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介绍一个做事思维

 等你在雨中tbv9 2020-08-06

备份。

有备无患,无论做什么,记得要备份。前不久参加一次活动,一个演讲者在演讲开始前几分钟,把U盘丢了,PPT没办法展示,急得想上天台。最后找来找去,还是没找到,演讲取消。本来她是精心准备了一周的,结果因为丢了个U盘,全白忙活了。

如果这个人有备份意识的话,怎么着也不至于这么狼狈。

丢东西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你多么小心,该丢的还是会丢,百密一疏。

而解决方法就是备份。

你在做完PPT,保存到U盘的时候,完全可以再保存一份到百度云盘,接着保存一份到邮件中。这样无论怎么样,你都能确保有一种保存方式是没问题的,你可以正常使用。

我们总觉得,信息安全是那种大公司的事,是国家级别的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你的很多重要信息,都要备份好。搞不好就会丢失或者损坏。

比如你的电脑资料,你的手机信息,你都要另存一份。谁也无法保证不会把电脑和手机弄丢。

丢电脑这种东西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对你自己就是一个小灾难,很多记忆会彻底消亡,无法弥补。

很多人在工作中,总是会因为电脑蓝屏或者突然死机而导致快干完的事要重新开始。

这同样是备份意识薄弱,假如你养成好习惯的话,你完全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你可以设置成每隔几分钟保存一下。

假如你实在形成不了这种习惯,你还可以尝试用office以外的工具。

现在很多在线文档都是可以自动实时保存的。别说死机了,你就是突然放火烧了,你的文件还是会保存好。

我们多数人应该有过把钥匙丢家里,没带钥匙就出门的情况,我就有两次这种经历,每次找人开锁都得一两百。

后来我想的一个办法是,备了一把钥匙,始终放在背包里,所以即使我忘了带常用的那把,回来的时候也不会慌。

公交卡也类似,我都留了备份的,因为忘带公交卡的概率并不低。

备份其实就是为自己找一条退路,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有问题不会惊慌失措。

历史上《永乐大典》留存下来的很少,原因在哪?就是因为没有备份。

整个永乐大典,只有一份正本,丢了就彻底丢了,损坏了就再也没有了。

但《四库全书》为啥能到现在还完好无损呢,因为乾隆皇帝在正本完工之后,又找人抄了6部,总共是7份,分别藏在7个不同地方。后来因为历史更迭与战乱,有的版本被毁了,但有一些保存的非常好。

有些东西,尽管有万无一失的可能,但还是要备好份。比如高考试卷,都是有备份的,一旦泄题发生,马上就会启用备用卷。

除了工具这种事,其他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也是需要备份的。

比如你的个人能力。你不要觉得,你现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但是你想过没,万一随着时代发展,你的工作消失了怎么办?你完全有必要抽出时间,掌握一些看似和你工作无关的技能。

比如你的客户资源。你要是只靠几个所谓大客户产生订单,那有一天大客户跑了呢,倒闭了呢?你一时半会能缓过来吗?

比如你的人力储备。你现在觉得你的团队稳定,特别是带头人稳定,你觉得很开心,但有一天你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把整个团队都带走了呢,在互联网行业这种事不要太多。

比如你的思维方式。你不能用同一种思维去看待事情。这几天基因编辑婴儿引起巨大争议,这种事情就是很难说明白谁是谁非的问题,一万个人反对,并不一定就是错的,一个人支持,也有可能是对的。多几种思维方式会更好。

比如你的保障措施。你别以为手里有点钱,然后还有社保,你就可以高枕无忧,当你真的生了大病的时候,钱到了医院都是纸一样,而社保也是杯水车薪,所以在你健康有实力的时候,买一份保险是非常必要的。

备份有时候会产生浪费,也会有一些麻烦,但这些麻烦跟可能出现的后果比起来,微不足道。

因为备份,意味着有安全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