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乾民作品:大王乡五十年的变化

 渭南文坛 2020-08-06

文 / 王乾民

大王乡五十年的变化

纵观大王五十年的变化,真像三国中开首句:观大千世界,无外乎“久合必分,久分必合。”今观之大王也无外乎,分分合合,合合分分。

记得六十年代初期,也是“食堂化”期间以后,大王称之为:“渭南县大王人民公社。”所辖单位称之为大队,下设小队。当时大王公社下辖十三个大队。分别为:(从南往北、从西往东)最南边和渭南县的最边缘地区三官庙及兰田县的厚镇公社接壤。蔡脑大队,下属八个小队。依次是张湾大队、下属四个小队。北坡大队,下属四个小队。苌沟大队,下属六个小队。肖底大队,下属七个小队。马泉大队,下属四个小队。牛寺庙大队,下属三个小队。白崖寺大队,即一个自然村。曹庄大队,五个小队。刘才沟大队,三个小队。高湾大队,下属五个小队。惠沟大队,下属三个小队。大王大队,下属八个小队。

那个时候,就大王一个小小的公社,总人口不到八千人,十三个大队光学校就有三十所之多,一个大队最多的达三所之多。学生最高峰期间达两千多名。小学生最少也在一千三、四佰左右。学校有高中点,设一个班。三所初中,分别是:张湾初级中学,牛寺庙初级中学和大王初级中学。

那个时期,大王公社以农业为主,没有其它经济收入,是渭南县最穷的公社之一,塬底下的人及城里人均称大王人为“山狼”,大王人也回敬他们为“猿猴。”(当时从渭南城上了蚂蚱坡头,闫村、阳郭均称二层塬。)当然,因为这里穷,才被塬底下的轻视。直到如今,“穷”字还一直困绕这个地区,还一直被人轻视。

这个时期,由于政策是揪资本主义尾巴,最早时期逢阴历每月的三、七是大王的集会的日子也被取缔。唯一给人留下的念想是每年阴历的三月二十三的古会。

说起大王的古会,那在四周八乡没有不知道的,周围几十里地的人这天络绎不绝、摩踵接肩,犹如一条长龙,连续不断的向大王街涌来,就连外省的商家也驱车前来。他们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因为他们多是以套圈、用枪打气球、耍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态展现在孩子门的面前,使集会更加增添了欢乐和祥和的气氛。

古会也叫吃喝会,一年一度,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特别是老汉老婆最是不能错过,在家粗茶淡饭、少盐无醋的生活,难得有改善一下生活的机会,用老母鸡的鸡蛋换回的那皱皱的毛毛钱,到街上吃垂涎已久的荞面饸饹,糖肿子、甜精糕、等,也算是给嘴过上个生日。

街上也是热闹非凡,贩子的叫卖声、牛羊的叫喚声、街面的吵杂声、锣鼓的喧闹声、父母的喚儿声、小孩的哭叫声组成一个声势洪大的交响乐,给本已拥挤不堪的“一字型”街道更显得狭小,令人窒息。

就这样的环境,却使大王人的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难以忘怀。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十年动乱期间,大王这个弹丸之地,偏僻山区,同样也遭受到了巨大冲击,文革时期,大王公社也分割成两大阵营,兰田的八八派和渭南的渭工联,两派刀对刀、枪对枪多次发生激战,在阳郭象山中学发生了最为惨烈的激战,象山中学院子尸摆遍地,血流成河。公社干部随之逃之夭夭。农民种田是人心惶惶,教育战线贯彻执行伟大指示,学工、学农、学军,兼学别样。贯彻执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大王初中学生以班为单位,到各自的学工、学农基地劳动。这段时间他们将一个名叫乱山的地方,开垦成一块块豆腐块的层层梯田。并栽上苹果树,而且枝繁叶茂,花果飘香。同时还开办的有砖瓦厂、火柴制造厂,最令人敬佩的是,这些学生竟然在各个教室挖地道,将全校几十个教室串联起来,从总洞口进入,能畅通无阻到各个教室。虽然把上课当成了谝闲传,但普遍却锻炼了体能,增强了体质。

九十年代初,正是中央拨乱反正之后,各地纷纷贯彻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大王公社开始实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彻底打破大锅饭,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普遍提高,粮食取得了大丰收。九十年代后期,渭南县更名为临渭区,大王人民公社更名为大王乡人民政府。下辖大队、生产队更名为××村××组。大队长更名村主任。生产队队长更名为组长。

二十一世纪初,为了更加有效减轻群众负担,中央决策要精减机构,临渭区最南边和蓝田县接壤的两个乡镇:大王乡人民政府和三官庙乡人民政府合二为一,叫大王乡人民政府。下设的各单位同属大王乡政府管辖。这时候大王乡政府的范围比原来扩大的几倍。

然而,这时合并后的大王乡小学的学令儿童数从原来的两仟多名下降到不到一仟名。而大王、三官庙两地近四十所学校截止本世纪初仅剩下十三所学校。

二0一 一年,大王六所完全小学合并成一所寄宿制小学,学生只剩下二百多名。三官庙五所完全小学也合并成一所寄宿制小学,学生只剩下一百多一点。

二0一 一年暑期,大王初级中学和三官庙初级中学并如原象山中学。

如今大王小学和三官庙小学两校共有学生一百二十多名学生。

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政府进一步加快精减机构,撤销了大王乡建制,将原大王、三官庙、贠曲、阳郭镇四个乡镇合为一个大镇,而原大王乡十三个村委会合并为四个村委会。大王村、惠沟村、高湾村合并为大王村。苌沟村、北坡村合为苌坡村。蔡脑村、张湾村合为蔡脑村。牛寺庙村、马泉村、刘才沟村、曹庄村合为牛寺庙村。从此,大王乡政府就消失在临渭区版图上。

大王乡政府在临渭区版图上消失了,但大王这块土地,大王土地上的人们依然在这块大地上辛勤的耕耘,这里的人在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临渭区林业局、骨科医院等单位的帮扶下,这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墙壁雪白,道路全部硬化成水泥路面,道旁绿树四季常青,竹子篱笆相映成趣,各种鲜花竞相开放。万亩核桃园成了大王人致富的钱袋子,成片的花椒园换回了一沓沓脱贫的票子,土鸡蛋成了城里人的香饽饽,红鹤谷成了游人的旅游胜地,大王变成了花果山,轿车成了大王人普遍的交通工具,他们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向着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子。

2018年11月12日

作者简介

王乾民,生于1956年,退休教师,爱好文学,渭南热点、渭南文坛、光影渭南特约作者。水墨秦岭、临渭区作协会会员。《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在各大文学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数百篇。

投稿加微信

xiaolong52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