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解析!医联体和医共体的前世今生

 jxl0716 2020-08-05

记者 |  孙雪娇 

来源 |  健康县域传媒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从有问题问度娘,变成有问题问知乎了,凡是不清楚的问题习惯“知乎”一下,希望“知乎”能给自己想要的答案。

以上图片,是记者近日从知乎上看到的一条关于医联体和医共体区别的话题咨询,虽然答案差强人意,热度却很高。 可见,即便在医联体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三级医院已经全覆盖了,但是医疗行业中还有很多人对医联体和医共体没有清晰地认识。

医联体和医共体的区别是什么? 功能定位是什么? 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带着行业普遍存在的困惑,我们采访了在 医联体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医院管理研究院杨燕绥教授。

“关于医疗联合体,是我在医院管理研究院负责的一门课程,第一年我也没讲明白,但现在讲五年了,讲着讲着也就明白了,”杨教授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医院管理研究院杨燕绥

接下来我们将从杨教授那里获取的信息和大家分享如下:

医联体从哪里来?

医联体全称叫“医疗联合体建设”。

2010年上海印发医联体试点文件

其实我国很早就有对医联体、医共体进行探索,早在2010年,上海市卫生部就印发了《关于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并提出了“通过医疗机构管理模式、医疗保险支付模式和市民就医模式的综合改革,探索构建以区域医疗联合体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目的是为群众提供安全可及的医疗服务 。

2013年,陈竺: 医改下一步重点是建立“医联体”

2013年,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候曾表示“医疗改革下一步最重要的是让基层医院真正强起来,和大医院上下联动、沟通、最好是一体化的构架,就是‘医联体’”,虽然陈竺院士提出了医改下一步重点是建立“医联体”,但当年并没有落实性的文件。

2015年,分级诊疗提出探索医联体

医联体又一次出现大众视野,并受到重视的是2015年。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探索建立包括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在内的多种分工协作模式,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单从“探索”二字上,我们能看到当年国家层面对医联体的建设还是处于很谨慎的阶段。

2017年,原国家卫计委发布医联体试点文件

2017年,原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区域内,根据业务相关、优势互补、持续发展等要求,兼顾既往形成的合作关系,有关医疗机构通过双向选择、自愿结合的方式组建医联体。  

2017年,国务院正式出台医联体文件

国家级医联体文件正式出台是在2017年,2017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到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 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使得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有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并提出了医联体的四种模式。

2018年,医联体绩效考核方案出台

2018年8月9日,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方案从顶层设计层面,对医联体建设提出了统一绩效考核标准、考核流程和考核要求。

医联体建设政策走向

所以,医联体从试点到全面铺开,国家层面做足了调研和前期准备,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 截止到2018年,全国医疗机构双向转诊患者达1938万例次,其中上转患者比上年同期减少15%,75%的医疗机构实现医联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同时,全国已经形成了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4种医联体模式。

医联体和医共体的不同功能定位

医联体走到今天,到底是紧密型还是松点松散型?叫共同体还是叫联合体呢?未来发展趋势又有和不同,这是值得探索的话题。

针对医共体和医联体的不同功能定位,杨燕绥教授开门见山地说出了她的观点“医共体要强调‘共’的是什么?‘共’的是健康,共的是居民常见疾病预防健康管理、慢病康复等;医联体要强调‘联’的是什么?‘联’的是疾病,基层解决不了的病要联大医院、大专家”

针对如何“共”?如何“联”?杨教授不仅给记者了详细解析,还画起了图形进行讲述。

医共体功能定位:“共”的是健康

杨教授认为医疗联合体是这样界定的,如果要达到基层县域以下50公里看大病、15分钟见首诊,医共体就要强调“共”的是什么?“共”的是健康、共的是居民见疾病预防,通过健康管理、慢病康复等让疾病远离居民。

医共体常常是紧密的,因为它往往基于一定的背景和要达到一定目标,有了背景,这时候医共体作为一个组织把人财物资源信息整合起来,去实现这个目标。

那么医共体的背景是什么呢?杨教授表示“社会背景是这样,我们已经进入大家愿意投资健康的时期,中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其实吃饭穿衣早就解决了,这时候就想买健康了”,正因如此,医共体作为一个组织,把要去把人财物各种资源整合,来达到提高居民健康指标这一终极目标。

所以说医共体是紧密的,如果说一患者的健康档案锁在一个医院里,县里的医院谁都不能用,这就达不到目标,所以需要整合区域资源。资源整合后,这时候医共体建设就可以紧密也可以相对紧密,可以是一个法人;可以是上边有个集团理事会,还有几个法人,但是顶层对医共体的考核目标是整体考核的,这种紧密的模式我们称之为“医共体”,因为这种以健康为目标考核模式多在县域搭建,所以业内也称之为“县域医共体”。

同时,医共体有三个特征:第一是有明确的区域性;第二是以全体居民健康为目标;第三是整合性,在这个区域里围绕着健康的目标,对所有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

医共体的经典模式,有深圳的罗湖模式,也有后起之秀浙江的德清模式,二者都是以区域中居民的健康为目标,以医保支付改革为杠杆,探索出的不同模式。德清县卫健局局长马建根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虽然他是心外的医生,他并不希望人们都天天堆在医院等着做手术,他希望人们从血压开始管理,到了年龄都健健康康的,不要有那么多人生病。这就是医共体的内涵建设。

医联体功能定位:“联”的是病

医共体“共”的是健康,医联体“联”的是什么?杨教授强调:医联体是“联”的是病,重大的疾病,也就是说基层解决不了的病要找大医院解决,最后解决不了的危症找专家,做的事情是把一个病联起来。

如果说医共体是扁平到家,那么医联体就是立体到位,所谓立体到位是找专家、找到能治的地方。因为一个病要大家联合起来去治,这时候就不能过分强调紧密,一紧密大医院就把门诊量吸上来了,最后一虹吸,人财物全上去了,医疗资源又倒置了。

不得不说,近年,各地医联体建设的探索中,确实出现了大医院利用医联体建设跑马圈地的现象,这样就会出现大医院不断扩张,而每设立一张病床,它后面需要配备人才,因多少资源跟多少张床做什么手术,都有一个严格的匹配,所以这个时候,大医院跑马圈地后,就要盖楼房,接着做各种大小手术,患者多了再接着增加病床,就这样大医院进入了一个无限扩充的循环中。无形中会加大国家医保的支出,增加医院的运行成本,患者对医疗服务也没有获得感。

所以,杨教授认为,医联体“联”的是病,而且是疑难重症;对于常见病一定要留在基层,在医共体内解决。

一图读懂医共体、医联体发展趋势

近年,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出现了倒三角供给与正三角患者需求本末倒置的矛盾,如下图所示,这是激发了深化医疗改革的迫切驱动力,亦是整合医疗服务体系的原动力。基于医疗资源的分布和患者的需求出现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态势,所以急需通过医联体建设来将三角正立。

医院为中心与连续性整合医疗服务体系

(资料来源:根据(杨燕绥,廖藏宜,2018)[2]绘制)

如何摆正这个三角,医共体和医联体发展的顺序又应该是怎样?

目前,医疗领域公认的一个问题就是,基层患者被虹吸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家门口的医生不信任,所以医疗首先是要解决信任的问题,没有信任最后就会产生虹吸,杨教授提到“只有夯实医共体,才能进一步建设医联体”。

在整合医疗资源初期,首先要夯实基层医院服务能力,让居民能在15分钟见首诊,包括社区专科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管理、康复护理、安宁服务;然后在50公立里得到大病的医治,最后立体到位,疑难重症能找到专家解决。

诚然,夯实医共体就需要技术支持、财政的供给、还有医疗资金的下沉,基层强了患者才有在基层就诊的理由,更不怕大医院虹吸了。

目前医疗卫生服务的体系的建设,也正向着杨教授所说的方向发展,从夯实医共体开始。今年年初,马晓伟主任透露,2019年将建立500个县域共同体,此前召开的2019年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会也早已明确要求“每个县都要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医疗集团”,并把“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2019年的9大重点工作的第一个重点任务。

所以,从目前趋势来看,在医联体建设方面,县域内会主功医共体建设,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服务,做好健康管理;大医院更强调医院的运转能力及科教研的能力。当我国医疗资源的配置,都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不以医院盈利为中心,我国健康的医疗体系也就形成了。

健康县域传媒

专注县域健康的平台

为了促进行业交流、聚焦行业智慧,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和健康县域传媒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健康县域大会暨县级医院发展峰会”,将于2019年4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

在此,我们诚挚邀请您一起,汇聚行业的智慧,共同推进健康县域的发展,探索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识别上方小程序码进入参会报名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