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金融穷途末路,金融科技如何成为“救世主”?

 孟永辉频道 2020-08-04

这是《辉常观察》的第1052篇原创

互联网金融的落败加速了金融与科技融合的节奏,无论是存活下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还是传统的金融机构都开始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上。

不再一味地倾销金融产品,而是用技术的手段去解决金融行业的痛点和难题,成为玩家们的新选择。

这才是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正确姿势,衍生于金融行业内在的发展动能,才能给金融行业带来恒久且持续的发展能力。

同样地,互联网金融的实践告诉人们,金融行业的根本问题在于落后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与人们日渐增长的金融需求之间的矛盾。

因此,改造金融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新的金融需求,才是保证金融行业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

类似以互联网金融的方式对用户的金融需求进行透支的行为,非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金融行业本身的痛点和难题,反而还会把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入到死胡同。

然而,金融科技难道真的如同我们看到的那样吗?我们在拥抱金融科技的过程当中又将遭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呢?

或许,这是每一个有志于投身到金融科技洪流里的人们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经过了互联网金融的洗礼之后,市场开始成熟,以概念和营销为主打的时代早已过去,人们必然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将金融科技付诸实践。

按照很多人的理解,所谓的金融科技其实就是对传统金融机构进行赋能,帮助这些金融机构进行改造和升级。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摇身一变成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并且开始了对传统金融机构进行深度赋能的工作。

对于那些想要改变自身,但是却缺少科技积累的金融机构来讲,他们会接受这些金融科技玩家们的赋能,而对于那些有一定实力的金融机构来讲,他们更加愿意选择自建科技团队来完成金融科技的自我改变。

1

赋能是金融科技的主题,改变才是关键

无论是借助外部公司进行赋能,还是自建科技团队进行自我革新,赋能是金融科技时代的主题。

按照我的理解,所谓的赋能,其实就是改变金融行业传统的运行方式和方法,因此,对于金融科技来讲,赋能仅仅只是一个主题,而是否能够给金融行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改变,才是关键所在。

我们看到很多声称金融科技的玩家,但是,又有多少可以真正给金融行业带来改变呢?又有多少改变了金融行业的底层运行逻辑呢?

因此,虽然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将金融行业的发展再度带回到了正确的发展轨道上,但是,金融科技究竟可以给金融行业带来多少的改变,才是真正考验它的地方。从这个逻辑来看,改变才是关键所在。

赋能不是简单取代,而是有新气象的产生。

很多的金融科技玩家认为所谓的赋能就是用新技术来取代传统金融行业的内部元素,于是,我们看到金融行业的很多流程和环节开始被新的元素所取代。

这其实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只是把所谓的赋能理解成为简单粗暴的取代,忽略了新元素与旧元素的结合,最终这种取代获取终将沦为一种概念。

其实,即使是在传统的金融体系当中,并不是所有的元素都是陈旧的、落后的,真正认识到这些优质的基因,并且找到它们与新元素结合的正确方式和方法,才是正确的赋能方式。

纵观当下的金融科技玩家,他们为了短期内取得实效,盲目地把简单粗暴的取代看成是金融科技的全部,最终让所谓的赋能变成了一种盈利的手段和方式,而不是一种改变金融行业的新方法。

这个时候,所谓的金融科技就演变成了一个概念和噱头,不再有任何实质性的内涵与意义。

合理地发挥金融科技的功能和作用,并且找到他们与传统金融正确的结合方式,才是我们在金融科技时代真正需要做的工作。

一味地输出赋能的产品和服务,忽略了金融机构的个性化和特殊性,这样的金融科技仅仅只是一种盈利的手段而已,随着洗牌期的来临,这样的玩家将会逐渐被荡涤出市场。

产生新的气象,产生新的产品,才是金融科技真正开始落地的关键所在。

金融科技是科技,而非金融。

很多人认为所谓的金融科技其实是金融的另外一种形式,其实不然。在我看来,金融科技是科技,金融是金融。

所谓的金融科技只不过是应用到金融领域的新技术而已,它的终极呈现方式依然是金融。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把金融科技与金融划等号,其实是有失偏颇的。

金融科技并不是金融的最新呈现状态,而是一种应用于金融行业的全新技术,它与智能科技、数字科技有着相似值之处。

只有我们把金融科技看成是科技的一种,而不是金融的一种时,我们才算是找到了金融科技与金融行业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金融科技的发展才能真正步入正轨。

对于那些试图通过金融科技的概念来继续延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套路的玩家来讲,真正把金融科技看成是一种科技,而不是一种金融新类型时,他们才能真正跳出互联网金融式的发展怪圈,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这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玩家开始不断持续去金融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这才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正道所在,当金融科技真正把自身看成是科技的一种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让金融的归金融,让科技的归科技。

当金融科技成为互联网金融后时代的新风口,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加入其中。

对于金融行业的执念,让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所谓的金融科技其实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金融。

其实不然,所谓的金融科技并不是一种金融,它是衍生于金融,而用之于金融的新技术。

从这个逻辑来看,赋能是金融科技的主题,改变才是金融科技是否有存在价值的关键。

2

涅槃之后,金融科技如何成为金融的“救世主”?

经历了互联网金融的洗礼,我们将金融科技归结为一次涅槃一点都不为过。

对于已经进入非变不可阶段的金融行业来讲,金融科技的出现无疑为它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然而,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那样,金融科技并不能仅仅只是讲赋能,真正给金融行业带来改变,才能成为金融行业的“救世主”。

金融科技与金融行业的有机结合。

虽然金融科技是衍生于金融行业的新技术,但是,这些新技术是否能够与金融行业有机结合,其实是有待观察的。

至少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外部的金融科技赋能者,还是金融机构自建的科技团队都存在金融科技无法与金融行业有机结合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最终导致了金融科技无法成为驱动金融行业进化的新动能,甚至还成为金融行业进化的障碍。

找到金融科技与金融行业有机结合的方式和方法,真正让金融科技与金融行业融为一体,而不存在违和感,才是金融科技可以成为金融行业“救世主”的关键所在。

所谓的有机结合,其实就是要让金融科技与金融不再像互联网和金融那样,而是要让金融科技成为金融行业的内生动能,而外在的表现形式则是一种全新的金融形式,我们姑且把它称之为“新金融”。

金融科技生于金融,而不止于金融。

其实,伴随着金融科技而来的,还有数字科技的概念,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玩家其实都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从底层逻辑来看,他们将金融科技拓展到数字科技的领域,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金融科技虽然衍生于金融本身,但是,却不仅仅只是应用到金融行业这么简单,除了金融行业之外,我们还可以在金融行业之外的其他领域找到新的应用场景。

从这个逻辑来看,金融科技承担的并不仅仅只是改造金融行业的功能和作用,它还可以应用其他行业当中,从而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打开新领域。

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科技想要成为金融行业的“救世主”并不能够仅仅只是去改造金融行业,而且还要去把金融行业的功能和作用应用到城市管理、医疗服务等诸多领域里。

这同样可以为金融行业开启新的发展机会,同样符合金融进化的新方向。

当金融科技成为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新方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其中。

然而,他们并没有真正搞清楚金融科技的本质,甚至有人将金融科技看成是一个类似互联网金融的存在。

这非但无法让金融科技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最大,还将会把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入到全新的发展怪圈之中。

找到金融科技与金融行业结合的最佳方式和方法,所谓的金融科技才能真正成为金融行业的“救世主”。

《辉常观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