么好的宝贝,当年大闹天宫也没见拿出来,当然五百年后孙悟空也不是当年那个所向披靡的齐天大圣了,什么都得靠关系、靠智取,中国人爱找关系办事原来从西游记就开始了?

说好的英雄主义呢,这英雄不过是个性格乖戾的英雄,还在还有有情有义这一个优点。

高高兴兴

奎木狼和百花羞演绎一场故事,本该风花雪月,可惜故人已变。物是人非。人妖殊途,这算个悲伤逆流成河的故事?


孙悟空一行来了,帮百花羞逃出魔爪,两个儿子却被惯成了肉糜。真是对奎木狼一大刺激。奎木狼再次返天庭,估计心灰意冷戴罪立功。


然后,的故事,就是金角银角大王拿着唐僧的画像在平顶山等着呢。

银角大王

平顶山这一段可以说是本书第一个小高潮,就我个人而言,比大闹天宫还要精彩。孙悟空和银角大王双方都展现了不错的实力,斗智斗勇间方显英雄本色。

先看银角大王,在很清楚孙悟空实力的情况下,太上老君的烧火童子一点都不畏惧,反而设下机关,几近拿下孙悟空。

由此可见天庭的那些大佬实力强到什么地步,当年的大闹天宫,可能真的只是一场大人物们在暗处冷笑的闹剧而已。


再看孙悟空,在这几回中展现出了坚韧不拔,有勇有谋的英雄气概。被压在大山下时泪如雨下,我想他应该真的是心理崩溃了。

500年前被五指山困住应该给他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不然叫声山神土地轻松解决的问题,怎么就跟绝境了一般痛苦。

而之后的几轮斗法,凭借自己的能力,不仅骗过了两位山大王,书前的观众们也被逗得不亦乐乎。

好个孙行者,者行孙,行者孙。但有一点不明,在想到自己跪拜过谁时,全然没有提菩提老祖,难道自己已经强行忘了这段记忆?


而金角大王更像个莽夫了,这倒是和书中几乎所有老大一样,在得知银角大王死去的时候,情急之下说他们是私自出宫,想当一辈子山大王。

那看起来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偷东西下凡这一切都在安排之中,任务可能只是告知了银角大王。


金角银角的亲戚们是我一开始没有想通的,私自下凡咋就有亲戚了。后来一看领读说的“回老家”,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妖精就是神仙,神仙就是妖精,只是有没有编制的问题。神仙们不也有卷帘看门端茶倒水的,这样等级森严的天庭,更是像一个有法力的人类社会。那勾心斗角弱肉强食,也在所难免了。

领读者说:注意樵夫,此处又出,必是引子。果然樵夫乃日值功曹特奉菩萨之命告知此山有妖魔,提醒师徒四人。好大圣闻言心里也在盘算该如何处理此事。

八戒领命寻山,行者知道他的弱点,被行者捉弄后一段的描写让人不禁发笑。八戒最先被捉住,妖怪明知他的身份也不放过他,喊着要吃腌肉。

原来这山上住着金角银角二位大王。那银角大王颇有心计,了解唐僧的性情,知道唐僧心善。

而善字却被妖怪利用,言道"只可以善去感他,赚得他心与我心相合,却就善中取计,可以图之。"这里提醒一下有善良之美德的人,也要睁大眼睛,明辨好恶。

来来回回,打打杀杀。最终悟空战败了妖怪。原来那二妖是太上老君的二个看炉童子,那五件宝贝也是老君的物什。最后这场降妖计被老君一语道破"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想来这也是菩萨对他们取经之路的试练。看看他们在困难面前到底怎样。庆幸这师徒四人在大圣的一番努力下又闯过了一关。

qiaoqiao

经历了宝象国救公主事件,让师徒几人赤裸裸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就如同现在常说的一个观点:

要想考验对方是不是真朋友或真爱人,就出门长途旅行一次吧,如果回来你们仍旧是朋友或爱人,那放心吧,没有什么天灾人祸你们就能走过好长的人生路。

相处时间一长,会暴露所有点缺点,如果彼此能接受并能和平共处,这才是成熟的关系,唐僧师徒几人亦如此,人的感情、信赖从何而来,就是从一次次共同经历的事儿上累计来的,所谓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就是如此。

在经历宝象国这次大问题后,尽管有些人不甘心,但也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无论唐僧是否动摇,无论八戒是否不平,皆因之前时间成本、付出成本过高,让取经路难回头了。

就如世上许多事,不是你想坚持,而是你不得不坚持,至于结果如何,那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平顶山金角银角大王,我是挺喜爱的,为什么呢?敬业!这是我对它俩的最深感触,明明已经有了编制且活少钱多离家近,按道理讲接不接这活也无所谓。

但是他俩不但接了,还特别认真,拿了画像生怕错了,和悟空的PK也是全力以赴,还把战场放到自家,生怕有所纰漏。从HR角度看,这俩绝对属于可用可培养之员工。

天涯凌希

这几章回读得特别爽,孙悟空终于又恢复到他的最佳水准了。作为取经路上的最佳员工,美猴王一直冲锋在前。这一次,他既能够变成小虫子探山,又力大无穷,泰山压顶仍旧健步如飞;既能够召唤土地、山神,又能变成道士,骗取小妖信任。

孙大圣既能够变出假葫芦,又能变化成一模一样的妖精,还能叫保护唐僧的神仙上天去请玉帝下旨,将日月星辰闭了。作为本书的书胆,孙悟空虽然善于用变化之术欺骗妖精,但他全都把他的法术用在取经正途上。

他顽皮好斗,聪明伶俐,既能智取又能冲锋杀敌,既能单挑又能以一敌众。要是能参加奥运会,肯定是一个全能选手。

这几章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刻画得比较生动活泼,非常形象,并且,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是第一个使用芭蕉扇的妖怪,在打怪升级中第一次出现,虽然篇幅不多,却让读者对它有了一定的印象,更加显得连贯。

编辑:灵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