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敏,女,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学生,爱好书法、笛子,喜欢旅行。文章见于《御风秦楚》《新长江文学》等文学平台。湖北十堰房县人,房县作家协会会员。 大河飞鸿献真情【原创】 4月7日晚 宏甲,梅洁老师序言部分 4月7日中午,收到了兴艳老师的这部大作。晚休前我阅读了两位老师为本书做的序言部分! 宏甲老师说《大河飞鸿》写在这片山河上,里程碑藉此矗立;创作需要一种态度,一种立场,一种情感,一份责任。 梅洁老师说几乎是屏住呼吸用三天读完了这部约30万字来自故乡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是什么让这座桥如此嵌入人的心里,是什么赋予了这座钢筋水泥的造物如此多的激情呢? 我想,每位读者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兴艳老师家乡的这座桥有着怎样不平凡的故事,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儿女为她深情的写下赞歌呢? 4月10日 下午 引言、第一、第二章 今天满怀着期待与好奇开始了正文部分的阅读,这部巨作写的是十堰市郧阳区汉江之上的一座桥的故事。郧阳,这是一座对于我来说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曾经在这里生活学习了一段时间。期间拜读了同是郧阳籍著名作家梅洁老师的《大江北去》。如今,我已旅居到另一座城市,听说这部书后,迫不及待想读一读。再次从作者的笔下看一看曾经生活过的城市。当然,也有好奇,作者为何要为一座桥著书立说呢?汉江之上的这座桥,为什么要称“大河飞鸿”呢? 引言作者以细腻,恢宏的笔法,为我们从地理位置到历史的发展为我们介绍了郧阳;真挚感人的为我们讲述了一座桥的建设历程。没有大篇幅的引用“材料与文件”,她把一切的情感都深深的筑进了这座桥。 历经10年,长3100厘米,宽60厘米,人物3000余个,房屋900余栋,庙堂17座……这位年逾花甲的建筑工人兰士华先生先后创作了《梦里郧阳图》,《郧阳古风白描图》。作者细致入微的时间数字记录,淋漓尽致的人物描写!从古老的郧阳历史开始讲起,把我们带进历史,又走进现实,关于郧阳的执政者们,郧阳的建设者们! 4月12日 下午 第三、四章 你想象过一粒种子顶开重压,穿越黑暗,迎接阳光的过程吗?你见过一只鹰飞越低空,披云斩雾,啸唳天下的雄心吗? 一个好作家的血管里一定奔涌着滚烫的热血,能够敏锐地捕捉,可以和时代,以及这个时代鲜活生动的人物和故事同歌共舞。 一个好作家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精神的思考者。她不会随便为一件事赞叹,为一个人点赞。因为她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文字,都带着文学的庄严使命! 我想这座桥一定有着不平凡的建设历程,以及与这座桥有着关系的人一定有着不平凡的故事! 在一张张规划的蓝图上,大郧阳的发展与腾飞开始了,郧阳的执政者们为此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的奔走,心系这座城市的振兴,未来发展之希望;情系百姓的幸福!从武汉到京城,这座小城以柳长毅为代表的执政者们开始为了这座城市幸福的“万里长征”。他们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把构想蓝图写进了报告,规划,最终化到了资金。 “宏状元”粥铺,同一个地方,不同的两个人与水利专家的交谈,作为县长的柳长毅,亲力亲为展现了他一心为郧阳人民造福的公仆情怀;兴艳老师,作为一名作家倾心,倾城的描写了,一次次行走在各地采访参与二桥建设的工作者,彰显了作家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郧县汉江二桥捐资筑建动员大会,以县级四大家领到为核心,到郧县籍著名作家梅洁,携家人从北京赶回家乡为二桥建设捐资,一代外交家罗开富老人捐资作诗,再到民营企业家,工人……积极支持家乡建设。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这座小城团结一致,干大事的凝聚力,识大体,顾大局的远见卓识! 4月13日 下午 第五、第六章 七月酷暑,骄阳灼人。 每当从巨人般屹立在汉江河畔的桥墩下走过时,我总会抬头仰望那些在桥墩上工作的人。 俗话说:板凳宁做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位可爱,可亲,可敬的文学工作者,为做好二桥建设宣传工作,常常在二桥建设的现场,拍照,采访,记录下最真实的为这座城市奉献的人们。 汉江大道,解放南路,郧十一级路,这座小城以飞跃式的步伐在不断的发展前进。读着文字,不禁开心的笑了,因为书中的桥,书中的路,我在不同的时间也去观赏过,也体会到了便捷! 4月14日 上午 第七章、后记 郧山巍峨舒长袖,汉水含笑迎嘉宾。 二桥建设工地的“小江湖”小雨,还有监理马工送来的饱含深情的书信,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在这座桥的建设上每一个平凡人物最打动人心的故事。这座桥有着怎样的激情与故事,作者为何要为一座桥的建设写书,我想在这深情的字里行间我已读到了答案;同样“汉江”谓“大河”,朴素的郧阳人民也已告诉了我!“将军不负盛唐,千秋史笔,必不负将军”郧阳的这千秋史笔不负这一任又一任的执政者,更不负真情为她讴歌的郧阳儿女。 合上这部巨作,我想为大郧阳建设,发展的人们深深的鞠躬,为万千读者奉上这30万字沁人心脾佳作的作者点赞!在这部文学巨作里我了解了近二十年郧阳发展的历程,关于南水北调,关于大移民,关于郧阳二桥的建设。在这郧山汉水之间,回想梅洁老师的《大江北去》,曾朗诵兰善清老师的《锦绣郧阳》,今天拜读了李兴艳老师的《大河飞鸿》,这便是郧阳作家们的赤子情怀与精神!把最真诚的敬意献给兴艳老师,最美的祝福送给她和她的家乡,祝愿她们越来越好!也默默的祝福我的故乡,希望她越来越美丽,人民越来越幸福! 注:《大河飞鸿》作者李兴艳,湖北十堰郧阳人,郧阳区作家协会主席,十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