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麟,出生于2006年,现年12岁,在校学生,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人,性格开朗乐观,爱好广泛,课余尤其喜欢读书、写作。 倾听海伦的生命之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原创】 在一篇课文中,我了解到了海伦·凯勒的传奇人生:生活在无声、无光世界中的海伦克服失明、失聪的障碍,凭借着不懈的努力,成为了美国史上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惊叹之余,我翻开了海伦的个人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只为了更多地了解她,真正地走近她…… 在书的第一章中,海伦讲述了她聋、盲、哑前后,光明与黑暗,有声和无声的巨大跨度及在她感到恐惧和无助时,遇到了她生命中的贵人——莎莉文老师,从而打开了她的心灵之窗,使她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因为无法说话,海伦的性格变得暴躁起来,常以哭闹来宣泄情绪,后来,莎莉文老师出现了,她便是最懂海伦的人了。莎莉文老师和她一起探索大自然,教他拼写单词,了解爱的含义,使她的心胸逐渐变得开阔起来,干涸的心灵再度显现生机! 书中第二章的主题是“满怀希望,冲破逆境”。这个章节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激情。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海伦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学会了说话,简直太不可思议了!由于《霜王》事件,她曾被朋友们误会而被进行严厉的批判,但她没有就此倒下,也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奋发向上,冲破逆境……让读者感到海伦心中充盈的希望。 在书的第三章中,海伦讲述了她战胜自我,走出黑暗,迎来了美好的大学生活及后来在朋友和家人的鼓励下,鼓起勇气上台演讲的情景。刚开始演讲的时候,她十分紧张,但慢慢地,就又镇定了下来,并以坚定的语气和动情的讲述,最终换来一片喝彩与好心人士的集资捐款……在这期间,她的慈母去世,她虽然十分难过,但坚信,黑暗永远不可能战胜光明,她说:“且让我的心超脱我的躯体,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 在第四章中,海伦记述了她的童年生活,这个童年是由莎莉文老师陪伴她度过的。莎莉文老师教她手语,识别盲文,认知事物,为她后来精彩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海伦终生都没有忘记,让她受益一生的莎莉文老师,认为她是世上最高尚、最具有耐心的老师,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 在最后一个章节中,海伦写了如果给她三天光明,她会这样度过:“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有视觉的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下一天清晨,我将再次迎接黎明,急于寻找新的喜悦,因为我相信,对于那些真正看得见的人,每天的黎明一定是一个永远重复的新的美景。”这使我们对海伦有了一个更深层面的认识:她的生活不是迷茫的,是充实的;她有目标,有理想;她珍惜已拥有的幸福生活,渴望想象她所没有的,并用努力的汗水来换取它们;她热爱大自然,也崇尚世界各地的文化;她想要透过心灵之窗来感受更多的美…… 在书的最后,海伦给了我们明确的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感官。充分利用每一个感官,通过自然给予你的几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你显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是啊,身体的每个部分,对我们来说,都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要珍惜当下的一切! 再回头想想,海伦在失去光明、听力和说话的能力时,该是多么的无助、多么的痛苦!但她却不轻言放弃,始终充满斗志与活力,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一次次与命运相抗争,一次次在逆境中奋起,最终踏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赢得了一个辉煌灿烂的人生。 相较失明、失聪的海伦,我们是多么、多么的幸运啊!我在心里不止一次地对自己说:一定要倍加珍惜所拥有的这一切美好,更加奋发努力,学习海伦的精神,增强本领,力争在长大后为社会多做贡献,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好!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