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散文||【张奶奶李奶奶】◆杨红星

 齐鲁文学 2020-08-06

作者简介





张奶奶李奶奶(外一篇)

运河边,商贾云集的古镇团结街上门对门住着两户人家。也是这条街上自解放前就有的手艺人家,一家是做卤货的张记,一家是衣服的裁缝李记。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某天,李记家先添了一对双胞胎男婴,取名大双、小双。张记家后添了一对双胞胎女婴,取名大梅、小梅。这也是古镇街坊邻居津津乐道的高兴事,自此,这条团结街上的张婶和李婶就升级为李奶奶、张奶奶。

添了两个孙女的张奶奶准备让儿媳妇再生一胎,可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下来了,不许生二胎。张奶奶觉得自己不如李奶奶硬气,在街坊邻居里都觉得低李奶奶一头。因为李奶奶有两个孙子,按当地传统说法,以后坟头有烧纸钱的人了。

大双小双、大梅小梅一起背书包去镇上的中心小学上学。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起张奶奶就不省心,每年期末考试后放寒假了,大双小双拿回家的是三好学生之类的奖状,而大梅小梅没有拿过一张奖状回家。裁缝铺子里做衣服的人也多(那个年代中国人还是以扯布做衣服多,成品衣服少),双胞胎孙子每次捧回家的一张张奖状就是李奶奶向去做衣服的人们炫耀的资本。这个时候的张奶奶感觉比李奶奶又低了一头,为这事张奶奶一连几天拉着脸,这两个孙女不争气呀!

初中毕业后大梅小梅就招工进厂当了工人,大双小双则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

大双小双大学毕业那年,大梅小梅先后结婚了。大双小双去国外留学那年,大梅小梅相继下岗了。

下岗后的大梅和丈夫接起了家传的卤货店,祖传的手艺不能后继无人呀,让孙女婿接手也是无奈。下岗后的小梅和丈夫在古镇菜市场租了摊位卖起了蔬菜。这让张奶奶又觉得自己更不如李奶奶了,埋怨自己前世没有修行到家。

李奶奶没有事天天坐在裁缝店门口逢人就夸她那两个孙子如何如何,4米宽的老街道路,说话声音、人体动作等肢体语言,让对面的张奶奶听了、看了心里越发憋屈。干脆不和李奶奶说话了,两个多年的老街坊老邻居见面似仇人,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

大双小双办移民去国外定居那年,大梅和丈夫把家传的卤货店小作坊扩大成了卤货工厂,流水线生产,还在市里开了张记卤货连锁店,还拓展了网店销售。小梅和丈夫注册了果蔬贸易公司,专门从事果蔬配送批发,也在市里开了连锁生鲜超市,和大梅家一样也拓展了网店业务。

大双小双父亲去世了,兄弟俩从国外回来了,大双单身一人,小双带了金发碧眼的洋女人,那是李奶奶的孙媳妇。可是随后在葬礼上发生的一幕,却让李奶奶气得晕死过去,是120救护车来接走的。

原来小双的洋媳妇不但自己不遵照中国的丧事习俗不披麻戴孝,还不许小双戴孝,叽里呱啦连说带比划李奶奶还是听不懂。在小双的翻译之下,原来小双加入了妻子信仰的宗教,不磕头、不戴孝。这在李奶奶看来就是无名不孝的孽种,怎么能不急火攻心。

张奶奶煲了老母鸡汤,去医院看望这位多年的老街坊、老邻居、老姐妹。病房里的李奶奶抱着张奶奶一顿好哭,直呼两个不孝之孙呀,他妈走得早,把兄弟俩拉扯大不容易。等有出息了,到享孙子福时间了,这倒好,平时有个头疼脑热指望不上不说,还闹出这一出。李奶奶羡慕张奶奶,一个劲地夸张奶奶有福气,修行到家了,前世修来的双胞胎孙女,晚年身边有两个孙女照顾。

张奶奶八十大寿要到了,两个双胞胎孙女合计给奶奶过大寿,寿宴既要隆重体面又要温馨讨奶奶喜欢。

过大寿日子的那天早上,大梅小梅带两个奶奶洗了澡,让两个奶奶从里到外换上了新衣服。今天大梅小梅要给两个奶奶一起过大寿。

悦与婆婆

君和悦结婚时婆婆是持坚决反对的意见的,理由是门不当户不对,儿媳妇家境差远了,又是没有学历的企业工人,儿子可是在市政府里吃“皇粮”的公务员。婆婆是出了名的厉害人,也是这个家庭的当家人,家里什么事都由她说了算。用现在的话说是里外一把手,绝对女一号。

君和悦结婚后很快怀孕了,有了身孕的悦没有享过婆婆一天福,洗衣服做饭一直到羊水要破了去产院那天。偏偏肚子又不挣气生了个女孩,婆婆重男轻女,君又是单传,自然希望悦能帮她生个大孙子。悦生下女儿刚满月,婆婆就不伺候了。

女儿是外婆带大的。女儿上幼儿园大班那年,悦不顾君的反对,七拼八凑借钱交了首付,买了一套商品房搬出来另过。

另起炉灶的悦每年只在中秋节和春节,买点礼物随丈夫、女儿去婆婆家吃顿饭,吃完饭就回,婆媳关系不冷不热的。

前几年公公去世后,一年两大节悦也随君去婆婆家,只是象征性的买几袋礼品留下后就回,饭也不在婆婆家吃。悦还是记着婆婆的不好,悦心里有旮瘩。

君对悦提过几次了,爸爸不在了,妈已70好几了。一个人过挺不容易的,把妈接来家住吧?悦要么不表态,要么就以家里房子是小套仅两室一厅,住不下为理由挡回去。君也不好太坚持,因为君心里也知道当年母亲对悦的种种,他们现在居住的房子老人也没掏一分钱。

女儿考上京城大学那年,送女儿去学校上学回到家,君对悦说,把妈接回家住吧?正好女儿的房间空下了。悦说,我已经答应我娘家侄儿了,把姐姐的床送给他,将来也能沾他姐姐的福气考上京城大学。君不好再吭声了。

女儿远嫁后,悦也退休了。

农历腊月二十九吃早饭时,君提醒悦说,今天你去超市买点东西,明天和我去妈家看看,要不今年你多买点食品蔬菜什么的带给妈。听说我们这个城市那什么疫情有发展之势,市里可能要采取封城、隔离措施。

晚上下班的君进了家门感到有点不对劲,之前女儿住的房间一直空着没人住,可今晚上多出了一张崭新的床,上面还铺好了厚厚的被褥。

北面的厨房里有说话的声音,推开厨房的门,悦系着围裙正在灶台上忙活,母亲坐在悦的身边正择着菜。

《时代作家》投稿须知

发掘文学新星、培育潜力作者、推出知名作家,是《时代作家》的担当。

投稿须知:

一、栏目设置为诗歌阵地、美文视线、小说在线、散文诗苑等栏目。

四、来稿请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发送,务必注明作者简介、详细通联和本人照片一张。投稿邮箱:ludongwenxue@126.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