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嘉珉:邓名先生自由诗集《煮雪》读后(癸)

 陈嘉珉图书馆 2020-08-05

(原载邓名著《一诗一吟》,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6月第1版)

癸  援武入道

邓名先生作为诗人、商界领袖和拳修者,从商获得巨大成功,然而“商”的内容在其诗中却无反映,而拳的精彩体认和感悟,则是充满诗间的。邓君近几年写了不少拳道诗词和文章,都是习练站桩和大成拳的极好教材,我正是从这些诗文入门而学习站桩的。邓名先生的拳道作品,不是单纯地就武论武,而是重点探索和体认武术中的文化根脉、哲学机理,将武术引入认知智慧和修行法门的最高境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经常说中国大成拳是文化拳、哲学拳、修行拳。

在原本《煮雪》诗集中,有关大成拳和大成浑元桩的自由诗只有《健舞》和《大成拳歌》两首。《健舞》一诗独特奇妙,该诗的“四六”格式在结构上突破了古体诗结构,同时探索新诗音韵的整合效果。《健舞》诗共有10节,为节约版面空间,这里稍作调整,把每节诗排成一行:

(一)抱元守一/伫立群山之峰/独立守神/铸然八风不动。

(二)劲贯指尖/出手如钩似挫/六面互争/一动风起云涌

(三)蹚泥斜行/活步神龟出水/摩膝擦胫/小心处处消息

(四)身似惊蛇/腰脊大龙滚动/臂如鹤展/连环似闭若封

(五)脚踩中门/虎扑膝撞肘横/伸筋缩骨/胯动放人飞升

(六)游龙戏凤/阴阳转换出掌/波浪沉浮/虚实互为根用

(七)龙腾虎跃/凌空飞击盖顶/叶底藏花/近身钻拳翻人

(八)返身揉球/七星连环如雨/左右挑挂/前扑后仰心法

(九)勒马听风/云手挥浪拨雨/一触即发/双龙出洞如化

(十)复归于朴/浑元归一阔大/空洞无我/虚空粉碎无华

全诗共二十组(对),每两句构成一组,每组都是由一个四字句和一个六字句构成的“四六”格式。然而我的读法有异,一开始就把该诗读“变形”了。我长期读《中华大藏经》,大藏经的文字特色之一是“偈”,我们平常说的“诵经”,其实多是“诵偈”。偈有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句的,而我最习惯四字偈,念起来就像持咒一样自然、松静、空灵、心安,以至于常把非偈的经文也当作四字偈来念。当我开始读《健舞》诗时,竟然不自觉地把它读成了四字偈:

(一)抱元守一,群山之峰;独立守神,八风不动。

(二)劲贯指尖,如钩似挫;六面互争,风起云涌。

(三)蹚泥斜行,神龟出水;摩膝擦胫,处处消息。

(四)身似惊蛇,大龙滚动;臂如鹤展,似闭若封。

(五)脚踩中门,膝撞肘横;伸筋缩骨,放人飞升。

(六)游龙戏凤,转换出掌;波浪沉浮,虚实互用。

(七)龙腾虎跃,飞击盖顶;叶底藏花,钻拳翻人。

(八)返身揉球,连环如雨;左右挑挂,前扑后仰。

(九)勒马听风,挥浪拨雨;一触即发,双龙出洞。

(十)复归于朴,归一阔大;空洞无我,粉碎无华。

在这篇“四字偈”中,除了把“虚实互为根用”改为“虚实互用”,“前扑后仰心法”和“双龙出洞如化”去掉最后二字而成“前仆后仰”、“双龙出洞”之外,其余六字句都是去掉开头两字而成四字句。

在原诗的“四六”句式中,四字句是功夫的行为施展过程,六字句是功夫的境界洞开效果。而全部改成“四字偈”后,在不断朗诵中,发现过程和结果竟然正如邓名先生文章常说的“打成一片”了,前后互为过程、互为结果。进一步发现,原来最高的境界不是一种结果,而是过程与结果的合一。此刻回过头去,再读“四六”句式的《健舞》诗,竟然也发现没有了过程与结果的分别。这样的读诗效果算是做了功夫,那就是把“四六”句式剪裁成了“四四”句式的文字般若功。《健舞》诗很奇妙生动,而我感觉自己的读法也很奇特有效。

大成健舞不是大成拳基本功的简单组合,它是大成拳的高级形式,要有扎实高超的功法造诣才能表现完美,否则就练成普通的舞蹈和体操了。大成浑元桩和大成健舞是援武入道、修行开悟的重要渠道和法门。大成浑元桩是要在静中实现人天合一的境界,而大成健舞则是要在动中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就更为难上加难了。

《健舞》第一节诗句提出重要纲领:“抱元守一/伫立群山之峰/独立守神/铸然八风不动。”如何能够在动中求静呢?你必须先在定中求静啊,所以定是前提。假如已经有站桩的扎实基本功,于是把《健舞》诗当作教材,那么邓名先生就提示我们——首先,要像站桩一样“抱元守一”、“独立守神”,同时“伫立群山之峰”而“铸然八风不动”,如老子《道德经》所说“抱一为天下式”,如《金刚经》所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其次,你才能开始“劲贯指尖”、“六面互争”、“蹚泥斜行”、“摩膝擦胫”、“脚踩中门”、“伸筋缩骨”、“返身揉球”、“左右挑挂”地舞动起来。否则,在一切手舞足蹈的大动中,如何能够静定呢?如果已经修得静定,无时无处不在定中,那么一动就是高层次、高境界的动,而且动起来效果很好、很美。这个以静定为前提的境界,就是邓名先生所说无意本能起用的大乘(大成)之境,此刻无所谓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是完全合一而天然的。

全诗最后一节完美地呼应第一节,“复归于朴/浑元归一阔大/空洞无我/虚空粉碎无华”,再次强调守一、守神、归一、归朴、浑元、空洞的重要性。然而这并非圆满,就像六十四卦的第六十三卦——水火既济卦并不圆满,必须第六十四卦——火水未济卦作结才算圆满一样,还要打破守一、浑元、空洞,就是“空洞无我”之后,还要“虚空粉碎无华”,方能获得圆满,方能见道、得道、成道。为什么圆满的“既济”反而不圆满,而未圆满的“未济”反倒圆满呢?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奥妙所在。中国文化忌讳物极之反,忌讳老阴老阳,实在无法落实中道、中庸法则,那么也要在少阴(8)、少阳(7)之间“七上八下”,所以“花未全开月未圆”的未济、破空局面才是最美景致。所以中国文化追求的中道、中庸法则,才是易道所倡“生生不息”的法则,也是邓名先生《黑白子》一诗所说“世事如棋局局新”的法则。

综上所述,《健舞》一诗是在大成桩功成就基础上,再登堂入室、更上层楼最根本的法门指引,《健舞》诗虽然形描健舞、表现动静,实际呈现的却是援武入道的方便路径,和动静合一的最高境界。我跟邓名先生学习大成拳浑元桩,感觉获得了一种空前的时空自在。站桩所需空间极小,几乎是一个人存在的最小空间——立足之地。然而物质空间越小,持桩时间越长,便感觉越自在,因为静定状态拓展了时空。这里边有一个反比关系:自己越小,自由越大;小到无我,自由最大。最大有多大?正确回答是——宇宙有多大,自由空间就有多大。这就是动静合一的境界。

回声》一诗所展示的,也是大成拳桩功、健舞达成的最高动静境界,是援武入道的人生修行最高的成就。这个最高成就,便是儒家孔子所说“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后,释家、道家人天合一的道交感应——因此“对着高山大喊”,便有“大山的回声”;“对着大海呐喊”,便有“大海的回声”;“对着天空呼喊”,便有“天空的回声”;“对着宇宙发声”,便有“佛陀的回声”。用我的“人生折腾与超越知识”理论来讲,这是沟通与超人力量交流的感天动地之人天合一的道交感应。

《大成拳歌》的“三三五”句式很新颖,具有口诀和咒语的明快节奏。在内容上,同样具有“试力绵”、“声内转,发力轻,推手沾粘连”、“骨锋棱,力滚珠,神龟出水面”等方法要领,亦有“神意交,山谷响”、“浑元劲,白鹤挥浪舞”、“气充盈,光朗照,空洞脱化谁”、“养生技击全”、“功成益寿年”等境界功效。从大处着眼,都是讲的动静自在关系。

《煮雪》诗集在完成四十首之际,本要提交出版社付诸出版。此时我冒昧提出建议——可否稍待续作,突破五十首,最好写成五十五首。其一,“四”在描述人生过程的乾卦中有“不三不四”之嫌,而“五”则是易数“九五之尊”吉数;其二,“五十首”或“五十五首”是半百(半世)人生之作,对应成趣,乃趣话佳话。我说,最近的七首诗都是六月份所作,八月前再完成十首或十五首应无问题。邓名先生简要回答了一句“好的,真言”之后,第二天便发来写于机舱的《试力》一诗,接着每天或两三天发首,很快就创作完成了55首。

《煮雪》55自由诗中,写大成拳及其养生桩的就有17,即:《水云》、《健舞》、《传灯》、《风语》、《空》、《大成拳歌》、《试力》、《试声》、《搭手》、《立禅》、《摩擦步》、《断手》、《神意》、《存意》、《桩境》、《养气》、《鹤影》。其中的《水云》、《传灯》、《风语》、《空》、《立禅》、《神意》、《存意》、《桩境》、《养气》9首,既是对最高涅槃状态的形象描述,境界非常高妙玄灵,同时又是实地做功夫的赐教法门,学习中非常实用有效。

17首自由诗的文学艺术性虽然较次于前面的诗作,但从个人而言,它们却是我最需要的,因此视之为宝,因此感叹幸好大胆建议续作而获此宝。如果说,一个人必须“活到老学到老”,那么我要“学到老”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站桩和大成拳。我工作三十多年直到退休,都是讲精神、意识问题,没有谁和我讲如何有效地把亚健康的身体转成健康体魄。因为身体毛病多,烦躁不安,临近退休时,我多次和同事、朋友、夫人发感慨——退休后要到建筑工地当民工,干几年体力活,看还会不会三天两头患感冒,看这个破身体会不会强壮起来。若是没有幸运读到邓名先生的诗文并习练大成养生桩,我可能真地到建筑工地当民工去了。得到邓名先生拳道诗文的指引和加持,站桩两年来,感冒、鼻炎、肠炎、嗜睡、乏力、健忘、脑子昏沉等毛病,好像玩戏法、生幻觉一样,莫名其妙消失了,痛风也缓解了很多;在冬天穿了近十年的毛袜、毛皮鞋也不穿了;以前冬天洗碗会打破碗,现在不会了;以前洗砧板要放在池子里或搁在灶台上洗,现在可以轻松提起来翻转擦洗,感觉力大无比;最关键的一个变化——虽然每天早晚要各站至少一小时的大成技击桩和浑元养生桩,几乎占去做事的三分之一时间,但是读书、作文的效率空前提高了。现在回头看,自己没有退休以前很像老年人,退休以后反倒变成青壮年了,从早到晚精神抖擞,全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

虽然站桩只有两年,我的学习和关注重点已经超越健康问题。对站桩来讲,健康是个低层次的必然过程,毫无用心也能成就,因此我的重点转到了认知上,即邓名先生所说“站成一片”的人天合一之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17首大成拳道诗作,正是我最需要的文字般若和金刚法门。

末后的《试力》、《试声》、《搭手》、《立禅》、《摩擦步》、《断手》、《存意》、《桩境》、《养气》、《鹤影》等10首自由诗,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大成拳关键的七步功法,以及大成拳站桩立禅、拳击运动的效果境界,是专业性极强、境界最高的作品。尤其《鹤影》,可与《健舞》诗遥相呼应,作者十分精致地描述在青松静眠”中“梦雨里蹁跹的鹤影”,最后把优雅倘佯的鹤影升华到“展翅成就了健舞”,意境和形象非常美妙。“鹤影”的意义关联到健舞,而健舞竟然富有“鹤影”般的灵动美妙境界,说明大成拳的确是一种仿生学和文化拳。还有意境奇妙的《神意》,不仅写出诗意之魂,而且揭示了桩和拳的灵魂,非常难得。当我第一遍读毕《神意》一诗,便立即神意飞扬起来,禁不住吟诵起从前所写两首读邓名先生《听雨》诗集的感想诗:“目历千秋路回转,天月投水意在山。听雨时节慧根动,画得心月同道参。”“漫道征途负荷行,沉昏心迷路边景。听雨声中观天下,白云之上见高明。”我寻寻觅觅,忽然间眼界大开,一如《楞严经》所说的“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盘 ”,遂而四面畅通、六面争力、八面交集,与邓名先生明日皎月般的智慧光亮全方位触碰交感,其慧根起动所画一片心月,真是“白云之上见高明”,够我余生参悟、体认了。

对以上十余首拳道诗,读者必须置身于大成拳七步功法尤其站桩的实践体认之中,乃至若干年的拳修有成、学养有成之后,方能体会其中的精髓要妙和三昧境界,否则可能只是茫然一片、白读一场,结果不知所以然而未了究竟。

(20198月于桂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