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被贬后,写下一首落寞之词,短短4句,成千古名作

 acerbookstore 2022-07-21 发布于天津

那一年,苏轼被奸臣陷害,锒铛入狱,险些丧命。幸而皇帝对他心生恻隐,不忍杀他。可惜,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苏轼出狱后,被贬到了黄州这个蛮荒之地。

有一天夜晚,苏轼无法入眠,便独自来到外面散步,写下了著名的《卜算子》一词。

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一首颇为孤独落寞的词,词人先写环境景物,后写孤鸿的行为,写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孤鸿就是自己的化身。

开头10字,“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通过描写环境和景物,营造了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

月亮不是满月,是如钩的缺月,让人联想到月有阴晴圆缺的世事无常。如果月亮一直圆圆满满该多好啊,可惜这是妄想。就好像苏轼的人生一样,他也曾意气风发,高中进士,如今却是戴罪之身,惨遭流放。

梧桐树也不再繁茂,而是稀稀疏疏,说明季节已经是深秋了。在深秋的深夜,外出散步,天气的寒凉可想而知。

“漏断”二字也印证了时间是在深夜,“漏”指古代用来计时的更漏,漏断说明已经是在深夜了,没有多少人了。

孤鸿是难兄难弟。“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夜深人静,词人独自一人在屋外,独来独往,无人作陪,无人看见。只有那远处缥缈的孤鸿,目睹了词人这个幽人。幽人指的是幽居的人,此时的苏轼不一定是独居,但是因为被贬无权,因此也是不问世事、不理朝政的幽人状态。

寒冷寂静的深夜,只有孤鸿和词人处境相似,一样地无法入眠、惺惺相惜。

孤鸿是灵魂伴侣。“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孤鸿不仅外在活动轨迹与词人一致,而且内在的心灵世界也与词人相似。孤鸿受到惊吓飞起,这就好像苏轼被诬陷入狱、获罪流放而惊魂未定一样。

孤鸿的内心遗恨无穷,但是却没有人知道,这不正是苏轼内心的真实写照吗?

孤鸿是坚贞操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深夜,孤鸿宁愿忍受寒冷,也不愿意随便捡个枝丫栖息,它有自己的选择与坚守,绝不随意低头。沙洲之上,孤鸿无比寂寞与凄冷。

苏轼的选择与孤鸿一样,哪怕被诬告,被陷害,他也不愿意向黑暗势力低头,宁愿孤独地被流放,一个人忍受凄苦与寂寞,也不愿意同流合污。

也许,正是因为经历了这样的苦难,苏轼的心志才得以磨练,才能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度的思考,才有了东坡后来的乐观旷达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