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在线◆《父亲》-徐基来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徐基来,笔名:笑狂。安徽淮南人。系淮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网络作家协会理事。2001年在本市《淮河早报》开始发表作品,还有一些作品散见《中国散文家》《潘一文艺》《作家天地》《洛风》《银河》等杂志,散文《一路母爱》入选《中国美文》,至今网络上发表作品几十万字。


现代作家
《父亲》
作者:徐基来

我的父亲没有权也没有钱,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老老实实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和和气气的为人,一生不争名利,一世与人和善。休班的时候,不是到田里锄地拔草浇菜,就是在家修东西补农具。几十年来,父亲用他的勤劳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把父亲分了家,只给父亲一间破草房。看着小小的破草房,看着年幼的我们兄弟三,母亲难过的哭了。因为,小小的破草房根本住不下我们一家五口人。

父亲叹息一声,安慰母亲,别哭,再穷饿不死我们,房子没有,我自己想办法盖一间。父亲的话是不错,可是,家里穷的叮当响,一家五口人全靠父亲每月微薄的收入艰难度日,哪里来的钱再去盖新房啊。

蹲在破草房前,父亲紧锁着眉头,吐着烟圈,想了想,然后,默默地拉着家里破旧的一架平板车出了门。

从此,在一些旧房子拆迁的地方,总能看见父亲蹲在那里,用砍刀砍着一块块裹着水泥的旧砖头。由于长时间的砍旧砖头,父亲的双手磨出了老茧和血泡,可他却没有放在心上,照样一块块收集旧砖头,日积月累,那些堆积如山的旧砖头终于垒起了一间新房。

看着新盖的房子,虽然都是旧砖旧瓦和草铺成的,父亲和母亲都欣慰的笑了,毕竟是一间房子啊。

几年后,由于父亲的勤劳和母亲的勤俭,家里在后来又新盖了四间红砖绿瓦房,围着一个四方的院子。父亲嫌偌大的院子空落落的,便在院子里用钢管和水泥柱搭起了一个架子,栽上了三棵葡萄树。一年之后,葡萄树长得枝繁叶茂,父亲用剪刀修枝剪叶,施肥捉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到了秋天,葡萄树上硕果累累,颗颗滚圆的葡萄吃在嘴里,清凉凉,甜蜜蜜,那味道我至今难忘。

我上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又喂起了兔子。为了编兔子笼,父亲买来粗铁丝,从清晨到日落,有时忙到半夜,几天后,两个又大又精巧的兔子笼编好了,可是父亲的手上却是道道血痕,我们很心疼,父亲却憨憨一笑,没有事,只要把兔子养好,你们下学期的学费就有着落了。

十二岁那年,母亲意外出了车祸,躺在医院里。父亲白天在医院照顾母亲,晚上还要回来陪我们兄弟几个,给我们做饭。一个多月的来回奔波,父亲憔悴了很多,也苍老了很多。

中学毕业之后,我先外出打工几年,因为太想家,又因为在外受了很多委屈,结婚后,我再也不想外出打工了。

为了生活,我和妻子做起了早点生意。炸早点需要很多木柴,于是, 母亲和父亲四处为我们收集旧木材,什么旧的木门木窗,装房扔掉的材料下脚料,还有别人不要的破旧家具。

劈柴是一件又苦又累又脏的活,父亲却为我承担了。十年的时间,每个早晨或傍晚,父亲蹲在木柴前,挥动着砍刀,劈着木柴,汗水常常湿透他的衣裳。好多次,父亲在劈柴时,手都被砍刀划破割伤,可他从不抱怨,总是一声不吭地用水洗一洗手上的血,裹上创可贴后接着劈柴。我看在眼里,既是感动又内疚,同时为能有这样的好父亲感到骄傲。

父亲退休后,家里还有一块自留地,父亲闲着无聊,于是重操旧业,因为父亲是    农民出身,种庄稼是一把好手。父亲把那一块自留地翻新一遍,种上葱蒜、韭菜、辣椒、黄瓜、茄子、西红柿、豆角、南瓜……每天傍晚,父亲都去地里浇水,从此,家里几乎不用上街买蔬菜,而且,吃不完的蔬菜,都分给左邻右舍尝尝鲜。

如今,父亲老了,皱纹满脸,两鬓染白,身体也不再高大强壮,可他依然用他的勤劳为家为我们忙忙碌碌,依然用爱温暖着家温暖着我们,乐此不疲,无怨无悔。

《现代作家》投稿须知

  

发掘文学新星、培育潜力作者、推出知名作家,是《现代作家》的担当。

投稿须知:

一、栏目设置为诗歌阵地、美文视线、小说在线、散文诗苑等栏目。

四、来稿请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发送,务必注明作者简介、详细通联和本人照片一张。投稿邮箱: Luodaxiong@126.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