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作家||【那些年走过的夏天】◆朱筱正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朱筱正,原名朱磊杰,男,35岁,职业警察,业余爱好诗歌创作,创作过诗歌《乡愁》《刑警的日子》等作品。


 那些年走过的夏天【原创】

岁月如歌,恍然如梦。我在外讨生活久矣,转眼已过而立之年,离乡也有十余年,每当想到这些我就会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往事回首,眼前仿佛又回到暑假时那个养我长大的小村庄。还记得故乡的盛夏,一缕缕阳光穿过树叶,听树上知了鸣叫的声音,那时夏日的时光静谧又美好。蓝天、白云、风轻、树荫、蝉鸣,大自然一切安静而和谐。

怀念小时候的夏天。那些年盛夏的天空,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小村庄的上空传出“吱吱”地蝉鸣声,小狗懒洋洋地吐着舌头卧在大门口,闲来无事的大人们在树荫下纳凉,我们这些孩子在大人旁边嬉闹,时光慢慢流逝却不觉得漫长。夏日的午后,空气燥热,骄阳似火,大人们躲在家里睡觉,此时正是我和小伙伴们户外活动的开始。那些夏日,每天我们单纯快乐,生活无虑,自由自在,没有现在孩子学习的烦恼和压力。上午我和小伙伴们会聚在一起做暑假作业而后商量安排下午的事情,下河洗澡、捕鱼、割草等活动来打发农村孩子寂寞无聊的时光。就这样,在暑假间我们一年又一年地不经意中长大。

想念远方的小村庄。故乡的村庄很小,名不经传,甚至在地图上都没有标注,但我确实是在这里长大的。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是贫穷的,家家户户住的是土坯房;后来日子好点儿,每户的住房盖成三间、四间的红砖瓦房;这些年村民生活富裕了,住房逐渐变成了两层的楼房。母亲常说,我们八零后这代人是捧着蜜罐长大的,我出生时田地就承包到户,家里开始吃起了白面馒头,再也没有经历过大公社大锅饭的苦难和缺吃少穿的日子,所以不懂得珍惜眼下幸福的日子。村后那条建国后挖建的小河蜿蜒绕过村庄,潺潺流动的水清澈透明。五十年来,这条小河一直在安静地流淌,见证了我的父辈、我们这代甚至下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也见证了我们村庄从贫穷向富裕的变化。村庄上人的容颜和村貌在变,但光阴和小河却亘古不变。

农村孩子人生道路选择的机会不多,大概有两种。务农或打工,这是最常见的生存方式,也是大部分农村人的宿命。还有一条出路就是读书,读出点儿名堂,最后成为一名大学生,这样一辈子的命运将会改变。这对代代务农的农民来说是祖坟冒烟,光宗耀祖的大事。所以我要感谢我的父母,给我了选择第二条路的机会。

父亲在那个年代是少有的知识分子,高中毕业后就在村当了村会计,就是村上账房先生,一干就是十多年。记得那年我十六岁,村上同龄的孩子开始陆续退学外出打工挣钱。当看到那些村民拿着孩子挣回的钱到处炫耀时,父亲没有漏出丝毫的羡慕。他对我们兄弟说:“自己的路,自己选择。如果你们愿意读书,我会一直供你们下去。”父亲深知读书才能让我们走出一条不同于他和他的父辈走过的路,这条路将改变他下一代的人生轨迹。

春归夏至,周而复始。每一年我们都在长大,每一季度上学的费用也在递增地变化。为了支付昂贵的学费和家庭开支,父亲开始种植当年最为值钱的经济作物--烟叶。

在九十年代河南临颖老家,烟叶是种植最多、最为值钱的经济作物,但也是最为繁杂、劳累的一项农活。因为烟叶种植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和时工费用。从前期的烟苗培育到中期的灌溉、除草等日常管理,及后期烟叶收取烤干、按类分拣、变卖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流程才能将烟叶变卖成现金。烟叶种植的中后期田间劳作,主要集中在农历的七、八月份,也就是每年盛夏的两个月。暑假期间,在家的我除了学习外就是参与这项繁杂、持久的烟叶收获劳动,主要是烟草的除草施肥、收回烤干、分拣变卖等劳动。这些农活后的傍晚,田间忙碌一天的父亲和我会跳入村后那条小河中洗澡,冲洗掉全身的汗水和劳动后的疲惫,准备迎接第二天的劳动。

有句话说的真好:没有伞的孩子要学会在雨中奔跑。正是这些田间地头的劳动让我这个农村孩子懂得了要怀有感恩的心,体会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珍惜眼前的读书机会。从此一个信念、一个读书的理由支撑着我把书读下去,后来我在县城读高中、又到省会上大学、来到西安参加工作。一路走来,我的翅膀越来越硬,离故乡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自从有了工作和家庭后,发现愈加繁忙,除了大的节假日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回家探望父母。忙碌的生活,让我渐渐忘记故乡的原风景,忘记了那些夏夜,坐在庭院,摇起扇子,陪父母聊天,忘记了故乡庭院中桃树、柿树几时开花结果。

九月的一天,在老家的父亲打电话告诉我,今年夏天家里雨水很多而且很大,河水又涨了,和当年我参加高考那年一样大。时隔多年,父亲还清晰记得我们在一起的点滴往事,听到这里,我眼睛模糊了。突然我决定回一趟老家,想在生我养我的村庄住上几天,再看一眼村庄上空的蓝天淡云,再听一声小院的鸡叫蝉鸣,再一次摇起手中的扇子在庭院前和父亲闲聊……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