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散文||【年俗里的人间烟火】◆陈旭东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陈旭东,山东兰陵人,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兼任临沂青藤文学网散文编辑。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有作品入选当代作家文库《兰陵文学作品选》《临沂文学典藏》《中国当代乡土作家作品选》《齐鲁文学作品年展》等,数十篇报告文学作品收录于文集《古邑新姿·向城》。



 年俗里的人间烟火

春节,中华民族隆重的节日,自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老家临沂,民风古朴,春节习俗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年俗恰似人间最美的符号,表达着劳动人民美好的祈盼,寓意吉祥。大红的春联,辟邪防害,祈求来年福运安康,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五彩缤纷的挂门笺,表达着劳动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审美情趣;烤旺火,旺气冲天、兴旺发达,憧憬着红红火火的好光景……年俗里的“红火”,作为一种文化,一直流传在民间,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灵动地飘荡在人们的脑海中,成为我们快乐时光里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春节,是传统节日中时间跨度最长的节日,在整个春节活动中,“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火是人类的一种信仰与追求。中国人喜欢“火”,因为火的颜色是红色的,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奔放、激情、斗志;红色象征着平安富贵、喜庆福禄、和谐团圆、逢凶化吉、兴旺与发达、温暖与希望、继承与发展……作为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的中国红,吸纳了朝阳最富生命力的元素,蕴藏着积极入世的追日情结和光明烈火的热情。

流传在乡间民俗中的火文化,也可以说是人类的根源性文化。从古至今,“火”的习俗活动生生不息,代代传承。劳动人民把“火”看作为一种神圣的力量,表达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自从燧人氏发明人工取火,便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火的作用功不可没,火不但促成了人类的进化,而且火的利用还标志着人类由愚昧走向文明。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火部开篇即云:“火,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我国古人将火的概念与方位、五行相结合,大概是因为南方气候较为炎热的缘故。《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东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其音徵,其曰丙丁”,详细地说明南方“火”的方位概念。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多彰显在红红火火的年俗中。

童年歌谣唱得好:“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不同形式的年俗活动纷纷闪亮登场。“腊”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祭祀仪式,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早在先秦以前就已存在,那时的先民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去野外猎取各种野兽,祭祀百神,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吉祥,到了南北朝时期成为固定的节日。

过了腊月二十,记忆中的乡村们,便忙碌起来。就连平时不舍得烧炉子的穷苦人家,也生起了炉灶,一是为了严寒取暖,二是为了用热水方便,老是用地锅烧水,仿佛已经赶不上新年的脚步。为了赶趟儿,所以就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了,象征性地烧一些时日火炉,生豆芽、做豆腐、推石磨烙煎饼、锼萝卜炸丸子,用火很方便。乡亲们将美好的向往,生活的祈盼,揉合在忙年的各个细节中,寄托在人间烟火的日子里。

辞灶,辞送灶王,有一套朴素的讲究。谚语云:“官辞三,民辞四”。辞灶分级别,当官人家,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辞灶,平民百姓在农历腊月二十四辞灶。当然也有一些本分的“官”,为了表示与民同乐,也推迟一天送灶王。

据《临沂县志》载:“二十四日,设糖饼果菜辞灶。”在“糖饼果菜”中,“糖饼”用麦芽糖做的,一是甜,二是黏,让灶王爷该说的,就多说甜言蜜语;不该说的,就让黏糖黏住灶王爷的嘴。在寒冬季节,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端上一盘新鲜的“果菜”足以看出百姓敬畏自然天地的虔诚。焚香祀送,将奉祀经年的灶君旧纸画像从灶上揭下,连同金纸等一起焚化,以示灶神上天。燃完纸,再燃放一挂小爆竹,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古人祭祀活动的背后,是以强化家族观及民族观为目的,也许这也是中华民族星火相传、团结进取、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

我们是“炎黄子孙”。因炎帝、黄帝对火十分崇视,炎帝族就是以火为图腾的。史书载:“神农,炎帝也,姜姓,以火德王。”《日知录之余·刊误》记载:“改火以春,是一岁之首,既日就新,即去其旧”。可知改火的仪式是熄灭旧火,重取新火。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守岁”是辞旧迎新最古朴最温存的守望。除夕夜明灯旺火 ,照亮希望与前程。明灯旺火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阖家兴旺,其实这是对火的崇拜。除夕燃火的习俗早在唐代已经遍及城市与乡村。张悦《岳州守岁》中的“除夜清尊满,寒亭燎火多”,丁芝《京中守岁》中的“守岁多燃烛,通宵莫掩扉”,储光羲《秦中守岁》“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都反映了除夕夜明灯旺火的习俗。

围着火炉吃年夜饭,体现着“家和万事兴”的家风。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凝聚着长辈的心愿,家人的情感,一盘盘菜肴包容了一年四季的酸甜苦辣,一切尽在理解中,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

“大年初一烧花柴,越过越发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鲜活的春节意境,俨然一幅乡风民俗的画卷,流传千古。春节一大早,先点火放爆竹,寓意开门大吉。“开门炮仗”在乡亲们心中,表达着响亮响亮,人财两旺的美好寓意。爆竹响后,紫气东来,红色的鞭皮飘落下来,犹如一地碎金,宛若铺在家门口的红毯,灿若云锦,昭示“满堂红”、喜洋洋。

“柴燎告天”,祈盼兴旺发达。放过开门炮仗之后,大人们便在自家或家外春树上取下冬至时放好的棉花柴和芝麻秸,顺便扯几把豆秸放在一起抱回家,美名其曰“新年进财”。把平时不舍得烧的豆秸、棉花柴和芝麻秸等农家人心目中最好的柴禾,放在铁盆里生旺火,一家人围着火堆,烤一烤。“点豆秸,燃豆秸,辈辈出秀才”“芝麻秸做大官,豆秸棒年年旺”“豆秸棒、棉花柴,金银财宝一起来”,表达旺气冲天、兴旺发达、蒸蒸日上、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寓意。母亲常讲,过年烤火,不得病,不头痛,还能治晕疯。如今,耄耋之年的老母亲,依然传承着这种习俗,至于治晕疯是真是假,无从考究。可大年初一,用豆秸、芝麻秸或棉花秆当做柴禾,旺火烧锅煮饭,是我小时候经历过的,表达来年平安吉祥、步步高升。旺火,代表的不仅是文明步履和生活画卷,还有更高层面的精神写意,那就是“柴燎告天”。

旺火照亮了农家小院,跳动的火焰映照着门上的春联,红得更加溢彩!旺火的光芒,将家里、家外的雪晕染。各家旺火散发的红光,在老家乡村的上空汇集,照亮那片希望的土地,勤劳善良的乡亲们在旺火和爆竹的光芒中,迎来新年第一缕曙光。祈福禳灾,在无形中让人们得到心理上极大的安慰与满足。

民谚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元宵夜,有钱人家的孩子,挑着灯笼、放着“滴滴锦”“二腿脚”……我们这些没钱人家的孩子,便相约来到空旷的田野麦田里,进行一年一度的“甩流星”活动。在正月十五月光如水的夜晚,将平时收拾的扫帚头点上火,系上一条牢靠的绳子,抡圆了甩,在清风明月下,圈圈火光为田野画上了浓彩,犹如一幅神秘的写意画卷。有的小伙伴干脆解开绳子,直接了当地将燃着火的扫把抛上天空,就像一颗颗流星在空中划过,划出漂亮的弧线。互相追逐的“皮孩子”随同飞舞的火星、旋转的火龙,蹦啊,跳啊,阵阵笑声几乎要撑破童年的天空。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年俗在变,年味在变,可不变的依然是亲情,不变的依然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

但愿年俗里的人间烟火,永远红红火火,照亮农家人幸福的未来生活。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