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作家||【走过龙门成神仙】◆刘新焕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刘新焕,笔名:刘新。党员,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正高级政工师。为陕西省总工会工运理论特约研究员、陕西省企业报新闻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与别人合著《此情谁知晓》。在全国、省、市各种征文中共有53篇论文和30多篇小说、散文、杂文及新闻稿件获奖。作品散见于《中华散文》《中国作家》《延河》《中国青年》《首都文学》《大河文学》《西北作家》《齐鲁文学》《三秦文学》《西北 大秦文学》《陕西文谭》《秦岭文学》《陕西日报》等。

走过龙门成神仙

进入陕西关中,一直往西,有个陇县,城南有个龙门洞,很是有名,山上林木葱葱,奇石幽幽,山间云霞绕绕,紫气袅袅,山下浮光霭霭,溪流潺潺。一条山道,弯弯曲曲,忽隐忽显,飘挂在天地间,石梯依山相拥向上,道旁花团锦簇,细碎的阳光穿过林间,一路跟来。


八百多年前,有一个道人来到这里,看眼前青山舒颜,轻坐云水潭间。刚一走近,冥冥中忽觉两旁山体化作两朵祥云在动,一朵扑面笑迎,一朵昂首引路,相拥相伴,不离左右。溪水从山里奔来,清澈透底,一路写着一个“了”字,袒露着自然的真诚,放飞着心里的快乐。站在遮云桥上,仙风拂面,景色润眸,宛如进入了仙界。道人凭直觉感到这山水间似藏着玄机。再游周围,瞧民风纯朴,感地杰人灵,于是道人留了下来,在这儿潜心修练,终修成正果。进来时人不知,出去时,天下人尽知晓,因为这个道人成为了一个神仙。

这个神仙就是丘处机。

鱼跳龙门化成龙,人过龙门化成神。丘处机有着传奇的人生,在慢慢岁月里,他睹尘世之灾难,悟人生之真谛,避烦扰,深居龙门洞,一心放在修练上,终于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思想,亦营造出龙门文化和龙门精神,不仅影响着那个时代,而且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今游龙门洞,寻觅丘真人在龙门洞的足迹,感悟丘神仙的苦心,回放其修炼时的沉静和执着,让人们思古而悠悠。历史如果没有丘真人,龙门洞就不会有盛名;龙门洞遇见了丘真人,龙门洞就在天下有了美名。问道龙门,进入洞天福地,沐浴龙门文化,让我们更多的思想起丘神仙,关注这位孕育龙门文化的缔造者。从丘神仙在龙门洞修炼成仙的故事中,我们会得到许多启示。

要学会吃苦。据史记载,丘处机身世最苦,自幼丧母,家境贫寒,尝遍了人间的辛苦。他从童年时就向往修炼成“仙”,少年时栖身村外山上,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十九岁那年他出家,拜师修道。为了打造自己,寻找济世救民的良方,他先穴居皤溪渭水边,后隐居陇州龙门洞,“破衲重披,寒空独坐”,尽管“日乞一食,行则一蓑”,“昼夜不寐”,生活极为清苦,但他甘于寂寞,潜心修道,终日钻研,从没有丧失奋斗的志向。他在一首《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中写道:“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他借不食人间烟火的梨花,以寄托自身的超尘拔世之志。这种身入清凉境界,乐于吃苦,而无怨无悔的脱俗心态,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讲,难能可贵。以丘处机的这种吃苦精神求学学业必优,干事事业必成。

要学会不断创新。传说幼年时,丘处机为了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直到找到为止。在王重阳之后,丘处机掌教,本可作甩手掌柜,让下面人干去,但丘处机没有这样做,在继续传教时,他身体力行,好学上进,常常“访古则纪之吟述,登程则寓之述怀。咳唾珠玑,语句超俗,历历可观。”为了远离尘世,不受诱惑,他潜龙门后发奋图强,面壁苦学,痴心于养生学和道学的研究,口念心记,一心修练,并广交文人学士,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出大量诗词,后由其门人编辑收入《磻溪集》,共有六卷。特别在龙门洞修行中,他不满足现成教义,在前人的教规中积极创新,创立了龙门派内外双修的基本原则,开创了龙门派,其理论注重吸收儒家思想,提倡儒道结合,内道外儒,即一方面重视修心见性,主张从积累功行开始,以心制念,炼尽妄念,仅存正念,另一方面重视外修功行,在尘世中不断锤炼,积累功行,达到一念不生,直到功行圆满,道心自成。龙门派内外双修理论使全真教把出家修仙与世俗的忠孝仁义相为表里,与儒教一样,把道教社会化,不仅丰富发扬广大了道教,而且成全了丘处机杰出的思想家和道教领袖的地位,树立起龙门派这面旗帜,一代一代,引来众生走到这面族帜下,打开心旌,习学真经,让思想发芽,让人生在这里苦练,进而寻找到救世的钥匙。岁月匆匆,天地悠悠,多少事淹没在历史的烟雨中,而龙门旗帜依然光亮,高高飘扬,这全仰仗丘处机在龙门对道教的改革和创新。

要学会厚德。龙门洞修炼,笃信道教,孕育了丘处机济世爱民的思想,他提出的外修功行的核心是以善为本,以德为用,他一心传教,教人行善修德,为众生释疑解惑时,做到自修高德,德润民众,其主要表现在为民做实事上。一是多悯人。丘处机一生不为名利所动,专心济贫拔苦,救死扶伤,处处为民着想。他坚持全真教“修仁蕴德济贫拔苦,见人患难,常怀拯救之心”宗旨,不仅做到了匡救时弊,而且时刻乐于助人。他医术精湛,曾写有一本养生学著作《摄生消息论》,具体阐述了在春夏秋冬分别应该如何养生的道理。在龙门洞隐修期间,当地百姓就经常向丘处机求医问药,他也有求必应,经常下山,给百姓治病。如在《磻溪集》中,就有看病时写的《赠醮众信内一强公病噎》、《赠裴满子》等诗。面对当时的社会,目睹生灵涂炭,他发出疾呼:“天苍苍兮临下上,胡为不救万灵苦。”在修炼时,他并不是只顾自己修炼成仙,还积极在苦难中帮助民众,在心灵上安抚民众,进行斋醮活动,通过祷雨祈晴、超拔亡灵等为民做事,为民祈福,把道观所存余粮分与饥民,并亲自带领全真弟子,勤耕苦作,争取收获更多的余粮以赈济灾民。二是多渡人。丘处机突出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论,在客观上,劝人多行善事、积功累德,对于社会风气的改良与民风的陶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了普渡众生,丘处机对全真道的内丹修炼理论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由去欲到止念,由止念到心定,由心定到心空,由心空到性见,由性见到成道的修性过程,写成《大丹直指》一书,把自古以来一直秘而不宣的内炼秘诀告诉人们,充分表明了他怜民、爱民、救民和真心济民的宗教情怀。三是多救人。丘处机生存于金末乱世,目睹南宋、金、蒙古之间的战争,给无辜的百姓带来极大的灾难,他坚决反对战争与杀戮,拥护仁爱和平。1214年,山东发生农民起义,金统治者带兵讨伐,久久不能平定,在丘处机的劝说下,避免了一场血腥与杀戮。在丘处机的一生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他年逾七旬时,成为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不顾年老体衰,西游万里,觐见成吉思汗。去时他曾写诗云:“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其爱民之心溢于言表。给成吉思汗讲道时,灌输仁民爱物、寡欲止杀的道理,力劝成吉思汗求寡欲、多爱民、不杀生。在他的多次劝说下,成吉思汗深深折服,尊称他为“神仙”,并放弃了以铁蹄踏平中原的想法,使中原人民免于遭受杀戮之苦。清高宗撰写一副对联,谓“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对丘处机行道济世所做的贡献大加称赞,也是丘处机能立于天地间,在中国的宗教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成就为一代宗师的最好注释,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龙门洞的修炼。

要学会放下。道教强调保全真性,万缘不挂。丘处机在《月中仙·山居》云:“天生耿介,爱一身孤僻,逍遥云壑。利名千种事,我心上、何曾挂着。”让人们丢掉名利,学会放下。这为在旗幡招展的当今市场经济下,面对物欲横流,人们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有道是:生旦净末丑,老虎狮子狗。各人不同,其活法亦各异。《红楼梦》里有一首《好了歌》:“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在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看历史,从古到今,不少人为一个“利”字,更为一个“欲”字奔忙。多许是在放下放不下中间徘徊,打着转儿。人一辈子,来去匆匆,丢不掉名利富贵,都说活人不容易,其背后全是由于荣华富贵一样不愿丢手,都放不下,欲望更是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为名忙,为利忙,一直忙下去,得一个,想两个,忙无尽,欲无绝。一个人活人很累,如果是想把自己的日子过的好点,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就是心苦、身苦、清苦一点,累一点,本无所谓。问题是怕脑子进水,走向极端,硬是去争。甚至不择手段硬去夺,问题就大了。如果企望太高,欲望太大,如对金钱美女、权力选票、名誉地位等等看的太重,放不下,此时说活人很累,还真是累。为了这些荣华富贵,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空泛其身,甚至在江湖上刀口舔血,杀人放火;在人世间心灵扭曲,违法乱纪;在官场上夺泥燕口,贪赃枉法……欲心过重,欲火难熄,欲沟难填,争来夺去,这样下来不见得是好事,因为扑火的蛾子会被火烧死,先肥的猪儿会先挨宰刀。折腾到最后,迟早会自毁自己,只能落个“懒蛤蟆跳门槛,又墩尻子又伤脸”。世上的事儿,从来没有个尽头,如果没有放下的时候,只能一条道儿走到黑,欲望会没完没了,人生永远会刹不住车,最终吃亏受损的还是自己,个中的道理,人人都能明白,但真正能放下的人不多。人们放不下的原因,不是头脑发昏,鬼迷心窍,就是心里知道,头脑明白,却装着睡着了,不想丢手,不想放下。学习丘处机,感受其远离名利的思想,让我们万分感慨,这正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

站在龙门口,仰望峭壁对峙,栈道悠悠,殿阁隐现,楼台招手。身旁古木参天,溶洞密布,幽谷游动,耳边跌流激荡,脚下潭水深深,山的灵气让人沉醉,水的柔情让人留恋。身心浸润,如梦如幻,飘飘欲仙。千古龙门洞,似打开的书,引无数人来看来读。如果你年轻学会了乐于吃苦,如果你干事学会了不断创新,如果你处江湖学会了厚德,如果你处庙堂学会了放下,你的心理一定多充实,你的事业一定多收获,你的人生一定多快乐。龙门洞里有灵气,走过龙门成神仙。如果你来龙门洞,读懂了丘处机,你就会成为真真的活神仙。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