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威震敌胆的王华 | 朱绪厚

 又见酸枣人生 2020-08-05

蓝色文字

威震敌胆的王华

作者/朱绪厚

编辑/云影

王华,原名王兴悦,1918年生于泰安城东邱家店镇李家庄。1939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泰安县独立营特务队长,第三中队长。1941年4月15日,在芝田河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23岁。

王华是令泰安守敌胆战心惊的抗日英雄之一。

王华排行老六,由于家境贫困,无力进中学,小学毕业后就在家务农。1939年初,他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满腔仇恨,找到小学时的同学程若晓,经程若晓介绍到党的泰安县委参加抗日工作。 

王华参加抗日,正是四支队兵分两路,一路北下莱芜、淄川,一路南上费县、蒙阴,发展壮大的时候。泰安县独立营是四支队留下的抗日火种,是徂徕山区抗击日寇、反伪除奸的骨干力量。王华加入泰安县独立营以后,县委领导按他的建议,由他拉起了一支由10多人组成的小型武装,称作特务班,在县委领导下打击日寇和汉奸。从此,他和他的战友们就在泰安城、徂徕山周围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那时,被敌人占领的泰(安)莱(芜)、泰(安)新(泰)两条公路上,时常有日伪军、特务被打死或被抓走;有的村离城只有几里路,也时常有日伪军和特务被抓捕,日伪军及特务吓得不敢轻易离开据点。王华和战友们就设法打击据点里的敌人。单是旧县据点,在1939年、1940年两年中就被王华的特务队奇袭过三次。

1939年阴历三月初四,日本鬼子还没在旧县修防地,在庄户人家住着,正在修旧县桥。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王华带着韩英等战友借了6辆脚踏车,穿着大褂装成买布的样子进了旧县。他们骑着车子到了鬼子营房门口,将车子放下,进屋门就递上了几颗手榴弹,崩死了屋里的鬼子,接着就收拾枪支弹药,连毛毯也弄到两匹洋马上。这时,外边一个鬼子从梯子上爬上屋脊,一枪打飞了王华队长的帽子。韩英眼可真欢,伸手一枪打到鬼子头上,其余的鬼子一看都吓跑了。王华他们骑马冲进汶河滩,鬼子在河北岸打起抢来。河里没有遮挡,马不认生人乱踢乱跑,有一匹马被打死。他们六个用毛毯做掩护,带着缴获的枪支弹药,安全地回到徂徕山上。1940年春天,泰城里一个姓李的汉奸头子仗势欺人无恶不作。哪家店铺不向他交钱,他就说是私通八路加以迫害。王华听说后气得咬牙切齿,带着韩英、徐仙从东门进了县城。混在汉奸队的同志说,汉奸头子到戏园子看戏去了。王华心生一计,让那个同志领他进了戏园子,把汉奸头子指给他。王华大摇大摆地走到汉奸头子身边,在背后轻轻一拍,那家伙认为是自己人找他有事,就跟着出来了。一出门,王华掏出枪来就指住了:“跟我走,要不就打死你!”汉奸头子吓得直哆嗦,为了保命只好顺从。王华他们从南关出来,就“敲”了那个恶贯满盈的家伙。

1940年5月下旬的一天,驻宅子村的敌人两个巡逻兵,来到离城不到8公里的东洋娄村。这两个巡逻兵把崭新的军用自行车支在村公所院里,每人怀抱一支“马大盖”,坐在村长办公室的椅子上,等待村里备酒招待。恰巧被到敌占区活动的王华和韩英发现了。王华对韩英说:“抓活的!”两人悄悄溜到办公室门口,然后,突然窜入屋中,像猛虎扑食一样,各向一个鬼子扑去,将鬼子紧接抱住。他俩都是一米八的大个子,动作又迅速,两个鬼子猝不及防,当然不是对手。但是,鬼子却拼命挣扎,不肯投降。格斗中,韩英的右手被鬼子咬伤。眼看活的抓不成,王华、韩英当即掏出腰里的匣抢,打死了鬼子,背上“马大盖”,骑着缴获的自行车返回徂徕山。

1940年9月26日,王华的特务队驻在山东头桃杭村,他在徂徕山西北麓的白家庄子开会。中午时分接到情报,旧县有一队鬼子沿漫水桥过河,向徂徕的新庄子开去。王华说:“下去揍唠!”程鹏县长说:“你的人不在这里,不行啊。”他说:“行!”带着来开会的十个人就下山了。王华安排战士们到新庄子北刘家林里埋伏好。王华来到新庄子鬼子岗哨上,对安排在那里的内线说:“快到里边报告,说八路军来了!”我们的内线装作害怕的样子,跑到村里作了报告,日伪军问来了多少人,内线回答说:“谁知道啊,他们来到跟前啦,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人多着哩。”当时就把敌人唬住了,吓得跑到村南沟里藏了起来。这时,从旧县来的鬼子刚进刘家林伏击圈,跑在前头的是机枪手佐藤的侄子,就被一位姓范的战士给撂倒了。接着又一个鬼子被乱枪打死。活着的鬼子见新庄子据点无人救援,就向北逃跑打算横过汶河滩回旧县。王华遂令同志们追击。鬼子跑在沙滩上,没有遮掩,被战士们打得狼狈不堪,只有一个鬼子腿脚快,逃回河北的颜张村。这一仗打死20多个鬼子。当战士们扛着新缴获的一挺机枪,两只三八式步枪,回到白家庄子时,离他们出发的时候只过了个把小时,有一支大盖抢上,鬼子流上去的血污还没全干哩。

1941年阴历正月十五,王华带领三中队去山前打延洞据点。汉奸为防遭受偷袭,在据点周围埋上木桩,木桩上放置耳锅子,里面加满豆油,用棉花当捻子,油灯从傍晚到天明一亮就是一夜。二月初一,刮风下雪敌人无法点灯,这夜又没有月亮。王队长决定借机拿下这个据点。他们摸到敌人围墙跟前,王华一跃而出,第一个爬上了墙头,没想到墙头上有青苔又有雪,一不留神滑到水沟里。战友们把他拉起来,他擦一把脸上的水,猛力一跃爬过了墙。敌人哨兵听到动静,就喊口令,王华一枪撂倒哨兵,接着敌人的枪声乱叫起来。王华急中生智,高声喊道:“一连堵南边,二连堵北边,狠狠地打!”这时,我们的战士藏在暗处,敌人不知底细,互相打了起来。我们的同志分成几个小组堵住了几个路口,只留出一条通往河滩的路。王华埋伏在那里,一伙汉奸骑马跑来,他侧身一躲让过马队,伸手一枪打死了一个骑兵(汉奸万金山的侄子),其他人吓得不敢骑马了,贴着墙根逃跑了。这次战斗缴获了敌人十二匹战马和部分枪支。

这次战斗后,王华身上就紧巴巴地难受,程鹏县长说可能被水激坏了,就让人拿药给他吃,后又去山前治疗了一段时间也不见好,就回到颜张马清珍家住着治病。颜张有个医生诊断后说是伤寒入里,不久就瘫倒了。王队长的父亲会治点筋血不活方面的病,给他开了个药方,吃了几服药渐渐好了点。几天后,程若晓派勤务兵来看王华。回去后,程若晓问王华的病情如何,勤务兵为让领导放心,就说:“王队长好了,我回来时还送我一段路呢。”县委领导信以为真,就说:“他二十来天没进山了,让他来开个会吧。”

王华接到信后,因为不能走路,就借头毛驴骑着上了山,接受了攻打旧县据点的任务。当时旧县防地想盖炮楼,盖完炮楼就不好打啦。那天夜里,王队长把战友们安排进旧县防地一墙之隔的邻居家。白天找来一辆洋车,让勤务兵拉着,他坐在洋车上,身穿一身鬼子官服,挎着东洋刀,从城里到旧县的大路跑来。勤务员跑得气喘吁吁,一身白毛汗,真像从城里来的。来到大门口,站岗的鬼子给他施了个托抢礼,他装腔作势地点了点头就进了门。在屋门口勤务兵将车一放,鬼子赶紧出来迎接他。王华见时机已到,把红花被子一掀,抱起机枪“嘟嘟”一阵扫射,就把迎接他的鬼子打死了。接着,勤务兵把车上的手榴弹向屋里扔去。这时,埋伏在鬼子防地周围的战士,从墙上跳进院子里,一阵激战,把日本鬼子打了个干净。这一仗打得相当漂亮,王队长腿疼干脆没下车,敌人还没来得及还击一枪就被消灭了。赶集的人纷纷议论,怎么没见一个八路军,就夺下了鬼子据点呢,难道真是天上下来的神兵吗?!

1941年初,王华领导的特务队编为泰安县大队第三中队,王华任队长。4月15日,王华率领三中队在泰北部分武装配合下,到泰莱公路芝田河岸边伏击敌人。正午时分,日寇的汽车开过来了。八辆卡车上全是鬼子。。他们放过头一辆车,当第二辆车上坡放慢速度时,王华从麦地里一跃而起,扔出四五颗手榴弹,窜上汽车夺过机枪,退到北边一片坟地里。这时后边的汽车赶了上来,黑压压的鬼子围拢过来,战士们借坟头作掩护奋不顾身地还击。战士中有个叫王祥的,兄弟四个,其中老二老四因当汉奸,被王华“砸”了。他为报私仇托人混进三中队。那时他经常抽大烟,勤务员张玉常给他告状,王华多次给予严厉批评。王祥与王华既有新仇又有就恨。就在王华和战友们奋力还击敌人时,王祥却向王华打了黑枪。一颗子弹从后脑壳击入射穿头颅,王华在坟尖上滚了下来。可叹英勇无比、威震敌胆的王华队长,没有牺牲在日伪军的枪弹下,却被暗藏在自己身边的叛徒结束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王祥这个令人咬牙切齿的叛徒,趁混乱之际跑到日本鬼子那边。有个鬼子头目说:“你的心坏了坏了的,你的长官你都打,何况我们外国人呢!”接着唤过洋狗给咬死了。

王华同志的遗骸埋葬在李家庄西北侧,紧靠着泰新公路。他的幽灵仍在保卫着家乡的一草一木。

1944年9月,中共泰安县委为王华立碑。碑文曰:“山东省泰安县第五区王华同志现年二十三岁,于民国二十八年参加泰安县独立营,曾任特务队长,后又任第三中队长,自抗战以来,即身先士卒,领导士兵作战,羊娄战斗、黑龙泉战斗、刘家林战斗、旧县三次战斗,均告奇功。在民国三十年四月芝田河战斗时,不幸光荣牺牲。”

“泰山巍巍汶水泱泱

烈士之功山高水长”

朱绪厚搜集整理

(此文为笔者于1975年与宗希仁采访王华烈士之兄王兴岱、抗日战士赵胜余、徂徕村原党支部书记魏承河等人,并参考有关资料写作而成,做史志工作时又补充修改)

 

作者简介


朱绪厚  男,生于195510月,山东泰安人,现居湖北襄阳市。自幼喜爱文学,虽人笨手拙,仍笔耕不辍。在党政机关从事宣传工作40年,诗歌,散文,故事,散见于农村大众、农民文摘、齐鲁晚报、泰安日报、襄阳晚报等。


◇◆◇◆◇◆◇◆◇◆◇◆◇◆◇◆◇◆◇◆◇◆◇◆◇◆◇◆◇◆◇◆◇◆◇◆◇◆◇◆◇◆◇◆◇◆◇◆◇◆◇◆◇◆◇◆

来稿请以 标题+正文+作者照片+作者简介 形式发送 (缺一将不予安排编辑和发表)。一周未答复自行处理。投稿前作者必须关注平台,义务分享平台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