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戒酒

 超哥的随笔 2020-08-05

父亲戒酒

郑玉超

父亲从不吸烟,年轻的时候喜欢喝点酒。但这点小爱好也在二十多年前戒了。

那时候的农村很贫困,走亲访友喝的酒大多是红薯直接酿造的,我们那里称它叫山芋干酒,听说喝到嘴里很冲。

但父亲喝起来津津有味,似乎有一种说不完的乐趣。父亲年轻的时候担任生产队的会计,每天都得把社员们干活、锄草、放牛等工分算好了,自己还得带头干活,他得和母亲一起承担全家的生计问题。晚上回家,父亲总要喝上几小杯,解解乏,松弛松弛疲劳的筋骨,然后才好睡踏实,但父亲从不喝多,白天队里还有很多的事情等着他。

     

天天如此,我们都习惯了,每天晚上看着父亲默默地坐在那里自斟自饮。母亲温过锡壶中的山芋干酒,一声不响递给父亲,父亲也不说话,接过来先斟一小几杯,面前是下酒菜——萝卜干和水煮萝卜粉丝。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好像从来没有喝醉过,唯一的一次醉酒却让他下定决心戒了酒。那一次是父亲在他的老朋友家喝酒。

老朋友多年未见了,父亲很挂念,一天起了个大早,赶远路去看他的朋友。临走时说晚上回来。朋友没有想到父亲能大老远地去看他,自然喜出望外,用农家最淳朴的方式热情地款待我的父亲。


中午喝酒时,朋友的三个儿子作陪。两个老朋友推杯换盏,你来我往,一瓶山干酒下去了一大半,不知不觉两人都喝得摇摇晃晃了。两人方罢,朋友就结结巴巴地吆喝自己的大儿子给父亲敬酒。

父亲还有点清醒,慌摆手说,要不得,要不得。

不料,大儿子已经站到父亲的身边,双手端酒请父亲喝。

父亲连连说,真的不能再喝了。

朋友红着脸说,哪……哪有晚辈端酒敬……敬你不喝的道理呢?

父亲一想也是,大侄儿都这么大了,敬酒不喝似乎面子上过不去,一仰脖子把两杯酒干了。

二儿子这时候站起来了,端着酒杯,对父亲甜甜地说,叔,我也只敬你两杯酒。

父亲嘴说不喝不喝,但终究禁不起孩子的必恭必敬,还是端起来喝了。

结果,当父亲喝完三个孩子的敬酒后,酩酊大醉。


父亲当晚没能回来。我们全家提心吊胆,父亲从来说一不二,说晚上回家怎么没有回来呢?那时候没有电话,我们也没有父亲朋友家的详细地址。

我们全家——包括我的爷爷奶奶——几乎是在愁眉苦脸和叹息猜测中艰难地捱过了一个夜晚。

第二天天一亮,父亲就一头冷霜满脸倦容地回来了。原来夜里,父亲醒来发现自己醉酒留下,觉得很对不起朋友,就谎称家中还有事,谢绝了朋友的热情挽留,趁着晓月赶回家来。

母亲责怪道,又没有人拎着你的耳朵灌,你为什么还喝醉?

父亲憨厚地笑着,都是朋友的儿子,怎能分彼此呢?


其实,农家最朴实的待客方式就是频频劝酒。父亲也不好拂了老朋友的美意。母亲也知道这一点,便不再说什么了。

但父亲也对自己喝醉酒后悔不迭,下决心把酒戒掉。

果然,二十多年里,我再没见到父亲喝过酒。不管别人怎么劝说,他就是一滴不沾。私下里,我很奇怪父亲是用什么方法戒掉了这唯一的嗜好。我也戒过几次,但都以失败告终。

假期里,我拎了两瓶好酒回家,劝父亲想喝的时候就喝点,哪怕一小杯也行。


父亲摇摇头说,都戒这么多年了,都忘记酒的味儿了,老了,不喝了。

我忽然问父亲,你当年怎么说戒就戒掉了?

他望了我一眼,慢慢地说,起初戒酒的时候着实很难,酒虫子时不时涌上喉咙,痒痒的难受,只好夜里起来转转,看看那放在角落里的酒壶,好几次差一点就放弃了。但想到你们为我一夜没有睡觉,就忍住了。你们有老有少,我喝点酒不打紧,万一再喝醉出了什么闪失,你们可怎么办呢?

我的喉咙一阵发热。

哦,我终于明白了:当年父亲戒掉酒的秘诀不是别的,全是因为爱!



本文先后发表于《好家长》200809),及浙江省《城乡导报》(2008年8月3日),标题为《为爱戒酒》;《宿迁晚报》(日期遗失),入选著名作家仲利民主编的《中考美文作家作品精华》(2012年)。

相关链接:

http://wuxizazhi.cnki.net/Magazine/HJZH200809.html《好家长》;

http://service./paper/chxdbs/html/2008-08/03/content_139750.htm《城乡导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6be3d0102dvfg.html《中考美文作家作品精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