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校注:李飞天 领读者:嘤其鸣 91 - 92 回 李瑛 金平府,又是积功建德的善行一件!唐僧到金平府慈云寺,正值上元佳节,寺僧留唐僧共度上元佳节,长老欣然同意。 没想到赏灯之时,被假扮佛祖偷香油的犀牛精捉到山洞,若不是悟空赶来及时,唐长老差点就要被吃了 。三个犀牛精本领高强,悟空一人打平手,加上八戒沙僧竟然还是不能取胜,八戒沙僧还被小妖抓住,真是战斗力渣渣。犀牛精没背景,只是要合适的克星才能降服,这次太白金星又出来明示。 悟空和四木星官收妖精。东海龙王也出来帮忙,才将三只犀牛精活捉两只,当场咬死一只(也不知道这四木星的本相到底是什么?) 犀牛角是至宝,将另两只犀牛精在金平府众官面前斩杀后,六只犀牛角四只敬献玉帝,一只留给金平府,一只带往灵山献供!悟空啊悟空,已不仅仅是降妖除魔智勇双全,人情世道也门精!
qiaoqiao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个典故莫不是和西游记有渊源?看这个故事就是古代版的诗和远方,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跑去人家活腻了的地方。
高高兴兴 话说这三个犀牛精跑去投奔龙王求助。这龙王就说,快点水兵,想是犀牛精辟寒、辟暑、辟尘儿三个惹了孙行者。今既至海,快快拔刀相助。
言 1唐长老只顾日夜攀山除妖西行取经竟不知正月看灯之事。
七月 青龙山玄英洞。有三个洁癖强迫症的老妖:避寒,避暑,避尘。《南康记》云: 犀之通天者必恶影,常饮浊水。浊水中照不出自己丑陋的身影,是以眼不见心不烦也。 此乃避之心理。然此掩耳盗铃之法终究为牛儿们留下了心理阴影,这一世无法驱逐干净,日日磨折煎熬,于是便走向与污浊对立的一面,过分洁癖。甚至连老妖们的名号也取一避字,可见阴影的侵害何等钻心蚀骨!
所以,虽在灵山脚下弄假如来诸佛也毫不介怀,极尽纵容之能事,不禁令人臆测阴谋之心即起:这年年数量惊人的酥油,老妖们享用得完吗?最终又被分送至何处了捏? 毕竟偶有疏忽可以理解,但偶偶仍有,从不偶无就很不合常理了!
其中一只直接被当场啃断头,其他两只也被剥皮锯角,并被当作人情送了出去。肉送了龙王,四只犀角进贡玉帝,留一只在地方政府,还一只带去灵山献佛祖。
小鱼儿 真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大唐的和尚千辛万苦要去西天取经,西天的和尚却也是心心念念以能到大唐为荣。这难道是佛界高层领导管理信徒的洗脑测策略?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可以把之前的经历简单的一笔带过。 李颜竹 观灯这回实在怨不得唐僧,一路上明眼人还不明白么,佛派明里暗里搜刮民脂民膏,不恭恭敬敬的就要你好看,就算99%的概率是妖精,一旦遇到那1%是哪路神仙显灵没朝拜,完,说不定这么多年心血就白费。 即使是妖怪,无所谓啊,不是还有孙悟空,而且经历了那么多事,谁心里不明白,没有真吃的,就是走过场。文中孙悟空上天请救援,遇到太白金星文中写到“他冷笑道”这样的老狐狸应该不会露出本相啊?没太明白 银角大王 自从唐僧到了天竺之后,作者似乎有意地在告诉我们,外国的月亮并没有比较圆。 饮食风俗都和大唐一致,例如正月看花灯,可能还是侧面描写,而慈云寺里和尚都想来世转投到大唐为人,更是直接写出了天竺人对大唐的向往。 西行一路走来,路上有的国家是知道大唐的,有的是不知道的,但是如此仰慕向往大唐的,只此一家,让人难免想到是作者刻意为之。 到了天竺,虽说是佛家的大本营,但是该有的宅难还是要有的。这一回里,遇到了“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三个犀牛精。 天竺是佛家的地界,而他们干的也是拿人钱财保人平安的买卖,让人很容易想到又是哪个神仙的手下,在这里替人收钱,最后紧要关头,被大佬出手相救,回去继续当自己的神仙。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被打死了! 我确定我没有看错,他们居然真的被打死了,在天竺国里收保护费的妖精,混得跟个没有后台的一样,真是唏嘘。 另外有点失望的是,这三个妖精,听名字似乎有什么特别的法术,但是结果”似那辟寒、辟暑、辟尘都是角有贵气,故以此为名而称大王也。“ 孙悟空这回找来的帮手是二十八宿的木系,奎木狼更是老相识了,不知道为什么木系更治犀牛精,而且二十八宿分为金木水火土日月,也是之前没想到的。 沙沙 距离最初的取经之路已经过了很久,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一路走来心性,经验,能力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唐僧看到自己花费数十年日思夜想的地方也是不过如此,一直以来的信念会不会崩塌?心里作何感想呢? 这回的三个妖怪下场真的是惨,佛祖脚下,多年作乱没人管,这下也是连锅端。读到这里,唐僧一行人车马劳顿,我们同样也是有些疲惫,取西经的路程太遥远了! 编辑:灵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