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期“半月好诗词”——日出

 齐鲁文学 2020-08-06

作者简介

刘奇景,笔名云上,80后,生于贵州,诗观:在诗的世界寻找一颗不甘寂寞的灵魂。

日 出

石 匠

《日出》
/刘奇景(贵州)
 
黎明开始分娩
朝霞被染成
一片血的红
 
鸡鸣声
替代了一个新生儿的
第一声啼哭
 
终于露出海
爬上山头
 
一睁眼
整个世界
都亮了

  精彩赏析1

《日出》这首诗读起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临其境,如沐旭日,是当前诗坛一株清新嫩绿的奇葩。其特点有三:

首先,意象丰满鲜活。诗人用拟人手法把日出比喻成刚出生的婴儿,生机蓬勃,充满无限希望和活力;

其次,诗风清俊朗逸。诗中先后把日出用“露”、“爬”、“睁”三个动词,把日出刻画的惟妙惟肖,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动感和质感,寥寥数笔如雕刻似素描,让人过目难忘;

三是语言朴实无华。诗歌平白如话,琅琅上口,易记易懂,过目成诵。读后顿觉眼前一亮,心中一片清爽。

盼诗坛多一些像《日出》这样清新活力又琅琅上口的小诗,就如唐朝诗仙李白的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浅显易懂、老少皆宜的人民诗歌、大众诗词,千年流传至今不衰,不仅国内妇孺皆知,而且走出国门吟咏海外,真正让诗歌走下象牙塔,融入火热的群众生活,牢牢把握“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工作的正确方向,真心实意为人民写诗、为群众谱曲,真情实感歌颂新时代、赞美新生活。让诗歌不仅仅局限于诗人小圈子,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所接受、所流传。

特约点评:臧怀生

精彩赏析2:
开句就点出了朝阳是黎明分娩的孩子,带出了天空分娩的景象,最传统的认知“鸡叫天光”,诗人把“鸡鸣”比喻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恰如其分,表达出了诗意的中心寓意“一天新的开始,如同新人入世”,后面写出“终于露出海/爬上山头”层次分明,从地平线以下的海底上升的过程描写出来了,最后一段起画龙点睛之笔,“整个世界/都亮了”,点出日出的意义。

此诗短小精悍,韵味无穷,诗意很好,比喻的也很恰当。

最佳点评:陈怀

欣颜涵涵,原名邓刚,四川仪陇县人。银河悦读网金牌驻站作家,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及文学网站,并多次获奖。现任齐鲁文学福建交流中心诗评人。
《石匠》
/邓刚(四川)
 
用一把大锤
擂响了一面大山之鼓
敲击着冰冷的山石,像是
触痛了山神的肋骨
层层叠叠的凿声
回荡在山谷。每一声都是痛
锤子与凿子崩起火花
仿佛盛开在石头上的花蕾
一朵一朵,开成了雕塑
直到锤子从反方向滑落
砸中了最后一块石头上的名字
那是留给自己的墓碑



精彩赏析1

《生命的价值》——评《石匠》

 昨天看到《石匠》这首诗,很是喜欢。

第一节,从声音的角度写出石匠采石的艰辛。“用一把大锤/擂响了一面大山之鼓”,把大山比作一面大鼓,石匠用一把大锤,也是重锤,把大山擂响,那该要用多大的力啊!凿声回荡山谷,同样以声之响,表明力道之大之重。“敲击着冰冷的山石,像是/触痛了山神的肋骨”,以山神之痛,表现用力之大。读到这些句子,我们面前就会浮现出石匠开采山石的情景:挥着大锤,紧握凿子,在烈日下,在山岩上,挥汗如雨,古铜色的肌肉一紧一绷,血肉之躯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寂静的山谷里发出巨大的声响。而越是大力,锤子、凿子与山石的撞击就越是震颤得剧烈,而握锤握凿的手掌越是生疼,所以诗人说“每一声都是痛”。

第二节,从视觉角度写出劳动的辛苦,又通过联想写出劳动成果之美,讴歌劳动的伟大。“锤子与凿子崩起火花”,“崩”和“火花”不但力要大,要承受肌扶之痛,而且力道要精准,不然成不了美的作品。这就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了:脑子要想好,眼要看得准,凿子锤子要握得牢,力道的分寸要把握得到位。“仿佛盛开在石头上的花蕾/一朵一朵,开成了雕塑”,采用比喻,把火花比作花蕾,开成雕塑(美的艺术品),赞美了石匠的艺术创作,讴歌了艺术创作的伟大,给人世间创作出精美的作品。

第三节,写石匠的结局。“直到锤子从反方向滑落/砸中了最后一块石头上的名字/那是留给自己的墓碑”,这是说石匠毕其一生都在从事采石和雕塑的工作,为人世间奉献无数的精美的艺术品。这是对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一生的写照,是对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是对他们生命价值的赞颂与肯定。因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奉献,为他人奉献,为社会奉献,为国家奉献,为人类奉献。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诗人采用白描和比喻、拟人,生动地描写了石匠艰苦的采石和雕刻的劳动场景,写出了环境的恶劣,劳动的艰辛,成果的精美,讴歌了普通劳动者的奉献,肯定了他们生命的价值,并给我们以哲理上的启发: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诗歌佳作。

特约点评:刘军华

精彩赏析2:
此诗思维巧妙,逻辑严谨,结构紧促,语言流畅。以石匠为主人翁,以山石为对象,以大锤凿子为工具,擂响山鼓,震憾山谷,巧手为花,美塑世间。诗最后结尾,寓意深刻,耐人回味。全诗以极大的热忱歌颂了劳动的伟大,劳动人民的艰辛和付出一生的奉献精神。充满正能量,好诗。

 最佳点评:吕庆

END

审核:连方

责编:连方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