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写月的词人也有很多,宋人以月这个意象入词,写出了一份与唐诗不同的独有滋味。在众多词家中,最有影响力的首选苏轼的那首《水调歌头·中秋》,不但写出了情感,写出了思念,写出了与众不同的逍遥,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治愈系经典,让人读来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真正起到了抚慰人心的作用。 词序中交代了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意思说,在那年中秋节的时候,喝了好多酒,一个欢字写尽了豪迈状态,一直到第二天早晨,都仍是醉意笼罩,写下这首词来记述此事,并用此篇来怀念自己的弟弟苏辙。 1076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自请外放,于密州出任知州,与弟弟好久不相见,甚是想念,时值中秋佳节,痛饮一番,作下一词,正是此词。竟成无人超越的经典之作。词中写道: 词分上下阕,上阕写酒后的感觉,是那种飘飘欲仙,却又得失交织的,开篇问月,大有屈原之遗风,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和感情犹如生出了翅膀,于那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他说,天上虽好,却十分清冷,让人难耐。记得他还写过一首词,里面有这样的词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亦是反应出了苏轼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所以他说,高处不胜寒,他还说,何似在人间。 在词的下阕中他不仅仅是对自己说,也是向天下千千万万的因分别而失意的人在诉说,他说,不要有什么失落与不平,分别是人世间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于是他用几近耳语的声音说道,人有悲欢离合,月亮不是也有阴晴圆缺吗?此事自古就是如此,健康平安就好,虽远隔千里,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月色吧! 人生最难的事情不过生离与死别。生命是一场精彩的旅程,达观者看到的风景总是欣欣向荣的,总是旭日东升的,也总是无限光芒的。悲观也只是暂时的,我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