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臻,1962年出生。网络昵称“万山红遍”。爱好象棋、书法、文学,在“青青岛社区”《情感生活》栏目发表文章。现任教于黄岛区隐珠小学,高级教师。 人生观:努力做一个传播正能量,热爱新生活的人。 文/张秀臻 校园柳,在校园的西北,靠着院墙边处,自东向西排成一行;河沿柳长在校园的外面,隔着一条宽阔的大道,紧靠着冯家滩村前的小河边,与校园柳隔路相望,也是自东向西排成一行。 同样是柳树,在这初冬时节,它们却有着不一样的风采,给人带来种种思想。 校园柳,着实有些粗壮,树皮灰黑,纹路皱褶,看上去有些苍老,仿佛饱经风霜,挺拔在干裂的土地上。柳叶因冬季来临缺乏水分,泛着微绿,有的略显微黄,挑在枝头懒洋洋。一枝枝的柳条垂下来,在初冬的风里摇摇摆摆,对着墙的外面,向河沿的柳树张望,好像诉说着自己的苍凉与诸多的忧伤。一些归根的树叶,翻卷着,铺落在大地的一些角落,杂乱无章,孩子们正在认真地收拾,累得真够呛。 河沿柳,长在大路边,也长在冯家滩村前这条古老的小河旁,沿着大道自东向西向隐珠中学的方向延长。这排柳树,树干不是很粗,树姿也各不一样,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还有的很滑稽,向着小河斜斜仰。这一排透着活力的柳树,越是在这初冬时节,却棵棵显得更加郁郁葱葱,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河沿的柳树,与周围那些快落光叶子的法桐,白杨,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它点缀着的这条大道繁华。在这萧萧的季节,它简直成了隐珠街道的一道风景。 校园柳,河沿柳,同样是柳,为什么河沿柳如此苍翠,充满生机?噢,我明白了,原来河沿柳得到了小河之水的恩泽,才如此蓬勃。 的确是啊,“一方水土养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那片海,那片林 家乡的东南面,有海也有林。林的东面是海,海的西面是林。我爱那片海,也爱那片林。 那片海,是古老的海,迷人的海。海面一望无际,向东南扩展;岸边礁石嶙峋,在礁石被冲刷的孔孔凹凹里,记录着大海沧桑和久远的年代。波涛轰鸣,海鸟喧嚣,让我心情舒畅,也加深了我对那片海的热爱。 那片林,是家乡的林,可爱的林。林中树木繁多,种类齐全,大大小小的树荫下,长满野花小草,其间,蝶舞蜂鸣,展现着大自然的生机,我爱这树高林深。 小的时候,在春天到来时,约上几个小伙伴,带着家长专门给制作的拾草工具——“铁耙”(现在的孩子可能已经不认识它了),来林子里拾草。野草,松针,和其他落叶,全被铁耙划拉起来,一会儿,草就被积累起一大堆。我们把整齐的草用绳子捆起来,碎些的,狠狠压缩装在草篓里,形成一个挑担,做好回家的准备。这时,天未晌,或是天未黑,我们便蜂拥般穿过树林,来到海上。在海滩上捡海鲜,在礁石间捉迷藏,把儿时的欢乐全部释放在这里,早已忘记了拾草时的疲劳。后来,玩累了,我们拿着海鲜,挑着草担,愉快的踏上了回家的路…… 现在,我不再年轻,却依然爱着那片海,也爱着那片林。周末,老婆子说:“老头子,走,到大海去玩吧”。我赶出了车,和老婆子来到了好久没到的海。 初冬的海边,空气清爽潮润。海风掠过发梢,充满丝丝凉意。退潮的沙滩,略带些沙纹,走在上面软绵舒适,脚印也沁着水圈湿淋淋。岸边,几只不怕冷的沙蟹见人来了,横着跑得比兔子还快,一会儿逃到窝里;海鸟啾啾地叫着,从沙滩上走过,留下一串美丽的“竹叶”,然后飞向了大海。我捡了一根小棍,用草书在沙滩上写下了我的心情——大海我爱你。看了看身边的老婆子,我接着写:老婆,我也爱你。没想到这下惹了祸,被老婆狠狠地捣了一锤,对我说:“瘦吧仙,‘老不在才’”。我风趣地说:“哈哈,我这叫‘在才,不老’”。接着,便传来一阵欢笑,愉快的心花和欢快浪花撞击在一块,荡漾在迷人的海…… 该回家了,我们又经过那片树林。这是我熟悉的树林,邻村的我,和邻村的她曾经就在这里恋爱。傍晚,我们相约,来到了树林,沙柳边,刺槐旁,松树下,都留下过我们的身影,我们徜徉在树林里,规划着美好的未来。如今,我们慢慢变老,海却依然是原来的海,林却依然是原来的林,只是我们的脸上增添了一些皱纹…… 海和林让我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我爱那片海,也爱那片林…… 赞赏说明:1、如果觉得作品精彩,请点击底部“赞赏”功能为作者进行赞赏。 2、赞赏的%50将作为作者稿酬,另%50作为平台运营及文学活动。 3、赞赏活动自愿参与,量力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