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作家||【幸福的剪影】◆薛红珍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薛红珍,天水市作协会员,上世纪七十年代人,自幼喜欢音乐与文字。近年来有诗歌和散文发表在中国作家网,长江诗歌,齐鲁文学,青海文学,天水文学与天水日晚报。

幸福的剪影【原创】

      ——题记:生命的沉重,必须以轻盈的姿态来承担

读杨绛先生92岁高龄写下的《我们仨》字里行间无处不是淡定和从容的贵族精神。用款款深情的笔触,记录下与钱钟书相识结婚到求学牛津,钱媛出生。从而开始我们仨多半个世纪的相守岁月,经历了人生中大的大起大落与坎坷艰辛。但她始终保持一颗优雅睿智的心。

英国诗人兰德的一首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能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首诗也可以说是她一生的写照。

用今天的的眼光来看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婚姻,但又互为补充。杨绛才情卓然于世,精通四国语言。家世俨然,其父杨荫杭是中国近代史进步学者,法学家。而钱钟书父亲钱基博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和国学大师。杨绛和钱忠书两人的婚姻更是才子佳人珠联璧合,他们的出身爱好,志趣性格方面都很接近。一入围城,其乐无穷。钱钟书是清华才子,生性狷价,说话口无遮拦,呆气十足,傲气十足,外表更是憨气十足。然而在杨绛眼里,钱钟书眉宇间蔚然成秀。杨绛慧目识珠,精心呵护钱钟书这份痴性,让钱钟书保留着这份痴与顽性在文字和学问中。他们用文字和书籍构建城堡,朴素,单纯与世无争,与人无争,相守在一起,各自有各自的天地,互不打扰。

杨绛和钱钟书结婚后根本没有娇小姐的架子,经常下厨调羹汤,侍奉钱家父母至纯至孝,连婆婆都夸讲,我这个媳妇的手既可以握笔,又可以握铲。两人婚后到伦敦求学。钱钟书总是毛手毛脚,打坏这个弄翻那个,每次闯祸后焦虑不安,杨绛总给予很好的抚慰。“我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旧布染了“不要紧,我会洗干净”“我把台灯砸了““不要紧,我会修”“我把门轴弄坏了,门不能关了”“不要紧,我会修”这样生活中的琐事谁没有遇到过,而且犯错的是钱钟书。如若是今天,遇到哪一个女人身上,就是孩子犯这样的错也要呵责几句,更不要说是丈夫了。一句句“不要紧”让钱钟书心里安安稳稳。只有杨绛能读懂钱钟书,这不正映验这句:我虽然看透你,但我依然爱着你。并且将爱化为理解如涓涓细流浸润到生活最细的关节。当然爱是互动的,钱钟书虽然不事家务,甚至划火柴也是62岁才学会。但他从牛津时为杨绛做好早餐,并且婚后数十年如一日。试问有几人能做到!

现如今网络信息时代,打开手机可以随时看到坠入爱河的男女秀恩爱,晒幸福,山盟海誓,花前月下,真是热闹非凡。一旦结婚进入各自为夫为妻的角色,为点鸡毛蒜皮的事,相互抱怨,相互指责。很多人喜欢把家庭矛盾归咎于“三观不合”可是,哪有那么多的三观相合。好的婚姻三观固然重要,但比三观相合更重要的是,不争对错和相互包容的坚守,这一点杨绛和钱钟书都做到了。

随着钱瑗的出生,为这个家庭增添了更多欢乐色彩。钱媛从小聪慧异常,读书过目不忘。尤其是4岁时钱瑗因为两年未见爸爸,爸爸的到来,她挺陌生,她对钱钟书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钱媛是要赶爸爸走。钱钟书很窝囊的笑着说:”我倒要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的,还是你先认识?“自然是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才认识的。有点出乎寻常的一问一答,令读者都不甚惊讶。钱瑗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钱钟书得意地说:“妈妈有点笨哦!”杨绛:“阿圆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尤其是在文革中钱钟书和杨绛分别被揪抖出来,钱瑗是革命群众,她要回家,要看望父母得走过众目睽睽的大院地,她事先写好一张大字报与牛鬼蛇的父母划清界线限---她着重说:思想上划清界限”!然后一言不发,从书包取出未完的针线活,比划着为妈妈裁睡衣。从书包里又掏出爸爸最爱吃的夹心糖。她找出一个玻璃瓶子,把糖一颗颗剥去糖纸,装在瓶子里。把包糖的纸整齐的叠在一起,藏入书包,免去一些麻烦。这些细节无声的反应出钱杨在教育钱瑗是成功的。想想在文革中,父子反目,朋友反目,夫妻反目。亲情友情爱情在那个年代在革命的热情下变得脆弱和易碎。他们仨在人心惶惶时,并不惶惶然。钱瑗秉乘父母家风家教,用这种狡黠的行动温暖这个家。使落难中的钱钟书、杨绛备感欣慰。经历过风暴后,这个世界没有比骨肉亲情更伟大的东西了。

迁居三里河寓所,两位老人结束了长途跋涉,生活渐渐安顿下来。两位老人每天在起居室静静地各据一角书桌,读书和工作。就如人间没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愁。钱杨二人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文章写到最后,真是不忍心读下去。

杨绛曾说钱瑗是她平生杰作,钱钟书认为“可造之材,也是钱家公认的“读书种子”。然而她经历坎坷。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头始终不能舒坦。

在读这本书之前,某一期《读者》中曾读到过钱瑗的学生回忆钱媛,那个学生在当时的情况非常糟糕,大学毕业后父母因双亡,而且出身及为不好,只有投奔到香港一个亲戚家。在整个社会都用非正常的眼光打量他时,只有钱媛以老师的身份经常关怀他,他最后要去香港时,没有车船费,钱媛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所剩无已全部给他。

钱瑗从不以家庭背景骄人,只是非常感激父母给她的不言之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过许多人;扫大街的女工,被批斗的大队书记,自己的学生。她为人刚正,工作忘我。逝世后得到许多学生、同事、同学、好友的缅怀。他们说:"我们不会忘记钱瑗。"这话并非虚言,钱瑗离世8年,钱瑗的两位香港学生回北师大,一位捐款一百万港币,设立了"钱瑗教育基金",另一位在《香港文学》上刊出了《纪念钱瑗专辑》,钱瑗的同事、好友和学生闻讯后,纷纷写文章以纪念钱瑗。这个世界永远存在着爱和感恩,春风化雨,而且绵延不绝。

钱钟书杨绛的学术成就也是近代历史上百年不遇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很难再遇到这样一组单纯温馨,幸福和美,才情满溢,羡煞旁人的三人组合的学者家庭。钱瑗在学问上无法超越父母。但是钱杨二人这样唯美的婚姻典范下,熏陶出钱媛这样的知识分子。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生活,求知,助人,善良,忠厚,忘我,豁达,知恩图报,尤其是父母养育恩情!她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像基石一样维系小的家庭,推动大的社会向前。我们应该仰望民国才子们的璀璨星空,更应该像钱瑗一样脚踏实地做人。这也是我读《我们仨》至深的感受。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