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花夕拾||【红烛】◆唐德武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

   唐德武,安徽肥西人,中学教师,合肥市作协会员,有散文、诗歌作品一百余篇(首)散见于《中国教育报》《语文周报》《新安晚报》《诗歌月刊》《安徽青年报》《青年科学》《长江诗歌》等各地报刊,18次获省、市、县级文学征文奖。

作品欣赏

红烛

儿时的年,物质上是困窘的,但人们对过年的兴致和热情却非常高涨,总是想方设法把每一个年都打扮得吉祥喜庆,过得热热闹闹。家乡以前没有剪窗花、挂灯笼的习俗,却一直延续着贴五福、点红烛、放鞭炮等传统。

每年过年前,父亲绝不会忘记从集上买来四支红蜡烛,两大两小,粗细均匀,长短一致,色泽光洁明艳,一看就是精挑细选的。父亲是个有文化的农民,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做事勤快、讲究、细心。在父亲的意念中,过年就是“忙年”——蒸年糕、摊粉扎、挂挂面、做豆腐、熬糖丝、劈柴扫屋、筹备年货……每一项事情父亲都乐呵呵地领头操办,忙里忙外,很是投入。

大年三十晚上,当所有的菜肴都端上了家里的那张八仙桌后,父亲便洗手擦脸,烧香燃烛,同时吩咐我们点亮所有房间里的灯。他把那对小蜡烛,点在厨房烟囱上离锅台一尺距离处凸出来的一个小方台上(这里是敬灶神的地方);再把另一对大蜡烛,分开摆在堂屋上沿的“担基”中间正对着八仙桌上席的位置。父亲点燃蜡烛后,先滴几滴烛油在台面上,再把蜡烛的脚按下去,待蜡烛站稳后,才转过身坐到母亲旁边。这时大门外,二哥刚好放完爆竹,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吃年饭了。

热气腾腾的菜香,满桌的欢声笑语,在微红的烛光与淡黄的煤油灯光互相交融的空间里飘浮、弥漫,整个茅草屋被一种梦幻似的温暖轻笼着。我大口嚼着菜,不经意间一抬头,常望见父母背后的烁烁烛火,心中充满了说不出的快乐和依恋。年饭吃到差不多时,体弱多病的母亲,很多年里一直说着她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又过了一个年,明年三十晚上的年饭,不晓得还能不能吃上了……”儿子们都嗔怪她大过年的不该讲这样的话;父亲则相应会说:“弯扁担不断,大草堆不倒,放心,经得熬哩!”奇怪,每当父亲说完这句话之后,我心里才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记得有一年,年饭刚吃到中途,担基上的蜡烛突然“咯咚”倒了一个,跟着熄灭。兄弟们不约而同转头望去,父母也欠身往后看。等他俩重新坐好后,我看到母亲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郁。可能为了不扫大家的兴,她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是我这边的倒了,怕是搞不长了……”这时我才注意到,原来突然熄灭的蜡烛刚好是对着母亲的那支,且比另一支燃得快一些。刹那间沉默,跟着哥哥们纷纷安慰起母亲来。虽然稍后母亲说笑正常,可那个年是我记忆中最难忘记的一个。然凡事都有定数,翻过来的一年里母亲安然无恙。正像父亲所说的,饱受老病折磨的母亲一直活到八十三岁,而身体明显强于她的父亲,却先于母亲十年离开人世。

后来再过年时,我们都特别在意蜡烛的稳固,以免发生类似情形;父亲挑选蜡烛时也更注重质量,防止没点多久就“破膛”了。不过有了这次经验,我不再把蜡烛的表现与父母的盛衰对号联系,只着迷于彤红的烛身所营造的温馨氛围,和摇曳的烛光所释放出的那种舒缓、平和的气息。在我看来,在那贫寒的岁月里,在这辞旧迎新的特殊时刻,这一对静静燃烧的红烛,包含了人世间所有最最美好的祝福和期待。它们是年俗的,也是亲情的;如果在婚礼上、洞房里,又是爱情的。蜡烛的燃烧,其实是在进行一种表达,无语却让人沉醉。

每次年饭结束后,父亲会起身一一吹灭担基上的蜡烛,并叫我们把厨房里的蜡烛和各个房间点着的灯都熄掉,只任卫生香的青烟慢慢袅绕着。大年初一开大门、吃午饭(也叫吃年饭),和正月十五早晨过小年时,父亲照例一次次洗手净面,焚香点烛。于是,红烛被燃着、又吹灭,所有的灯被点上、又熄掉,一成不变。那时年幼,贪吃贪玩,父亲的刻板、拖延让我有些不满,甚至认为他太迷信。可现在我不这样看了,终于明白了父亲的心意——他是想带领全家人用这种古传的方式,来表达对上苍的敬畏和迎新的虔诚;而生于世间的我们,太需要这样的心态了,尽管某些时候只是形式上的。

时光不居。一晃长大成家立业,离开家乡并越走越远。但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父母在或还有一个在,排行最小的我都要领着妻儿回老家过年。父亲走后,过年的事都由与母亲一起生活的二哥打理。除夕吃年饭时,堂屋上沿的担基上仍旧摆着两支燃烧的红烛。只是大家庭散了,父母又不全了,过年的气氛清清淡淡的,那摇晃的烛苗在雪亮的电灯光下显得苍白、无力,似乎有满肚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

母亲去世后,我不再回乡过年。对儿女来说,过年过的是父母,没有父母的年就没了那种小孩倚娘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想想,我们早已是别人的父母,该像我们的父母一样,用勤勉而欢快的忙碌,来为孩子们营造温馨而美好的节日气氛,从而成为他们的依赖。

如今,在局促的城市里过年,已没有了红烛摆放的位置,旧时程序也被大大简化。物质的极大丰富,服务行业的周全到位,也不再需要父亲那样的忙碌了。很多人说,现在的年越来越没年味了,原因或许正在此处。应该说,年味是用苦乐参半的辛勤劳动酿造出来的。

又一年将尽。新年的脚步声渐渐逼近。此时此刻,红烛的光焰又闪烁在我的脑海中。儿时的心情,满屋的欢笑,父母的话语……点点滴滴,都在记忆里。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