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陶瓷文化,宋代瓷器,乾隆皇帝青睐的圆洗和宋代官窑中难得一见的大器

 晓明国学 2020-08-04

【汝窑淡天青釉碗】

宋/高6.7厘米口径17.1厘米足径7.7厘米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体轻薄。通体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莹润洁净,开细小纹片。因采用“裹足支烧”工艺,致使外底留有五个细小支钉痕。外底还有清代乾隆时期镌刻的乾隆皇帝御制诗一首,诗曰:“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口自中规非土匦,足犹钉痕异匏樽。盂圆切己勤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后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题”,并钤“古香”、“太朴”二印。

目前所见传世宋代汝窑碗仅有两件,而且大小相若,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外,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亦收藏一件。

【汝窑淡天青釉圆洗】

宋/高3.3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8.9厘米

洗敞口,弧腹,圈足微外撇。通体满施淡天青色釉,釉质莹润,釉面开细碎片纹。因采用“裹足支烧”工艺,致使外底留有三个细小支钉痕。外底还署有镌刻的“乙”字。

外底所刻“乙”字,当系此洗入藏清代宫廷后所刻。精于鉴古的乾隆皇帝曾将自己所喜爱的古董划分等级,一些器物上留下了当时镌刻的“甲”、“乙”、“丙”等标记。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汝窑淡天青釉洗之外底见有镌刻“甲”、“丙”者。

宋代汝窑瓷器所施淡天青色釉给人视觉带来的是清淡含蓄之美感。文献记载汝窑瓷器用玛瑙末人釉,其实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而釉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因此,玛瑙的加入对釉的性质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只能说明当时烧造宫廷用瓷不惜工本。“冰裂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是鉴别真赝汝窑瓷器的重要依据。

【官窑粉青釉圆洗】

宋/高6.6厘米口径22.6厘米足径19厘米

洗敞口,器身斜直,内底坦平,下承以矮宽圈足,圈足底边的接触面露胎无釉。通体内外施粉青色釉,釉质纯净莹澈。釉面上,金丝般的片纹纵横交织,片纹间闪现出层层冰裂纹,妙趣天成。

宋代官窑瓷器在装饰上追求的是釉面美观,既极少使用印、刻花技法装饰,亦无彩绘装饰,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进行简单装饰。而釉面开裂所产生的粼粼片纹,使官窑瓷器愈显高洁古雅。这件当时供宫廷使用的官窑圆洗,在造型及装饰技巧方面都异常考究,特别是其釉色及釉面片纹,在宋代官窑瓷器中都堪称至精至美者。

此洗流传到清代乾隆时期,曾得到乾隆帝的青睐,乾隆帝在鉴赏之时,有感而发,拟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镌刻于洗之外底。诗曰:“修内遗来六百年,喜他脆器尚完全。况非髻垦不入市,却足清真可设筵。讵必古时无碗制,由来君道重盂圆。细纹如拟冰之裂,在玉壶中可并肩。”句末署“乾隆御制”。从诗文可知,乾隆皇帝认为这是一件宋代修内司官窑作品,而且感慨其虽然易碎,但历经六百年仍保存完好。釉上的细碎裂纹犹如冰之裂纹,乾隆皇帝认为即使将这件官窑圆洗与玉壶放在一起也毫不逊色。查《清高宗御制诗集》可知。此诗作于乾隆癸丑,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官窑粉青釉瓶】

宋/高34.5厘米口径9.9厘米足径14厘米

瓶直口,口以下至腹渐广,长颈,垂腹,圈足。口沿下凸起弦纹一道。通体施粉青色釉,釉层肥腴,美若古玉,釉面开大小不一的冰裂纹。因在窑内焙烧至高温时,釉层熔融垂流,口沿处釉层变薄,显现出的胎骨呈紫褐色,而底足无釉处露出的胎骨呈铁黑色,故宋代官窑瓷器素有“紫口铁足”之美称。

此瓶系仿春秋时代铜壶式样烧造而成,造型古朴。釉面粼粼如波的冰裂纹,使单调的釉面产生韵律美,自然天成,引人入胜。此件官窑大瓶虽历经近千年,流传至今,仍保存基本完好,实属不易,堪称传世宋代官窑瓷器中难得一见的大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