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唱片封面的魔术手--李明道

 姚骅2020 2020-08-06

当你拿到一张陌生的唱片一盘或者卡带时,首先吸引你的是什么?我想,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样,会选择“专辑的封面。是不是很多时候,你会因为一张吸引你的专辑封面而买下这张专辑呢?我之前的文章偏爱介绍一些幕后的词曲作者,今天介绍一位特别的唱片幕后工作人员——李明道。若你和我一样,是一个喜欢把唱片内页“读烂”的人,你应该经常会在唱片内页的“视觉设计”或“设计”一栏上找到他的名字,他的很大一块工作内容就是唱片封面的设计。

有一种说法,“飞碟”有杜达雄,“滚石”有李明道。这个说法我大致认同,不过“滚石”早期专辑的封面设计,许多也是由杜达雄先生完成,例如罗大佑《之乎者也》、《家》,张艾嘉《你爱我吗?》、《忙与盲》……。

1961年出生在台南的李明道,乳名AKIBO(日文的意思就是明道)。原本以为自己的一生,都会在台南的乡下,画一辈子的石板。不过凭着自己对美术的喜爱,李明道最终考上了文化大学的美术系。和那个时候的许多青年一样,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台北开始了求学之路。

不过之后李明道却遇到了很不幸的事情,在一次意外中,他失去了一只眼睛。在意外发生以后,他身边所有的朋友都劝他不要再从事美术创作工作。但是倔强的李明道却依然坚持着,而且更加努力地研究电脑绘图。

那段时间,台湾乐坛风起云涌,也正处在转型之时,由民歌时代转向以飞碟、滚石等为代表的流行乐黄金时期。本身就对流行音乐很有兴趣的李明道,经朋友的介绍,滚石的张培仁找他来尝试做唱片封面设计,1987年马兆骏《我要得不多》是李明道设计的第一张流行音乐专辑封面。哪知道这一尝试,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便一头扎进了这个领域。入行以后,为许多经典专辑设计了封面。

之前台湾的唱片封面设计上,显得不够“大胆”,唱片封面的类型很少,不够丰富。很多唱片设计都是比较单一的以歌手的肖像作为表现的形式。单一的以人物的形象作为唱片封面,就会比较难诠释专辑内容的完整性。李明道则提出了要在封面中更多地表现出专辑的概念。例如这张陈升的《新宝岛康乐队II》封面上闪烁的霓虹广告牌。这样的唱片封面设计就会使得消费者在选购这些唱片时,不仅仅注意华丽的封面包装,更着重整张专辑所传达的概念。

经常会有人问李明道“你最满意设计过的哪张唱片的封面?”。李明道则表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是不会有偏爱的。不能对颜色等有嗜好,也就是不能对一张唱片投入太多的感情。因为若投入太多的个人感情,就会因为自己过浓的个人色彩,导致疏忽了专辑的本质内容,使得唱片封面设计的概念不精确。

1989年“黑名单工作室”的专辑《抓狂歌》的封面中,由于这张专辑当时肩负了比较多的“使命感”,李明道在这张的封面中尝试用本土文化拉近了艺术与人的距离。这张专辑的封面也是我个人偏爱的。

1991年罗大佑专辑《原乡》的封面,我们却看不到罗大佑的眼睛,只看见两个如同鸡蛋形的空洞;丰华唱片旗下张惠妹的《BAD BOY》专辑封面,则仅以“Bad Boy”钢铸般的两个单字呈现……,这些都给人以很多的想象空间。李明道正是利用这些风格迥异的作法,去传递音乐人或歌手们专辑的意识形态,并且抓住整张专辑所要传达的概念,让人印象深刻。

潘越云的台语专辑一向被称为“台语发音的国语专辑”。《纯情青春梦》的平面设计是李明道。可能是设计男性歌手印象深刻,当初不少企划并不看好他设计女歌手,然而这张的视觉却创造了台语人文的新视野,专辑标准字所用的粗楷体在罗大佑《原乡》中更发扬光大。

《淑桦的台湾歌》设计初始时,为了捕捉淑桦娴静、隽永的感觉,设计师李明道提出不下10个方案。最后“肖像画”的方案被选用,风味及质感都与专辑契合的日本设计师福井真一的作品入选,这是这位设计师首度与台湾流行音乐界的合作。在淑桦和李明道两次亲自拜访后,终于完成设计。

2015年底在台北新光三越的唱片圣诞树,一定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这里所展示的作品都是出自李明道之手。不过,若你想更深刻的感受李明道唱片封面设计艺术,那还是拿出你的唱片去逐张欣赏封面吧,或者可以看看他在2012出版的作品集《AKIBO RECORDS》。

(文中封面除罗大佑《之乎者也》,均为李明道先生设计的作品)

丰华绝代之张雨生《口是心非》

丰华唱片,要说再见?

可登往事

你的泪是伤心的雨啊

我的第一盘“滚石”的卡带

李明德的阳光和小雨

近期回顾

静听

一起分享聆听的点滴

如若转载或他用请事先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