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宗政与大滚音乐

 姚骅2020 2020-08-06

去年在公众号里写了关于袁惟仁和 凡人二重唱的文章,就有不少朋友在评论区里提到了这家小本经营的叫“大滚”的唱片公司,提到了大滚音乐的核心人物蔡宗政。当年凭借蔡宗政的专业能力及对市场的敏锐性,挖掘了数位颇受市场欢迎的歌手,但估计现在能记住这家公司的人已经不多了。先来听蔡宗政为吴宗宪写的这首歌名超长的歌曲,唤醒我们一些久远的记忆。

音乐制作人蔡宗政

相信很多内陆的朋友和我一样,都是因为刘铮的专辑而最初接触到“蔡宗政”这个名字的,而后又陆陆续续见到他的名字出现在许多歌手的专辑里。被圈中人亲切叫做“政哥”的蔡宗政,因制作凡人二重唱及张宇的专辑曾连获三届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1992、1993、1994),这样的经历实在是让人惊叹,也让我对这位音乐人的经历产生了兴趣。

曾经在台湾的媒体上看过一篇报道,提到蔡宗政在最惨淡的时候,是音乐人钮大可老师拉了他一把:那时蔡宗政为了生计正要去牛肉场表演,忽然门铃响了,门口站着钮大可,希望蔡宗政去帮他制作音乐。蔡宗政说,那时他几乎快给钮大可跪下了。我想,蔡宗政写的这首《没有人知道我看见彩虹》倒是挺符合他当时的心情。

在看完上面这一段颇有电影画面感的文字后,我当然是无法向已逝的蔡宗政求证了,只能去向他的师傅钮大可老师打听一下,大可老师看到这段文字后倒是乐了,说:我正好需要一位制作助理,我并不知道他那个时候不好,他退伍没多久,一时找不到工作,我觉得他不错,就请他跟在我身边学习。我的眼光果然没错,他没有让我失望,可惜走得太早。

蔡宗政的师傅 著名音乐制作人 钮大可

从大可老师的言语中,我能感觉到他对这位弟子的喜爱。其实喜爱这位音乐人的人何止大可老师,许多乐迷都一直记得他的名字。从我手中的唱片资料看,那时候钮大可正经营着自己“赫立音乐”(后更名为 大可制作)的品牌,蔡宗政就是在那里跟着钮大可老师学习,这个猜测也得到了钮大可老师本人的证实。那个年代里,像这样由音乐人自己创立音乐工作室与唱片公司合作的事情很多,一方负责制作一方负责发行。

钮大可有时候会放手让蔡宗政操刀制作,他就在边上指导,所以蔡宗政进步很快,这也为他之后成为知名的音乐制作人打下了基础。作为一个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乐迷,我很好奇蔡宗政第一次担任制作人的专辑是哪一张?恰好我手头有一张1988年夏天赫立音乐制作,飞碟唱片发行的《儿童外交合唱团 中国名歌集I》黑胶唱片,制作人的名字上赫然写着“蔡宗政”的名字,经过我自己的对比及钮大可老师的回忆,这基本就是蔡宗政制作的第一张专辑了。

蔡宗政制作的第一张专辑

《儿童外交合唱团 中国名歌集1》

1990年对于蔡宗政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制作了一张重量级的专辑:刘铮的《到底我要等到什么时候》。专辑中他创作的《老兵卖冰》等歌曲,至今仍然被乐迷津津乐道,而此时的蔡宗政也逐渐确立了自己风格。刘铮的这张专辑也被引进到内陆,让许多歌迷印象颇深。不过如果只记得了刘铮,却忽略了蔡宗政,似乎对于音乐背后的人们有些不公平。

刘铮首专《到底我要等到什么时候》

的制作人就是初出茅庐的蔡宗政

1991年蔡宗政成立了大滚音乐,为了实现自己音乐上的想法,他拼了身上仅有的两万块钱,分租了复兴南路上一间两坪的小房间,就开始挂牌营业了。袁惟仁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说“办公室小的让人看不到未来……”。在1991年的2月,大滚旗下签下了第一位歌手林蒙,林蒙后来说:大滚让她学会了不少东西,从词曲创作、演唱技巧,甚至音乐制作,经历的辛酸和成就感都带领着她前进。林蒙在1992年9月发行了个人首张专辑《摇滚林蒙》。细心的乐迷还会发现,刘铮的第二张专辑《摇滚太保》的制作人依然还是蔡宗政,只是,在他名字的后面悄悄又加上了一行字:大滚音乐工作室

1991年的3月,袁惟仁与莫凡的凡人二重唱加盟大滚,并在当年12月发行了他们也是大滚的首张专辑《杜鹃鸟的黄昏》,有关于“凡人”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看我之前专门写他们的一篇《不平凡的“凡人二重唱”》。

大滚音乐制作的部分专辑

其实说到蔡宗政,网络上往往都会提到张宇的名字。张宇和凡人二重唱就是从这家小公司走出来的,并迎来了事业上的高峰。大滚音乐的英文名叫Big Rock ,是不是当时取名的时候就暗示想“大于滚石”呢?这家公司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久,但是造就了不少经典。其实“大滚”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家音乐制作公司,他们负责制作,交给有发行渠道的公司发行,比如张宇的《用心良苦》由歌林唱片发行,陈晓娟的《出走》由EMI百代发行,陈晓娟这张专辑的延伸阅读可以看我之前的《远走高飞的陈晓娟》。

张宇与凡人二重唱

我个人对于“大滚”最早的接触和认识,是通过1994年6月张宇的这张《温故知新》专辑。专辑中收录的都是张宇早期著名的歌曲。在文案中张宇写到:听这些歌就像翻看不同时候的照片。尽管经历过在多年,仍然可以清楚地记得照片中那天的天气、周围的景物和因为什么心情而有的表情。我对这段话记忆深刻,并表示同意,因为我每次听这张专辑时,也会想起最初听到这些歌时的心情,还有周围的景物及天气。

张宇《温故知新》专辑

不过我买到这张专辑的时候,已经是1994年底了,购买地点在杨浦区的五角场。这盘磁带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见下图。

张宇《温故知新》专辑的拷带

当时每买来一盘卡带,除了认真对照歌词听歌,仔细看完卡带里的每一个字也是必做的功课。在这盘专辑的封底上我看到了“大滚音乐”的字样,后来我才知道我买的这盘专辑是港版的,因为发行的公司是香港的华星,在台湾则是由歌林唱片发行的。

大滚音乐的歌迷卡

张宇并不是我特别喜欢的歌手,但是他的这盘《温故知新》却是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的专辑。时至今日,每隔一段时间还经常拿出来温习一下,这张专辑的制作人就是蔡宗政。之所以会很喜欢这张专辑,除了专辑中一首歌曲加一段故事性的口白这样的表现形式很吸引我,张宇在这张专辑里透露出的心境,和我当时在高中时的心境很相似。还有他在口白及歌中提到的和凡人二重唱、游鸿明等人的友谊,也让我印象深刻。所以这张《温故知新》是我个人最爱的一张“大滚音乐”制作的专辑。

开篇的歌曲《桂花酿》的前面有一段口白,我大概听了不下百遍:我再也无法做音乐了,一次又一次的退稿像猛兽般地吞噬了我的信心,我宁可面对二十多万元的债务也不愿再去面对任何一个音符。在光复南路的红砖道上学着小孩子般跳来跳去,却怎么也跳不进挂着滚石二字的大门……高考前一段时间很糟糕的心情和张宇那时候的心情完全一样。2011年我去台北,特地去了光复南路滚石旧址的小楼,站在楼下的红砖道上脑海里一直回旋着张宇的这段话。

我后来没有考进最心仪的大学,不过现在倒还是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张宇后来也没有加盟滚石,1992年的3月他加盟了大滚,并在1993年4月发行了首张专辑《走路有风》,1993年11月的《用心良苦》专辑终让他大红,大街小巷都在放着用心良苦却成空,我的痛,怎么形容,一生爱错放你的手……”。不喜欢被拘束的张宇最爱大滚的自由,他感激大滚寄予他的极大空间,使他得以充分发挥。

张宇《用心良苦》专辑

要着重推荐一首蔡宗政认为特别可以体现大滚这家公司文化的歌曲:凡人二重唱演唱的《你们听我说》,由袁惟仁词曲。袁惟仁说,当初写这首歌的时候,歌词里的每个名字对听众而言,几乎都是陌生的……。

歌中唱到“政哥政哥你听我说,你一天到晚都在录音室里头,昼伏夜出过着蝙蝠的生活……”,这位十分兢业的“政哥”就是大滚的老板蔡宗政,歌里还唱到了张宇和莫凡等人 ,一群年轻人在一起做音乐,虽然辛苦但非常快乐。

凡人二重唱《你们听我说》MV

1994年的8月,大滚出了一张特别的精选集《大滚黄金三年》来纪念大滚音乐这一千一百多天有着欢笑、泪水、辛酸的日子,其中主打歌《我真的谢谢你》,由老板蔡宗政亲自创作,要感谢所有支持大滚音乐朋友们。谈起这首歌,蔡宗政是这样说的:如果说,这三年来的作品,有得了奖、有卖了座,就算是一种成功,我倒宁可说它只是一份对理想的初步认定,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滚黄金三年专辑

遗憾的是,蔡宗政在2003年7月6日离世,让他的音乐之路戛然而止,但是他倾力打造的大滚音乐,为一批音乐上的天才撑起了一片自由的天空,他用生命在实践着自己的音乐理想。

大滚音乐群星《我真的谢谢你》MV

今年距离蔡宗政离世整整15年了,仅以这篇小文纪念这位优秀的音乐人和大滚音乐。要特别感谢钮大可老师对本文的支持,特别耐心地回答了我提出的一堆问题


20年了,还在将爱情进行到底吗?

梁文福,从“写一首歌给你”说起

不是牛魔王的儿子,也不是小虎队二军

两个永恒,依旧永恒

让我鼓起所有的勇气 向你说声新年快乐

回家的感觉, 就在那不远的前方……

近期回顾

静听

一起分享聆听的点滴

如转载或他用请事先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