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周末不上班时,经常去山脚下观光路健步,每次都拍一些图发网。女儿看到就说,我也想去爬山!爬就爬呗,再出门时,我就带她和我一起去爬。她说,不是在山脚下晨练,我说的是爬爬“泰山”!这件事她说了三四次,我一开始没当成事,期末考试前,她又和我念叨。我突然意识到——孩子是认真的!而且,她马上十三岁了,是大孩子了,也确实需要爬爬泰山,锻炼锻炼,体验一下人生如登的过程,这是每一位孩子成长中都应该有的经历,何况,我们就住在泰山脚下! 说爬就爬,1月27日,周六一早,我和孩子一说,立马同意,我俩带了点吃的就出发了。 我们是从红门一步一步爬的。一开始,我们有说有笑,孩子蹦蹦跳跳,脚步轻盈的像个小鹿。到了红门宫“小泰山”,我给她介绍,这就是每年正月初一一大早,楼下韩伯伯给泰山老奶奶烧纸送钱的地方。“小泰山”北面,有一片碑林,走到跟前,我一块一块的指给她看,告诉她,碑额上刻“皇清”“上旨”的,是记录历朝皇上安排的修缮盘路的事迹;刻着“万古流芳”“永垂不朽”的,是记录民间善男信女捐资修缮盘路的事迹和名字;还有的是奉母遗命,单独舍钱捐资来修缮泰山的,一会儿在壶天阁那里会看到。 走到斗母宫,我给她介绍为什么这里有个景点叫“三潭印月”,她还专门跑到河边去,趴在石栏杆上去找,去看…… 路过经石峪,我告诉她,那里有北齐年间刻在石头上的金刚经,字大过尺,有二千多字,十分珍贵,是练习隶书的活字帖。我们泰山上发现有各类石刻一千七百处,从秦皇汉武,到清末民国,到现代,历时两千多年,篆隶楷行草等各种字体都有,儒释道俗等各种宗教俱全,历朝历代名家、政治家,还有基层干部、草根书法爱好者的都有,是书法宝库,文化名片,这也就是泰山成为世界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重要依据和原因! 走到四槐树,有一棵大槐树横卧在盘道上,树下正好可以容游客通过。女儿走到铭牌前看介绍。“哇!1300多年了,是程咬金种的。”我接着跟上介绍,对呀,程咬金是隋唐英雄,在唐朝被封为“鲁国公”,相当于现在的副国级领导,是咱们泰安东平人!我们泰安出过正国级领导,就是“万里”,干过“全国人大委员长”,也是我们泰安东平人。 峰回路转,移步换景,我继续介绍。我们泰山还是世界地质公园,刚才路过的河道中间有快巨石,石上刻有四个大字——“中流砥柱”。路的两旁,奇石林立,有的像同心圆,叫“醉心石”;有的像古时文臣们上朝时手里拿的玉笏,就像“万笏朝天”;在中天门牌坊下,还有一堆石头,叫“阜虎石”,就像是一只老虎趴在路边。女儿看了后说,这不就是一堆牛粪吗?然后哈哈大笑。我仔细一看,孩子说的虽然不雅,但是这堆石头,一层摞着一层,一圈套着一圈,堆在一起,还真像是一堆牛粪。童言无忌,童言却最真! 爬到中天门,雪渐渐大了起来,我和女儿成了白眉大侠和雪婆婆。山过中天,人已中年,走过玉液泉、增福庙、迎天坊,来到云步桥,我的腿肚子就像是灌了铅,步伐渐渐慢了下来。女儿什么事也没有,步伐依然轻盈,逐步走到了前面。此时的御账屏,没有了水声,两侧水流,早已冻成了冰,就像是一大一小两条白龙,因为顽皮,受到惩罚,被挂在了石壁上。“孩子,快回来,爸爸给你讲讲御账屏的故事……”我喊了她好几声,“不听了,真啰嗦,老是这样,走的太慢了!”孩子有些烦了!这可能和我给她讲故事时,总是抛开话题,满世界的联系,絮叨说教有关。在家里辅导她历史、地理时也是这样,有时联系过广,孩子嫌偏离课本太远,不愿听。 我有些沮丧,加快步伐去追她。 路上,有时我会在一块石、一棵树、一处碑刻处拍拍照照,走走停停。然而,孩子的兴趣并不在这里。她只顾走,很快,她就在我的视线里消失了。盘道上的积雪已经有一指厚了,走在上面“咯吱咯吱”的响。这孩子跑哪去了,也不等等我,滑倒了怎么办?我有些担心,加快脚步追赶她。走过了百丈崖、对松山,跨过“龙门”,来到升仙坊,都没有看到她的影子。我有些着急了,忙给她打电话,没有人接!我早已累的气喘吁吁,双腿并不是我的,像是两个别在胯上,用线提着的木偶,甩来甩去,又像是两根柱棍,拄在台阶上,一步一停,一停一喘……雪花飞舞,落到头发上,化了,雪水很快裹着发梢,冻成冰条、冰枝。我能感觉到,我的头上就像是蒸笼掀开了盖,又像是温泉开了锅,热气腾腾。嘴里哈出的热气,迅速在眼镜上挂了霜,模模糊糊看不清路。肚子这时也开始咕噜咕噜的提意见,饿的心慌慌。站在升仙坊下,我把着护栏,看到左侧山崖上有一小块石刻,只刻有三个字——“若登天”!李白当年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看来,这登天是世上最难的事!难就难在,爬山到达此处,仙界就在眼前,可是人们此时已经人困马乏,精疲力竭,连挪一步都难,何况又有积雪,还需爬山? 手机突然响了一声。我拿出来一看,是女儿发来的短信,“我已到南天门”。我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到地上!“等等爸爸,马上上去,我们补充能量再爬”。我连忙给她回信。 到南天门后,我们俩选了处背风处,简单吃了点点心,喝点水,也算是小憩一下。这闺女没大吃,不知道是真的不饿,还是不对口味,挑食? 长征中爬雪山,不让战士睡觉,害怕一睡不起。休息了十几分钟,我们再站起来,腿脚也不灵便了,肌肉发紧,关节发皱,不愿动弹。刚才还浑身冒汗,一会就凉气钻心,冻的直打哆嗦。 “出发!” “还上啊,又去哪?” “继续上啊,我们还没到目标呢!不能半途而废,加油啊!” 这一歇,把女儿的热血冷却了,开始打退堂鼓。走在天街上,为了鼓励她,我想给她买热玉米,不吃;问她喝不喝拉面,不吃!每经过一家门店,我都问她想不想吃。她说,“爸爸,你别问了,我不吃!山上东西太贵,下山后你请我吃碗热干面就行。” 她知道山上东西太贵,怕我花钱!瞬间,我的眼睛湿润了—— 走过五岳真形图、蓬元坊、“气通帝座”“望吴圣迹”,很快到了弘德楼、碧霞祠…… 从碧霞祠出来,这孩子是真的不想走了。“孩子,你看,爸爸也很累,但是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来爬山,都爬到这里了,还有不到500个台阶了,我们再坚持一下!坚持就是胜利!”我边给她打劲,拉着她的手,拽着她往前走。雪已漫过她的鞋子,加上她不愿走,双脚一前一后,就像是犁一样,在身后留下两道深深的划道。最后,终于走过大观峰,来到“五岳独尊”石。我好说歹说,给她照了相,留个纪念,今天的目标算是实现了。 泰山极顶——“古登封台”在山顶的玉皇庙里面。爬泰山有个忌讳,不能“到顶”,要留有发展余地!孩子的未来有期,我没有引她上去。 “下山!”我一说下山,孩子顿时有了劲头。走到碧霞祠东墙外,海棠树枝也挂满了雪,远远望去,就像是玉树琼林,四五只黑喜鹊在雪地上跳来跳去,雪上留下了一行行爪印——“真漂亮!”女儿发出一声感慨!“是吗?”我连忙迈步,三步并作两步的往那赶。“哎吆!”还没反应过来,我脚下一滑,咣当一个后仰,屁股先着地,跌倒了!多亏我背了包,起到了缓冲作用。别墩坏骨头,否则怎么下山?我脑子快速闪过这个念头。女儿赶紧过来拉我,我示意她别慌,慢慢来,站起来后,我摸了摸屁股,扭了扭腰,试探了一下,不很疼,问题不大,应该能走! 路上看到提示,因为下雪,索道停运了。天烛峰那边因为今年央视春晚演出排练,也早封闭了。我们只能原路返回,走着下山。看到我受伤,女儿要抢我的背包来背,我没给她。有了这次惊底子,我不敢让女儿自己走了,就说我受伤了,需要她扶着我走。她毫不犹豫的同意了,我借机紧紧抓住她的手。 上山容易下山难,下雪山更难!一路上,不时有人滑倒,冷不丁的,游客中就发出一阵阵的惊叫声。“像我这样,侧着身子下,右脚与台阶平行,左脚与台阶成六十度角。”边走,我边给她做示范。“唉~唉~唉~”在慢十八上,女儿一不留神就倒下去了,我下意识的紧紧抓住她的左手,使劲往上提,她的右手撑住了台阶。还好,没墩到屁股。类似的情形,还有十几次。这一次次步步惊心,使她主动的抓紧了我的手,握得很紧—— 由此看来,爱,源于双方的信任、依靠和需要,不信任、不喜欢、不需要的爱,虽然是无偿的给予,对方也不一定会欢迎和接受! 由于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我又话唠起来。我说,“孩子,前天,因为你玩起手机来没完,爸爸熊你半天,你还生我气吗!” “没事的,爸爸,我做的也不对,不该和你顶嘴。” “有时候妈妈叨叨你,你不要烦,她都是为你好!” “我知道!但是她太严厉了,我昨天和我同学说,我妈很凶,我爸很和蔼!结果,我妈来接我俩去看电影时,吓得她在车上没敢吱声!” 就这样,我们有说有笑,迎着雪花,相互搀扶着下山。“孩子,你看,刚才爸爸摔倒,是因为光顾看景了,没有注意看脚下。所以,通过爬泰山使我们明白,路一定要一步一步走,不能图快,那样不但不安全,通常也坚持不到最后——” “好的!” “一定要低下身子,重心在前,踩实了走,不要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不踏实,好高骛远趾,是要摔跟头的……” “嗯,我明白了!” 我们早上八8点出发开始爬,中午12:30半到南天门,1点多到碧霞祠,2点多下山,走到红门公交站时已经5点多了。上山用了4个多小时,在山上待了一个多小时,下山用了3个多小时。连续走了八九个小时,手机上记泸了47000多步,相当于35公里。孩子说,差点就是个马拉松了。下山后,因为下雪的缘故,公交车停运了,出租车打不上,我们又这样走着回家…… 热干面上来了,面香四溢,热气扑面,我和孩子面对面坐着。 “你累吗,孩子?”我问她。 “爸爸不累,我也不累!”她回答。 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一次登山的过程。 带她爬一次泰山,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她欣赏风景,记住文化,也不是单纯听我讲故事、学知识,主要是让她的人生中有这么一个经历——一个从山下一步一步爬到山顶,从轻松到困难,从遇到困难到战胜困难的经历!而且,通过陪她一起爬,我们父女俩交流了思想,消除了隔阂,她或多或少也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 有些道理,不要奢求你讲给她听,她接着就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不经历,她不会懂,需要她自己去走,去悟! 人生之路,成长如登——少些命令,多些交流;少些说教,多些陪伴;言传身教,共同攀登。 发掘文学新星、培育潜力作者、推出知名作家,是《时代作家》的担当。 投稿须知: 一、栏目设置为诗歌阵地、美文视线、小说在线、散文诗苑等栏目。 四、来稿请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发送,务必注明作者简介、详细通联和本人照片一张。投稿邮箱:ludongwenxue@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