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课研究之基于实证的“小数加减法”教材比较研究

 充实9 2020-08-05

1

向你介绍我是谁

       大家好,我是来自江苏省昆山市实验小学的王强,是朱乐平工作站第5组的成员,非常高兴能在“一课研究”的平台与您相遇。

2

本期内容有哪些

1、听一听: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节选) 曹培英

2、读一读:基于实证的“小数加减法”教材比较研究

3、趣味数学:泰勒斯的故事

3

轻轻松松听听书

本文摘自上海市特级教师曹培英老师的《跨越断层,走出误区》

4

坚持阅读8分钟

基于实证的“小数加减法”教材比较研究

今天研究的题目是 “小数加减法”教材比较研究,将分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A、B这两版教材是如何编排的;2.哪个版本的教材学生教学效果更好;3.研究启示。

A版和B版两版教材如何编排

       通过比较发现两版教材有以下共同点,共同点1:课时数相同,都是2节新授和1节练习,课时数都是3课时,共同点2:篇幅相同,他们用的教材篇幅都是4页。共同点3:流程相同。两版教材都是先创设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列出算式,相互交流后呈现算法,最后算出答案。

       那么教材当然会有自己的个性,来看一下,两个版本的小数加法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点1::A版情境和问题相对比较封闭,B版情境和问题相对比较开放。不同点2:A版教材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B版有这样的要求。不同点3:两版教材在进位的数位上它是不一样的。不同点4:A版在个位上进位,B版在十分位上进位。

    刚才我们看加法,他们有不同的地方,一共有四条,那么减法呢?AB两版教材它们在减法例题的编排当中到底又有哪些不同呢?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点1:A版情境和问题相对比较封闭,B版情境和问题相对比较开放。不同点2:A版竖式计算过程完整,B版需要进行探索。不同点3:A版退位减的整数部分答案是不为0的数,而B版整数部分的答案为0。不同点4:A版例题中没有验算,B版有。

哪个版本的自学效果会更好

如果把这两个版本的教材给学生自学,那哪个版本的自学效果会更好呢,我也去进行了调查。样本同所学校的两个班五2、五3班,每班45人共90人,前面几次考试优秀率、及格率基本一致,前后测题目相同,10道题目。选取的是C版的教材,避免学生提前的接触过。

      自学的内容A版和B版教材小数的加减法2节新授。基本流程,中午同一时间集中到各自的教室,提醒学生所有题目列竖式计算,先进行前测,时间5分钟。下午进行自学,自学的时间都是30分钟,最后进行后测,时间5分钟。我把题目进行了分类,一共分成4大类。第一类相同数位小数的加法;第二类不同数位小数的加法。第三类相同数位小数的减法;第四类不同数位小数的减法。相同数位小数加法可以分为不进位和进位。进位又可以分为整数部分进位和小数部分进位。我们知道进位有多种情况可以一次进位也可以连续进位。所以我们出的题目当中既有一次进位又有连续进位这样的题目。不同数位小数的加法可以分为不进位和进位。进位又可以分为整数部分进位和小数部分进位。进位有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相同数位小数的减法可以分为不退位和退位。退位又可以分为整数部分退位和小数部分退位。退位有一次退位和连续退位。不同数位小数的减法可以分为不退位和退位。退位又可以分为整数部分退位和小数部分退位。退位有一次退位和连续退位。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把题目从简单到困难分成6大题,分别用序号1-6号表示。序号1有4个小题,序号2有2个小题,序号3 、4、5、6都只有1题。表格中的序号1、2、3、4、5、6就是题目的序号。表格中的数据表示的是正确率。序号1为4小题相加累计的正确率,序号2为2小题相加累计的正确率。序号1和序号2既含有加法又含有减法,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差异不是很大,减法的正确率比加法的正确率可能少那么一点点。

     我们来看五2班前测的数据,我们来看序号6,也就是最后一题,发现正确率较低,题目3.2+1.27-2.49,我们发现第一步3.2+1.27是不同数位小数的加法,有一部分的学生这里会做错,后面是退位减,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做错,所以由于前后两步计算都容易出错,导致正确率不高。这是经过自学后的后测的数据。增量,也就是提升的幅度。五2班的自学的是B版,我们可以发现正确率都有所提升。

      再来看五3班的数据,这是五3的前测,五3的后测,增量也就是提升幅度,我们发现正确率都有所提升。

       我把他们的增量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得到一个相关的差量,五2班减去五3班提升幅度,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五2的提升幅度都高于五3。从自学的结果来看B版教材自学的结果效果更好。看到这里我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我想出现的差异肯定是由于他们自学素材的不同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所以我又回归到了教材。我看到在B版和A版两版教材的前测中相同数位小数的加减法正确率非常高,五2班正确率为96.4%,五3班也为96.4%。相同数位小数的加减法与相同数位整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除了多出一个小数点,计算方法上并没有不同,小数点在竖式计算时自动对齐。所以相同位数小数的加减法学生没学已经基本掌握。在A版教材中例1是相同数位小数的加减法,例2是不同数位小数的加减法。而B版教材例1和例2都是不同数位的小数的加减法。B版教材的起点更高,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前提下B版教材用2课时进行不同数位小数加减法的新授,而A版版教材不同数位小数加减法只用1课时。这也就造成了前测情况基本差不多,B版的后测成绩远远优于A版。

研究的启示

通过以上探索我得到了一点点研究的启示:  

1、学习材料要开放。选择B版教材在难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学习。

2、习题的编排要设计多种类型,探究的过程错误和正确的要进行对比。

5

趣味数学

泰勒斯的故事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


审核人:仲崇恒   吴伶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