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感觉到车市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各大车企纷纷开启了电动化布局,大众推出I.D纯电汽车将会在今年10月投产,年底前正式上市。奔驰同样通过EQ系列车型加大电动化发展的势头,在推出首款纯电SUV EQC后,最近奔驰的EQE、EQS的谍照也相续曝光。可见,产品全面电气化已经成了奔驰目前的首要任务。 相对起步更早的自主品牌则在电池的技术研发领域也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比亚迪在今年3月底推出“刀片电池”让安全性能更突出的磷酸锂铁电池通过提升体积利用率,增强续航里程表现,以达到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的同等水平,从而实现高安全与长续航的相互兼容。 仅仅相隔4个月时间,7月28日,在广汽集团举办的科技日活动中,广汽发布了多项新的产品“黑科技”,其中宣布攻克新一代动力电池电芯技术,搭载这种新型硅负极材料的电动车续航能超过1000公里,消息一出更是激起业内的一片哗然。在29日广汽集团的股票迎风大涨,至29日下午收盘时为10.22元,实现涨停。 广汽研究院新能源技术中心电池研发部负责人梅骜表示,历经多年的研发积累与技术攻关,广汽攻克并掌握了下一代动力电池电芯技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群与专利技术,包括电池材料、电芯设计、生产工艺、制造装备、品质管控等领域的独有核心技术,将全球首次把新型硅负极材料,应用到大型动力电池电芯产品中,方形硬壳电芯的能量密度,达到了275Wh/kg的业界巅峰,使得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突破1000km,而且成本更低,安全更有保障,将动力电池电芯带入“硅的时代”。 既然硅负极材料对纯电车的续航能力可以起到如此决定性作用,那么之前为何新能源车企对这块技术领域置若罔闻呢?说白了,主要还是从成本因素考虑,对于电芯而言,硅负极材料确实有着高质量比电容、充放电效率高以及衰减率低的优势。但是,因为生产成本较普通锂离子负极材料电池高出3-5倍,所以在行业内并未大力推行,规模化效应也始终没能实现,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市场上对于硅负极材料电芯应用极少的主要原因。 广汽虽然公布了对企业和对市场的一大利好消息,可是广汽集团同样没有公布新型电池何时正式装车,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点。同样是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技术后,其后续的上市车型基本都会搭载这项技术。所以,我们还要时刻关注广汽集团后续在电池技术研发上的一系列动作。 目前市场上已知的纯电车续航能力表现相对突出的有小鹏P7和特斯拉Model3,小鹏P7后驱超长续航版装备80.9kWh的电池组,工信部公布车型的最大续航里程为706公里。特斯拉Model3长续航后驱版,工信部公示的最大续航里程为668公里。传统一辆燃油车在加满一箱油之后能跑600-800公里,现在续航表现优异的纯电车已经达到燃油车一箱油的标准。 那么,如果真的如同广汽集团所言,其研制的电池的电动车续航里程可突破1000公里,那绝对就是里程碑式的飞跃,大量的用户不必再为300公里左右就需要找地方充电而烦恼,彻底解决了电动汽车三大问题中的最重要的续航里程短这个关键性问题。假设一旦广汽在纯电技术方面能做到可续航1000公里的电池,那么广汽的电动汽车至少在电池续航方面将远超纯电汽车“一哥”特斯拉,并且将会真正开启电动车的真实春天。 写在最后: 对于压制电动汽车发展的三座“大山”续航短、充电难、价格贵的问题,随着我国各大城市大力兴建充电桩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电动车充电需求,充电难问题正在得到全面的解决。而续航短和价格贵这两个问题,我感觉是一根绳的两个线头是相互关联的关系,目前很多消费者对纯电车并不排斥,只是因为续航问题限制了行业的加速发展。 广汽如果顺利解决了电池续航里程问题,又能保障电池的安全性能,剔除了消费者购车的种种顾虑,那么电动车市场相信会全面打开。随着市场需求面的提高,从供求关系的经济理论来看,电池的制造成本必将大幅度降低。如此一来,续航短和价格贵的两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