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刚强:崇凝隐村 我的骄傲

 渭南文坛 2020-08-06

· 隐村 我的骄傲 ·

作者 孙刚强 

大凡到过渭南的人文翘首南望,便会看到两个很大的土塬东西各一,人们把东边的塬叫“长寿塬”,有句话说得好“华阴华洲水浇田,不如渭南的长寿塬”这便是长寿塬的真是写照。

长寿塬是一个英雄的塬,传奇的塬,历史上几位皇后皆出自此塬,也可以说是皇后的娘家,可谓人杰地灵。

在塬上提起“隐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她是塬上的“定塬星”一点都不过分。

隐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村,关于该村的存在,真的很遥远,在三国以前叫什么现无从考证,单从三国时一直延用至今,不至于1760多年。

说起村名是从三国时的周处隐藏该村而得名。那时我们当地有三害为祸,“三害”即南山猛虎,东河蛟龙,再是周处。周处是外乡人,流落到此,因本人凶猛,臂力过人,善斗好胜,打架闹事,危害乡里,人们怒而不敢言语,和猛虎蛟龙人们称为“三害”。后因本人良心发现,奔南山用箭射死猛虎,下河斩死蛟龙,拜高人为师,立志好学,后被州府推荐当了东观左丞,不久当了晋朝的新平太守,随又升为御史中丞,后因被奸人所害,人们对周处之死寄以很大的同情,所以建庙立碑来怀念,这便是隐村的由来。

有道是:射虎斗龙万民齐敬仰;改邪归正千古永流传。

隐村距崇宁镇西南约1公里处,面积约为2.79平方公里,人口有1800人之多,村中以孙、王姓为主,实属一大村庄。

在明朝有个叫孙弘(宏)的人就出自隐村,曾任河北省肥乡县、河南洛阳知县,后升至太仆卿吏部左侍郎,人称“孙侍郎”。孙姓在当地为一大家族,曾多人在朝为官,很有声望,有名的“石马坟”便为侍郎官的坟陵,大有王公陵园之势,人称百亩陵园,园中有石人、石马、石羊,据说石人比真人还要高。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做“四旧”而毁坏,如今只能叹息而至。

隋文帝的独孤皇后和西汉王莽的阴皇后在当地都有着美丽传说,宋仁宗的曹皇后也为我们的故里人。

在近代也有不少先烈义士出自隐村,著名的苏维埃政府就设在崇宁,渭华起义的主力人就是我们隐村人,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

样,也是隐村人的自豪。

隐村位于长寿塬的中心,土质良好,耕作层深厚,光照充足是天然的粮、油、棉生长区,前多年隐村人不满于粮油棉的种植,先后种植的果树也很有成就,近年来的个体经商,建筑和饮食服务也为本村增添不少光彩。

隐村人十分注重文化教育,最早外聘他乡先生来本村支教,由于长期的重视,隐村成了无盲区,出现“三多”即大专学生多,在外干部职工多,教书老师多,如今博士、研究生、教授、校长还有军队的校官、出国留学、上清华的都是隐村人的骄傲。

隐村人文化娱乐丰富多彩,像戏曲表演、书法绘画、楹联等在当地很有声望,不少作品曾在县市乃至省上都曾获奖。

隐村人有良好的家训,懂法守法,待人热情豪爽,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诚为本,先后出现好媳妇、好婆婆和五好家庭,这就是我们隐村人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

朋友你是不是对我们隐村人另眼相看呢?作为本村人某些地方也在不足,我们更应该发扬优良传统,克服不足,展望未来为建设更好的隐村而努力!

作者简介

孙刚强,昵称,一往情深。陕西省渭南市长寿塬崇凝镇隐村六组人,中共党员,自幼喜爱书法,绘画,戏曲爱好文学 。有幸从军四年,在部队曾任班长,炊事班长,文书,军械员等职。回乡后在渭南从事餐饮工作至今。《渭南热点》《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欢迎文末留言评论

投稿加微信

xiaolong5206

渭南文学交流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