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 婆 | 姚卫民

 又见酸枣人生 2020-08-05








 四   婆

姚卫民

编辑/蒙蒙

       四婆已去世多年了,有时忽然会想起她,音容笑貌浮现在眼前。四婆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很有人缘。

       生产队的时候,四婆当过妇女队长,曾带领着几十名女社员,利用冬闲平整土地。用架子车推,用竹笼担,硬是把一块半坡地平整成可灌溉的良田。那气势、那干劲,当之无愧是“妇女能顶半边天”。

        四婆虽没有多少文化,但口才好,有号召力,能把妇女们团结拧成一股绳。

        四婆还是个热心肠的人。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少不了请她帮忙。谁家老人或孩子生病了,她总要买点东西前去探望。四婆的为人是有口皆碑的。村里有一个解放前上过黄埔军校的人,家里只有年迈且多病的他和一个傻儿子,日子过得艰难。四婆常私下里接济一点粮食。时间长了,村里人包括大队干部都知道。那年月大凡成份高的,没人敢接近,唯恐避之不及,而四婆却从来不在乎别人会议论什么,也没有谁追究。

        四婆活到了八十八岁,无疾而终。头天下午还在门外和几个老太太闲聊,第二天早上就走了,走得很安祥。

(原创)

     2020年元月5日

大  力  士

姚卫民

         解放前,当地出了个有名的大力士,个高体壮,一顿能吃一笼屉馍。吃饭从来不用碗,端个黑瓷盆子,蹲在大门外的青石板上,“呼噜呼噜”连吃带喝,一盆子汤面不大功夫就下了肚。临了再用舌头将盆子边的油花、菜渣扫一遍,被用清水洗过还干净。别看此人饭量大,吃的多,能干啊。附近村子的财主都喜欢雇他干活,凡是别人感到吃力的活儿,他干起来跟玩儿似的。

        他自己家也有几亩薄地。有年冬天,到了该用石磙子碾压麦田的时候,因为自家置不起这家什,所以就去本村财主家告借。财主是个啬皮,推脱不借。大力士吃了闭门羹,心下很不是滋味,越想越生气,“同是一村一院,谁还没有用着谁的时候。”

        要说过去的人没文化,心眼也是小,晚上睡不着就想了个坏主意。夜晚趁着月色跑到财主家的地里,把放在地头的石磙子抱起来架到了地边的一棵柿子树的树杈上。

        这石磙子是直径十多公分的圆柱体,长约一米五、六左右,重数百斤。要将它抬起来,壮小伙少说也得好几个。

         第二天一大早,财主兴冲冲地赶着自家的骡子下了地。到地头四下里一瞧,“怪了,咋不见石磙子了?”他把骡子拉到柿子树下,本打算拴了牲口再去找。抬头一看,吓得不轻,石磙子竟然被架在了树上。财主当下心里明白了,能干出这事来的,除了大力士再无旁人。只好折回身找到大力士,央他把石磙子从树上取下来。

        (原创)

         2020年元月3日     

*  *  *  *  *  *

 

1








作者简介

     

姚卫民,陕西蒲城人,1964年7月出生。曾在部队服役四年,其间参加过对越防御作战,立三等功一次。退伍后安置到供销系统工作至今。多年来坚持看书,对文学情有独钟。

1



















       

来稿请以 标题+正文+作者照片+作者简介 形式发送 (缺一将不予安排编辑和发表)。一周未答复自行处理。投稿前作者必须关注平台,义务分享平台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