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沂风沂俗:ang蚊烟,禋祀之礼在沂蒙年俗中的基因遗存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2-02-15

过年之前有很多准备工作需要做,因此就有“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么一段二十多天的时间,去洒扫庭除、杀鸡割肉买鱼炸丸子等活络。而真正到了年三十这一天,“过年”是从凌晨蚊烟开始的。

Image

《荆楚岁时记》开篇就说“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本初也,元日是一年、一季、一个月的第一天,因此这一天也叫元旦。这天鸡叫的时候就要起床,“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举行辟山臊恶鬼的仪式。荆楚之地尚且如此,礼仪之邦的沂水也不甘落后,并且知道今天还完整的保留了这套仪式。这天早上东边的天色刚刚在铁青蓝里见一晕橘黄色,许多早起的老汉们就忙着起来,将院落里洒上水再重新打扫一遍,然后就拿出放在窗户台上的一捆芝麻秸、豆秸、或者干脆一抱麦穰,在院子当中、或者是靠屋檐底下,毕恭毕敬地点燃,趁着火烧急忙用竹竿挑出一盘鞭炮哔哔啵啵点上,一霎时火堆的青眼、鞭炮的灰烟四角小院升起一团霭霾,飘飘忽忽连天接地。

Image

撵着老汉脚后跟起来的老妈妈围着火堆念叨念叨“蚊烟蚊烟,蚊子一年不绵缠”。“ ” 是江淮官话,其字为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字旁,右边一个“昂”,一般的字典中没有收录,方言中火烧或者烟熏的意思。蚊烟就是用烟火熏藏在屋檐下缝隙里的蚊蚋,但效果大抵了了,只不过是带了浓郁的祈愿攘除之意罢了。

Image

蚊烟的材料多用农作物秸秆,讲究的人家会用豆秸和芝麻秸杆。“豆秸豆秸,辈辈出秀才”,沂水县姚店子村一位大娘这样祝叨。豆秸用芝麻秸杆挑火,又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寓意。有的人家干脆用整捆的芝麻秸点燃,更是满含着“芝麻秸、芝麻秸、辈辈出大官”的祈愿。有位老者说用黄草蚊烟,那更有说头,“黄草、黄草,家里出皇上”。

Image

“从前谁敢黄草?都是偷偷摸摸的,叫人家知道了就得犯杀头灭门之罪”,老人家哈哈大笑,现在好了,想怎么就怎么,没人管这些胡萝卜蒿的事事了。

Image

在另一些乡镇的一些人家,年三十凌晨也在院子里点上一把火,烧的是黄草、麦秸。据说是为了给“上界言好事”的灶王爷指示好自己家的方位,让灶君沿着这条“烟道”飘然下凡,重新到东厨司命;四十里镇的一位老人还说,过年这一天要敬奉天地神灵,是一年中最隆重神圣的日子,早晨每家每户都点上烟火,让云霄宝殿的神仙们知道下界凡人们对他们的尊崇,因此燔火播烟本身就是一种祭祀形式。

Image

在古代就有烧柴升烟以祭天的仪式,名曰“禋祀”,《周礼·春官·大宗伯》即有“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之说。郑玄注“禋之言烟,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郑灵公煮大鳖的味道让公子宋食指大动,人间燔柴的烟火气也会触动上天神仙们的心灵,好让他们做好下界享受牺牲的准备,这就好比四维世界的人类投其他维度生命体的特殊请柬。

Image

如此看来,沂蒙山区的蚊烟是否就是古老禋祀之礼在社会发展中的流变,其中还带着人类悠久历史源头的文化基因密码,倒也是未尝可知的事情。而看似的迷信中,实则也昭示着混沌中的人类对更高维度空间的敬畏、向往与无尽的求知欲罢。只不过沂水蚊烟是既顾眼前除虫害、又瞻以后祈福愿而比较中庸的年俗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