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楷强,笔名扎哲顿珠,甘肃省成县人,现居福建龙岩,陇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多件作品散见《读者》《作家导刊》《飞天》《萌芽》《琥珀诗报》等多家杂志,著有小说《拉萨乱雪》,至今累计创作一百余万字。 负笈厦门大学【原创】 一、第一个百年的最后十年 我一直喜欢这样一句话:走进厦大,你走进的不仅是中国最美的校园,同时也走进了她九十年的历史,走进了她第一个百年的最后十年。 其实说来也是万分惭愧,我是去年年末去的厦门大学,那趟厦大之旅带来的诸多感受不亚于千里奔波的沉重感,以此后一直想写点东西来加以慰藉,却一直未能下笔,原因很多,一来被那种沉重感包围良久难以言表,二来总觉那份人类崇高的伟大事业是我等不能窥探和触及的,故种种矛盾相互交措,积累成疾,让人久久的未能释怀! 直至今年开春,偶然的翻出来了一张关于厦大的海报,那是我从遥远的厦大带回的一份纯手工绘制的厦大全貌,上面有简易的地图,有亭台楼阁,人文花鸟,总之就像一个活的百科一样,囊括了关于厦大的一切,那上面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还是厦大那醇厚笃定的百年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将其八字真言定为厦大校训至今,每每让人发自内心的思考,就像它的灵魂一样。 “自强不息”最早见于《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来,晋朝时期的荆州剌史陶侃以“自强不息”此八字为终身的座右铭,所以才有了史书中“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的记载。 “止于至善”,原出于《礼记·大学》之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即彰明自己天赋灵明的德性,也就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发掘光大个人内在的优良品德。所谓“亲民”,即亲近、爱恤人民,时刻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宋代大儒朱熹对“止于至善”作了阐述:“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就是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 如此便可见嘉庚先生的良苦用心了,他想以此来激励一代代厦大儿女奋发图强,开拓进取,以一颗虔诚博大的心来毕生追求至善至美! 每次说道这般沉重的话题,总是让人容易忘记一些愉快的事情。就那那段百感交集的厦大之旅来说,欢乐还是要大于沉重的,当你感叹之余领略了厦大美丽的人文与自然风光,你便会想组织起千万美丽的辞藻来媲美它,但经过一番努力后你才会发现,你所做的这些举动都是徒劳的,万千辞藻在它面前会失去光泽暗淡无光,以至于让人秉持一颗忠崇自然万物的心来让它加持,那样一份澄澈的感觉就像情人谷的溪流一样,也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才能体会那个中奥妙了! 十年之始,百年之末,你能在人海茫茫中与其擦肩,那是何其的幸运! 二、情人谷—厦大的爱情 厦大的爱情悠长的像岁月,柔软的像鼓浪屿全新的木棉。 而那样的爱情便隐匿在那高山的峰谷里,伴着潺潺的流水声,伴着厦大莘莘学子朗朗的读书声。在那里,他们可以忘却生活的烦恼和忧愁,望着空中白鹭,水中游鱼,与自己心上的人儿沉醉在在山水之间,尽管外面的世界繁华纷扰,遍布尘埃,但那方世界却给了他们短暂的安稳,那是一种双宿双飞隐于山林的归宿感! 是的,他们偶尔也会幻想一下芙蓉湖,但却还是经不住风吹散那湖面上单薄的影子。 是她孕育了厦大,还是厦大孕育了她!这一方宝地,也只有学生时代纯真的爱情能与之遥相呼应,美丽静谧。 三、那离别与思念的花语 凤凰花又开了,可你却走了。 厦大的凤凰花每年都会开两季,开在六月迎接新的面孔,开在九月送走旧的的笑容,因此在厦大也流传了这么一句话:是凤凰花儿太花心,送走旧人哭,迎来新人笑。可是她却是最情真意切,看过他们离别,默默的为他们镌刻了多少苍白的誓言。 当你闻着那沁人心脾的香,便不不自觉的想起某个好久不见的老朋友,音容相貌,仿佛历历在目。你会用一首淡淡的歌,用满树散发的花香来祭奠一个伤感的毕业季,祭奠你曾在厦大悄然而逝的青春,祭奠你们曾散落在风中的欢声笑语,那是多少个学子的离愁别绪,凤凰花,红的红,绿的绿,开到寂静荼靡! 有一天你总会在喧嚣的红尘中老去,可你总会忆起,在你的记忆深处,是那片挥之不去的花海。 凤凰花又开,离别与思念。 四、总要告别 再美的风景,总要一一作别。 我在陈嘉庚先生的雕像前驻足了许久,我仿佛隐约看到了一个很凝重的画面,那便是他毅然拆掉他此生心血铸就的实业大厦而办厦大,这一刻,我虽不是厦大人,却能深刻感触到厦大人内心深处所承受的谦卑与博大,那是怎样一种情怀呢!这座被人们誉为半世纪以来的“南方之强”,有谁会时刻记起,正是科次先生百年热血的火种,燃起了数千万厦大儿女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教育梦和强国梦。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