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锅我不背

 悦读读书 2020-08-04

《论语》命题作文——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历朝历代对此章的解读异说纷纭,众多的解读中,有一种解读可能更加合理,这里的“女子”是特指——女子,指南子,小人,指卫灵公和雍渠之流。

孔子历来对卫灵公没有好印象。卫灵公,好色荒淫;南子是宋国公主,生性淫荡,与宋国公子朝私通。宋国孱弱,不得不依附卫国。为了得到卫国的庇护,宋国国君把南子嫁给了卫灵公,卫灵公当时已经过了50岁。南子嫁给卫灵公后,依然风流成性,卫灵公也不阻止。

雍渠是卫国的宦官,一次,孔子在卫国,见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共坐一辆车,宦者雍渠陪乘,孔子乘副车,在大街上游来逛去。孔子认为这是君王好色不道德的表现,于是离开卫国了。

这种解读应该是合理的,但是,孔子的本义终不得而知,不过,想来不会是对天下女子“棒打一大片”的。

书友精彩答卷

竞奚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怨,远之则不逊。这恐怕是男人最爱挂在嘴边的对女人的抱怨之词了。

对于这句话的本意,不同的考据派有不同的解析,有人已经考证出本意也并非出于对女性的歧视,更多是表达了一种人之常情。除了有修为、能严于律己的“君子”之外,普通人都多少会对亲近的人有所出言不逊,而疏远了又会有所抱怨。而在我看来,大多数男人讲这句话,大多也不过是一种撒娇式的抱怨,发发牢骚而已——毕竟是尚有女子可近也。

两性关系历来是常论常新的话题,双方如果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自然就会各说各话,男性和女性有着诸多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亲密关系中必然要进行交流与磨合,特别是女性敏感细腻,在亲密关系中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陪伴,这也是“远之则怨也”的原因之一。

站在女性的角度上,男性也有很多不可理喻之处,比如一般比较粗枝大叶,常常不能体察到女方细微的爱情心理,更多关注大的方面,从而忽略了小的细节。

李宗盛给电视剧《花木兰》写过一首叫做《上上签》的片尾曲,其中有一句“男人总是蠢话连篇,越是在意越是想不周延,男人总是蠢话连篇,留在身边讨厌,没有又挂念”……听到这句,女性朋友们是不是也能会心一笑呢。

跑跑单车

唯女人与小子难养也,这句话后世解读各有不同,在当前女权主义兴盛背景下,如果不踩父权思想几脚,不足以显示政治正确。我宁愿想象这是孔子自嘲的一句话,因为他描述的是一个事实。

作为一家之主,妻妾有所依,仆役有所求,丈夫也好上位者也罢,给点阳光,那边就灿烂。

不给关注,对方就会胡思乱想,如果是三妻四妾,估计就会和潘金莲一样,暗暗诅咒李瓶儿不得好死。

这样的状况,全都是因为女人和小子没有经济收入,没有独立人格。如果他们和孔子一样是完全独立的个体,谁不理谁还不一定呢。

另一方面,这种完全从自己感受角度出发的话,听起来确实让人别扭,关心他人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等到人家都怨了,还在碎碎念,不是找打是啥。主动点,实践爱的五种语言,给对方需要的,就不会有这些抱怨了。

ANNA

我想说孔子他老人家可能是有感而发,可自古到今,女人孩子真的是“太难”了,真的难养啊!

古代女人得会各种女红,还得三从四德,孩子有点钱的都被送去私塾要背那些根本不懂的文章,没钱的就得从小求生存。男人有权了是享受、有钱了是享受、三妻四妾更是享受,女人和孩子呢?吃穿好点就算享受了吧?

再看看现在,一个女人常常又挣钱又管家,在外不光负责貌美如花还要能挣一家子吃穿,回到家就要像老妈子那样又拾屋子又做饭,还得管孩子。这种情况下,有点怨言往往夫妻二人小则拌嘴大了就上纲上线了。做个任劳任怨的女人估计就不“难养”了吧?

孩子就更可怜了,从小就要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荼毒,鸡娃鸡到孩子生无可恋,等到上学又是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的高强度作业,现在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的孩子时有耳闻,这小孩子也够“难养”了。

星落凡尘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孔子本意有可能是指像“南子”那样生性淫荡之人。然而这句话却使很多女性在几千年来一直被所有人误解。

韩国作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整个社会在对女性的态度上深受这句话的影响。最近有本很火的书《82年的金智英》里边的一些片段就值得引起大家的思考。假如一位女性在公交、地铁等场景中被陌生男性动手动脚。一旦大声求救,很人多并不会指责猥亵的男性,反而会评价这位女性有伤风化。

在家庭、教育、工作等方方面面,因这句话受到歧视不平等待遇的女性是在太多了,尤其是经济不发达,人口相对闭塞的环境里这种歧视更加严重。 

Ting

要想正确理解这句话首先应从断句开始。正确断句应为: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这里的唯是感叹词,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呵呵,而非唯独,只有的意思。

其次,要正确理解句中关键词及其历史背景。"女人"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广义女性。而是指士大夫家的"妾"。"小人"是相对"君子"而言,而论语里的君子是指有德 之人。所以"小人"则是指那些品德品德低劣的人。

最后,我们不能断章取义,要放到完整的原句中来看。原句"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是说明了不同的人在受到远近亲疏时的反应。亲近了就蹬鼻子上脸,疏远了就拉黑你。这是无德又不成熟的表现,并非要针对女人或者男人。

再反观过去孔子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也可能因为有这些表现的人们的"自尊心"决定的。这种"自尊心"是可怜的,不可取的,甚至不可理喻的。在那个年代他们通常处于"依附客体",但是从心理上又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为了证实自己有主体地位,因此会有这样极端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能够从自身内在充实强大自己,树立正确的三观,那么任凭别人怎么对待,都会有泰然自若的表现。

《论语》共读结束了,感谢吴老师的细致讲解。在人生经历更加丰富的年纪,有这样的机会重读或者说重新学习圣人的思想精髓,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生活工作中曾经深受困扰的问题也豁然开朗,真是受益匪浅。

 相关文章

孔子不是耶稣,《论语》更不是《圣经》
人无完人,懂得包容父母才是孝道
《论语》命题作文——己欲达而达人(上)
《论语》命题作文——己欲达而达人(中)
《论语》命题作文——己欲达而达人(下)
既要忠诚,又不能过于耿直,交朋友也是门学问
颜回:生活可以清贫,但精神家园一定要富饶
孔子不爱创新?懂得尊重才有传承
如何成为一名真君子?仁、智、勇,缺一不可
学会赞美并不是阿谀奉承,接近益友会使我们感受快乐
遵循自然规律,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
做事先做人,看似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却需要不断磨砺
都9102年了,读诗可以做什么?
原来“老不死的”是从《论语》里跑出去的
遇到困难第一时间会想到谁?看看君子是如何处理的

即日起,关注公众号可获得上月共读书目电子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