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先生》主题先行,但不太行

 四味毒叔 2020-08-04


1895年前后,日本文坛曾一度流行“观念小说”,代表作家是川上眉山和泉镜花。

他们主观先行、批判现实,将思想注入作品,认定人的悲剧来自社会,期望写出人生深处的真相。他们的作品属于主题先行小说或“主观小说”。

与这一流派类比,我一厢情愿地将《妙先生》这部动画作品称之为“观念动画”,但这部动画电影并没有完全得到阐释观念的精髓,还重复着此类作品“思想大于形象”的问题,同时染上了“形式大于内容”的不良嗜好。

《妙先生》设定了一个架空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矛盾和问题,总结起来就是人性堕落、道德崩坏。人性堕落只为利益往来,道德崩坏已然不分善恶。

造成这种面貌的原因之一就是“彼岸花”的存在,在很多武侠小说和动画片中也用其原名“曼珠沙华”和“曼陀罗华”,这种花常常跟奈何桥、忘川河、孟婆汤、三生石等意向并列出现,在《寻龙诀》里是“接引之花”,可以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在《妙先生》中彼岸花有未成熟的红色和成熟的金色两种,在电影中虽未言明,也基本对应着善恶。这对应着现实中的两种花色,红色的曼珠沙华代表地狱的召唤,白色的彼岸花代表天堂的来信。不过影片中将白色替换为了金色。

金色的彼岸花会寄宿在善良的人体内,但这会勾起周围人的贪欲和恶念,因为传说“吞下了彼岸花就可以实现所有愿望”,所以人们争相抢夺。心存恶念的人吞食了彼岸花就会变成肥胖的鸭子。由此,世界失去了平衡。

关于如何使世界恢复平衡、重建秩序,《妙先生》中的三位主角有着不同的选择,寻迹者丁果被妙先生选中,他要做的是提取十二朵金色彼岸花、再拿一把昆仑剑,进入千佛窟找到世界失衡的根源,如同《大护法》中的大护法一般,带领观众探寻真相。

丁果要做的就是让善良的宿主自杀,这样他才能提取金色彼岸花,也就是他身上的矛盾点“杀好人、救坏人”的奇怪逻辑。相比殷凤和笑人,丁果的所作所为最终指向是找到根源。

而红衣蒙面女侠殷凤认为要解决现在的问题,就是杀死所有善良的人,也就是要杀死所有潜在的宿主,比如那个免费义诊的医生。只要彼岸花失去宿主,那就不会勾出其他人的恶念。

而笑人,也即故事中的赶鸭人,认为应该释放所有的彼岸花,让所有心存恶念的人都吞食,然后变成鸭子,那样恶人就不复存在了。

丁果最终找到了所谓真相,打破平衡的其实是权贵阶层对冰纨玉的把玩,雨雾镇的人为了挣钱下水采集冰纨玉就染上了寒病,治疗寒病就需要火蝉蜕,所以昆吾村的人就大量捕捉火蝉卖给权贵,权贵再把火蝉蜕卖给雨雾镇的人。但是火蝉以吃彼岸花的孢子为生,被大量捕捉后导致彼岸花疯长,从而引发了上述的失衡。

如果你看到这儿有些云里雾里、莫名其妙,不要对自己产生质疑,因为《妙先生》也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在电影设定的世界中,仿佛每个村落只剩下一个善良的人了,比如孝顺的孝文、爱赌的萧笃、痴情的云香,这三个人自杀后都被丁果提炼出了金色彼岸花。

其中萧笃提供了一个参考,使得故事的逻辑不攻自破。他说自己逃出村子后,人们开始慢慢变好了。那故事应该变成“被寻迹者抓走的人”才能自圆其说吧,每个村子里善良的人都被抓走,然后彼岸花无处寄宿。

当然莫名其妙的地方不止这一处,丁果出场就说已经集齐了十一朵彼岸花,而得到昆仑剑竟然就跟过家家一样简单,再者为什么是十二朵、为什么是昆仑剑,这些概念设定都没有给出任何可信的理由、可依的细节。

这还是世界设定,人物方面同样如此。比如殷凤,像是从天而降的一个人物,不知道前史、不明白动机,上来就跟丁果“朝堂论辩”,到底该不该杀人、为什么要杀好人救坏人、牺牲与选择等,这也是我称之为“观念动画”的重要原因,主题先行、概念横飞。

此外,殷凤的形象设计导演很是满意,融合了川剧和书法的特点,使用的道具也是红色油纸伞,全程戴一个面纱等等,而在影片中时而白色面纱、时而川剧变脸,形式感十足,但并不是“有意味的形式”。

而丁果和殷凤讨论的话题,绕来绕去就是“电车难题”。电车难题在伦理学领域的著名思想实验之一,大致内容就是:

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刚好朝着这五个人驶来,并且即将碾压到他们。这时作为扳道工人的你,可以选择拉动扳手,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然而问题在于,这个疯子在另一个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

拷问你的是:你愿不愿意牺牲一个无辜的人去救五个无辜的人?

《妙先生》中置换了一下,那就是愿不愿意牺牲一个善良的人去救更多邪恶的人?

仅仅作为话题探讨或者议题争辩的话,这个并没有多深奥和晦涩,只是放在电影中如何呈现对创作者是一种考验,很显然把丁果和殷凤作为奇葩说的辩手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同样是关于善恶、关于选择、关于牺牲,想想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在第三幕让一半英雄一半魔鬼的哈维登场,也让绑匪和无辜者互换衣服,再在两艘客轮上安装好炸弹、一艘上是罪犯、一艘上是平民,然后让两艘客轮上的人选择是否按下按钮。

在此插播一条新闻,7月14日那位冒死开着着火的货车驶离闹市的司机孙刚在7月31日获赠了一辆新车。

相比不思凡导演的《大护法》,虽然也在探讨社会意识形态哲学的议题,但通过勾勒真实可信的角色、增添插科打诨的笑料、铺垫揶揄自嘲的桥段,让所谓的说教和思想的传达都变得易于接受了。

所以很多奔着不思凡去看《妙先生》的人会有所落差,因为作为同时开发的作品来说,不思凡把精力放在了《大护法》,而工作室选用了李凌霄作为导演。

作为新人动画导演在技术上、美学上确有过人之处,但思想传达上还是有些急切和失当了。

如果你看过2014年不思凡咕咚工作室做的5集动画短片《妙先生火泽睽之笑人传》以及番外篇《妙先生之雁落大道》,或许会对笑人这个角色有更深入的了解。不过也没关系,5集动画总时长大概在25分钟,电影《妙先生》截取了其中15-20分钟来交代笑人的前史。

出品方光线影业的总裁王长田曾说,《妙先生》这样的动画是一种“即便亏钱也要做的实验”,国漫行业要感激这种勇气和魄力,技术上的实验,钱可以提供保障,但思想的或主题的则需要其他的来补足。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