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学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能练好的人很少,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一暴十寒,不能坚持每天练习。 二是每天练习时间过短,每天1小时的练习量都不到。 三是小猫钓鱼式练习,专门换贴找自己喜欢的字练习。 如果自己能坚持每天练习,那么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是快速提升自己的必要途径。王羲之《笔势十二论》里也讲到,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无灵性者,百日亦知其本。 那么王羲之学书都有哪些方法呢? 学书方法一:临贴。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 学书方法二:读贴。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僵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联,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学书方法三:字形。二字合体,并不宜阔,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清代有一书法名家也曾讲到,凡是学习书法,学习可以分作三个阶段,初始时要专一,其次要广博,三要脱胎换骨至化境。 初始要专一,指的是找一本自己喜欢的字贴练习,朝夕沉没其中,务必使笔笔相似,使人一望就知道临习的是哪位名家之贴。 其次要广博,在临习一家之贴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再去临习其它名贴,将各家名贴的长处默记临习。 到未段则没有其他方法,只是守定一家名贴临习为主,而又时不时地临习下其它名贴,一直写到极其熟练的程度,方可自成一家。 写好字容易,但学好书法并不容易!当下有众多书法爱好者只知埋头苦练,不去专心观察字帖,放任信笔为体,随意聚墨成形。也有些爱好者就像小猫钓鱼,初学时就不断更换书贴,最终什么贴都学过但什么贴都没学好,所以不入书法门径,怎能深解其中的奥妙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