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英宗复位后,最想让景泰和于谦死的是这人

 薛白袍 2020-08-04

权力场上,如果想要巩固得来不易的胜利果实,那就要把所有不稳定因素掐灭于萌芽状态。

对于夺门之变的功臣们来说,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无疑是景泰帝。

明英宗能复位,这事儿在很多人的预料之中,因为此前景泰病重,于谦等人已经准备上折子,建议让英宗监国了:

陛下宣宗章皇帝之子,当立章皇帝子孙

宣宗朱瞻基就俩儿子,一个是朱祁镇一个是景泰帝朱祁钰,景泰帝只有一个儿子朱见济,还夭折了。


朱祁镇则子嗣兴旺,计有沂王朱见深,德王朱见清、许王朱见淳,秀王朱见澍,崇王朱见泽,吉王朱见浚,忻王朱见治,徽王朱见沛。

朱祁镇和朱祁钰只差一岁,但是生孩子的能力却是天差地别。

因为明英宗子嗣兴旺,所以他归国后景泰帝对他刻意提防,但是却不能想法弄死他活着他的后代。

对英宗的后代,偷偷摸摸下毒弄死一个两个容易,可是英宗有八个儿子,操作难度有点大。

弄死英宗也不现实,景泰的帝位本就是英宗他妈孙太后给他的,原来和孙太后说好要立英宗的太子朱见深为皇储,但是景泰帝中途变卦,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这位小太子也不争气,刚立了没多久就夭折了。

这是景泰的独子,他一死景泰帝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只能选择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的后代来继承大统,毕竟不能让他老爹宣宗皇帝朱瞻基这一脉在他这儿断了,所以立原来的太子朱见深,在朝臣中已经形成统一意见,差的只是景泰帝的同意。

大明的大臣大多都是宣宗朝的旧人,即使景泰帝想从旁支找个孩子来代替朱见深,大臣们也不会同意。

所以于谦等人的意见,让景泰帝尽快恢复朱见深太子之位,一旦他龙御归天,太子可以即位,前皇帝英宗朱祁镇监国。


但是景泰帝迟迟下不了决心,恢复朱见深太子的地位,毕竟那年他才29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大约是他觉得自己的病会好的,到时候再努力一把也许还能生下皇子,那样就不用把皇帝位还给英宗一系了,如果立了朱见深即使今后自己生了皇子,也无法无缘无故的再废太子了。

帝舆疾宿南郊斋宫,群臣请建太子,不听。

立太子这事儿景泰帝不急。

大约英宗也不太急。

他被关了多年,已经习惯了,此时景泰病重,他一晏驾皇位自然又回到英宗一系手中,即使朱见深当皇帝,他这个太上皇是铁板钉钉跑不了的而且他当太上皇也会拥有皇帝的权利,朱见深这时候只有十岁,是个毛都没长全的毛孩子。他当上皇帝,需要有人扶上马送一程,这人自然是朱瞻基的嫡长子,张太后亲自指定的法定继承人前皇帝朱祁镇同学了。

虽然以前他在皇帝这个工作上干的相当不出色,不过经验丰富,辅助太子处理国务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

如果朱见深被立为太子,朱祁镇就没有理由再谋复位了,那样是和自己儿子抢皇位,大臣们不会大约。

他们不急,有人急。

群臣上奏立太子五天后,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三人密谋拥立英宗复位。

当时朝廷中于谦势大,如果景泰帝听了于谦等人的建议,立朱见深为太子,景泰帝一死必然是太子即位,于谦拥立有功,依旧位高权重,但是立了朱见深对石亨徐有贞等人来说没啥好处,他们也捞不到什么实惠。

但是他们能拥立英宗复位,那意义就不一样了,他们是英宗的从龙功臣,英宗被关了多年,和朝中大臣关系疏远,一旦复位景泰旧人是不能重用,但是他又必然需要心腹,用谁?首先自然是帮他复位之人。

朱见深当上太子或者皇帝,没石亨等人什么事了,朱祁镇复位荣华富贵,两相比较那一个获得的利益最大?

还用想吗?

所以他们要匆忙策划夺门之变,让英宗出来复位。

这中间的利弊,朱祁镇后期的重臣李贤看的很清楚,他曾和英宗说过这样的话:

若郕王果不起,群臣表请陛下复位,安用扰攘为?此辈又安所得邀升赏,招权纳贿安自起?

英宗复位后,对自己这个弟弟大约也没想怎样处理,只是把他废为郕王,听说朱祁钰能吃粥的时候他还很高兴的和群臣分享。

但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这三个拥立功臣不安了,万一朱祁钰好起来,人家哥俩和好了,倒霉的是自己这拥立之臣啊。


《明史》上记载,景泰帝是病死的,但是金庸的祖先查继佐在其写得《罪惟录》上却说,景泰帝是被勒死的:

“郕王病已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

太监蒋安希勒死朱祁钰,不知道是否是英宗亲自下的旨,但是肯定是石亨等人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景泰帝一死,他们拥立英宗复位的功劳算是落实了。

于谦之死其实也是同样的原因。

英宗复位后觉得于谦对大明江山有功,不想杀他,徐有贞说:

不杀于谦,复辟之事师出无名。

徐有贞和于谦有点嫌隙,当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徐有贞上书孙太后和监国的朱祁钰,提出一个万全之策,咱们跑吧,而且他还给自己胆小懦弱找了一个很高大上的理由,我夜观天象发现老天让咱们南迁:

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

幸亏于谦当场喝止了他,不然南明大约在明朝建立不过百年时就开始了:

兵部侍郎于谦曰:“言南迁者,可斩也。”珵大沮,不敢复言。

此时他还叫徐珵,他后来改名徐有贞也和于谦有关。

因为建议大明南迁徐珵的官职一直不得升迁在原地踏步,后来国子监祭酒这个职位空缺,他想谋取,当时于谦势皇帝面前红人,他托人请于谦在皇帝面前给自己美言几句,于谦也给皇帝说了,但是景泰帝一看徐珵这名字,这不是让我南迁的那哥们吗,这人太坏了,不能升。

国子监祭酒最终也没落到他身上,徐珵觉得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皇帝竟然看不到,一定有坏人在中间讲了自己的坏话,这人肯定就是于谦没跑了。

后来他一气之下改名徐有贞,但是和于谦的仇算是结下了。

珵属谦门下士游说,求国子祭酒。谦为言于帝,帝曰:“此议南迁徐珵邪?为人倾危,将坏诸生心术。”珵不知谦之荐之也,以为沮己,深怨谦。循劝珵改名,因名有贞。

这次他拥立英宗有功,有机会可以踩于谦一下,他把过去的仇一次都报了。

所以于谦也就成了这次英宗复辟的牺牲品了。


文:薛白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