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有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国资管理实务训练营-(一)总论课程逐字稿(上)

 奔跑在成长路上 2020-08-06

本文作者:张妍,西科控股高级国资经理

01

前言

各位学员,欢迎大家来到国有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国资管理实务训练营的课堂。今天我们就要开启第一讲,大家有没有听试听课呢?希望大家听一下我们的试听课,非常精彩。在试听课当中,我们给大家简单介绍了国资管理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观客观问题。主观上我们的科研人员目前对国资管理存在三个误区,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大家可以去听一下试听课。客观上我们的国资管理制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关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近年来对政策进行了相关的修订,因此近年来政策变化较多。我们训练营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建立国资管理意识,理清国资管理政策,同时在试听课也预告了我们的课程是以国资管理工作内容为主线,大概分为4个方面,这4个方面又各具含义。 

大家看一下我们的课程框架,以4个工作内容为主线,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即总论-分别论述4个工作内容-总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讲解总论,内容涉及国资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大家可能会听起来比较枯燥,但我觉得在讲具体的工作内容之前,应该给大家讲一下这些概念和理论,我尽量讲的让大家听起来舒畅一些,不是那么的枯燥,也是希望大家可以坚持一下,因为这第一堂课是最艰难的,比较偏理论和基础,实践性比较差。

02

科技成果转化国资管理的起源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整个课程的前提是课程论述的主体为国有单位,如果不是国有单位的话,后面一切的讲述都不成立,所以后面我们也就不再强调这件事情。

好,那么我就来讲一下所谓科技成果转化国资管理的起源,因为国资管理它是个大概念,什么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国资管理,这个概念从何而来,是因为同样的一个活动分为两个维度,一个维度就是我们所讲的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活动必然国家会发布一些创新创业的政策,而且这些政策通常是比较积极的。大家一听到是创新创业的政策,都会觉得说是发了一些什么优惠,有什么一些特殊的规定,比如会允许科研人员兼职创业,离岗创业,以及不同于其他岗位的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

这个活动的另一方面又是国有资产处置和使用的活动,它必然是受到国有资产管理政策体系的监管。大家一想到这个政策通常就会觉得它是在约束、制约相关成果转化活动,我觉得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还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大家对国资管理不是很了解,只是感受上觉得很吓人,其实并不难。我们这个课的目的也是想帮助大家消除这种疑虑,实际上国资管理可以把它理解成为国家是资产的所有权人,所有权人制定了一套政策给我们这些使用者和管理者去执行。这样来理解他这一套制度的话,会觉得很合理。比如说你有一个产权属于你的东西,房子产权属于你,你想去出租他,你想去处置他,你定一个规则,比如说这房子我就租给单身的人,我不租给三口之家,这个也无可厚非,因为你是这房子的所有权人,你有处置、使用的权利,以此类比可以减少对国资管理政策的负面情绪。

有这种负面想法的另一一个原因,大家觉得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你们谁都不能阻挠我,谁都不能约束我,谁都不能制约我,我做科技成果转化为第一目的,我一定要一马平川,我一定要所向披靡。我觉得可能这种想法大家也是要稍微消除一下,因为这种想法不符合社会规则,社会上没有人可以让你一马平川,所向披靡,全都得听你的。我觉得大家要对这个东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03

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概念我觉得和大家的感性认识是一致的,就是国家所有、全民所有的资产,分类的话,我是从两个层次来讲,第一个层次就是广义的国资,分为三大类,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

经营性国有资产实际上就是我们后面要讲的狭义所指的国资,后面所述国有资产指的都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因为只有经营性国有资产,才有保值增值的任务和责任,它指的就是国家对企业的出资形成的权益,是净资产的概念。用白话讲,就是某单位代表国家在企业里面做股东,他既要享受一定份额的资产,也有承担一定份额债务的责任,资产和债务相抵的净资产,即拥有的股东权益,经营性资产指的就是这个概念。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就是咱们机关里面的桌椅板凳、办公用品、设备仪器,这些东西一般没有保值增值的责任,他使用的原则反而是以合理节约为重。比如说像我们一些政府采购,它其实指的就是我们这种行政事业性的国有资产比较多,一般情况下是价低者得。

第三类就是资源性的国有资产,不用多说,大家应该都比较容易理解,指的就是土地、矿藏、森林、水流这种资源性的国有资产。资源性的国有资产,国家也可以把它作价投资,到企业当中形成经营性的国有资产。

从狭义上来讲,经营性国资它又分为两个方面4小类。

两个方面,指的是国资委负责监管的经营性国资和财政部负责监管的经营性国资,财政部监管的又分为3小类,分为部委所属、金融类、中央文化类国资,这种国资经营和监管的体制显得稍许凌乱,因为国资委这边他已经是对一部分经营性国资进行了统一的监管。那么财政部底下这些分散的经营性国资未来也呈现出统一监管的趋势。

04

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理论

下面给大家讲一讲国有资产管理的委托代理理论,讲这个理论的用意其实就是让大家明白为什么我们会经历那么多层层审批,我们明白了它的道理之后,我想大家可能对于这种层层审批的抱怨或疑虑就会少很多。因为我们的国有资产规模非常庞大,他的经营管理和监督不可能全部由出资人直接完成。

说一个比较好玩的例子,比如中石油有没有你的一份股份,我觉得全体14亿人民,我们都有中石油的股份,但是这14亿人不可能每个人分散的作为公司的股东来完成出资人的职责。所以说在我们这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本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开的前提下,我们的政府从一个全民资产代理人的这种角度,将监督责任委托给了专门的机构,所谓的委托机构,它其实指的就是一个部门,比如说是国资委,比如说是财政部,然后我们专门的部门再委托给企业集团或者其他相关的部门,比如说国资委可以委托给中石油集团,财政部可以委托给中科院(即所谓的国家部门)。

层层委托之后,构建了一个国有资产管理的链条。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我用中科院做了一个例子,假如说我们是研究所的人,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研究所上面有多少个婆婆,最源头就是全体人民,全体人民授权给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再授权给国务院,国务院授权给财政部,财政部授权给中科院,中科院授权给某一个研究所,研究所再作为出资人来监管下面的企业,所以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也就是因为这层层代理的关系,所以对有的经济行为事项,如果没有得到相应授权的话,那研究所就处理不了,必须要往上报。

大家想想委托代理的链条之后,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层层审批的现象。实际上这种层层审批,一个是作为上级部门,他考虑的方面会比较多,它有监管的职责,再有一个他可能会考虑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那么到底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还是以监管为主,还是说这两个东西要齐头并进,我觉得实际上这是它作为一个宏观政策选择的问题。其实越是上级的部门,他考虑的方面和层次就会越多,大家都会觉得我们科技创新是大事,其他的事也可能是大事。

所以上级部门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他肯定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他不可能说是站在我们研究所的角度,我们只是想把工作快速推进,但是人家上级部门会有一个处理问题的先后顺序,如果他觉得这个事情应该排在前面的话,可能他会对这个方面多投入一些政策,而且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选择。比如说我们现在国家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主,其他方面的政策可能就要为这方面的政策让路,包括我们的国资,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他就会为这个事情来让一让路,但是人家国资政策也是有自己的底线,也是有自己的原则的,他在不违反底线和原则的情况下,他会尽量的为科技成果转化去做一些让路。

我是希望大家可以理解一下层层审批和我们上级部门的难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