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斟低唱,白衣卿相——宋代流行天王柳永 文/竞奚 12月14日晚,暨悦读读书会第166次线下活动,暨悦读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第二季第七讲在凯旋门大厦31楼举行。 作为这个系列讲座的策划人,我承担起了为本季讲座收官的重任。为了一改之前各讲以讲师讲解为主的风格,给参与讲座的书友更多的分享和交流的机会,我特意压缩了讲座的主体部分,给现场书友留出了充裕的时间来就讲座中提到一些问题和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 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是个奇葩一般的存在。他一生屡试不第,五十岁才侥幸过关进入宋朝的公务员队伍。少年才俊,年轻气盛,第一次科举考试落榜,就意气用事做词一首表达对科举的蔑视,触动龙颜,“柳永嘛,还要什么浮名,去浅斟低唱吧。” 所以纵然科考成绩不错,也难逃落榜的命运,倒是落了个“奉旨填词”的江湖诨号。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我借用了陈寅恪的一句诗“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来概括柳永屡试不第混迹青楼的蹉跎人生。 柳永是非常有才华的,精通音律,擅长词工,厮混于歌妓中间,写了很多歌妓们喜闻乐见的作品,为歌妓们争相传唱,许多歌妓都以能得到一首柳永所做的词为荣耀,那份争相追捧的热诚,和今天歌手与金牌制作人的依存关系,是完全一样的。 凡有水井处,皆能歌柳词,柳永的词,从青楼传唱到了民间,作品流传之广,粉丝之众多,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顺着柳永的人生线,我也梳理了柳永的情感人生,既多情,又专情,作为一个有文学天赋的浪子,这样的情感世界,注定了他与众不同的人生。顺便,我也为现场的书友简单普及了宋代的歌妓制度。 柳永虽然往往被归为婉约派,也有人贬低他为“腻柳”,——唧唧歪歪柳三变。柳永词中确实有些为了迎合“市场需要”所做的一些浅薄甚至轻佻的作品,但是他的作品中也与很多格调高雅,意境深远的乃至彪炳史册的佳作。譬如这首《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的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的,叶嘉莹先生评价他将词从春妇善怀,演变为了“秋士易感”,从花间派的“思妇”的写作手法,变为游子羁旅的苍茫壮怀,为豪放派的词人的出现铺了道路。 作为同时代的著名词人,晏殊由于和柳永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而经常被后人拿来做对比。对我而言,晏殊和柳永的人生,更像是普通人的人生的AB面,晏殊词代表顺境时的心绪和闲愁,柳永词则代表逆境里的恓惶和惆怅。格调虽各不相同,但各有千秋。 在分享完主要内容后,我抛出了几个问题供书友们讨论。 ·你觉得当今流行乐坛,谁有柳永的江湖地位?为什么? ·你对高雅艺术和通俗文艺有什么看法? ·读诗到底有什么用? ·古人读书为了经世致用,那么读书会是应该经世还是致用呢? 参与讲座的书友纷纷发言,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今天的歌坛,同样是作词人,像柳永一样被人念念不忘的,林夕算不算一个?还有李宗盛、黄伟文,还有人提到了李健、黄霑。一千个人心中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都有自己的流行天王。 紧接着,诗和远方书友,又为现场的书友加餐讲了一位比柳永更“走背字儿”的另一位文人,唐寅的一生。谈笑间惊喜加餐,这是在悦读读书会活动中经常会有的福利。 今晚是收官之夜,我邀请了第二季全体讲师和主持人。讲师们因为事务缠身,未能全数到场,主持人则悉数到齐,集体亮相。 讲师和主持人都获赠了来自会长跑跑单车的小礼物。我作为系列讲座的策划人,更收到了会长精心准备的专属礼物。 ![]() 第二季的成功,和讲师们高水平的讲解演绎,以及主持人们的倾情配合是分不开的。 悦读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从今年初夏时节开始,历经寒暑转换,此时收官,已是隆冬。我在现场播放了一段第二季前六讲的视频回顾,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非常感动。 ![]() 目前,第三季讲座也在策划之中,春节过后,我们将携更优秀的讲师团队,更精彩的主题,更炫更美的主持人团队,重回大家视野,继续闪亮登场。 ![]() 鸣谢玫琳凯公司提供活动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