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指明的是,李商隐的这首《天涯》,表面上看起来字句唯美,实际上意境深沉,主要表达的是诗人悲痛的心情。 如果想要正确欣赏和理解这首五绝诗,则需要从李商隐的一生、《天涯》的解析以及李商隐其他作品的对比来一一分析。 1、晚唐第一诗人李商隐:伟大的诗人,悲惨的命运 李商隐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开创了诗歌朦胧风格的先河,并与白居易崇尚的通俗易懂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朦胧风格的诗,喜欢借助典故,使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在原本单一形象的基础上迭加多层次意象,就像给诗蒙上了一层纱一样,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这也造成了很多人觉得李商隐的诗难懂,尤其是李商隐还不喜欢给自己的诗取名字,经常叫个《无题》就完事儿了。当时还有人戏称: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李商隐。 所以我们在理解《天涯》这首诗的同时,要先来聊聊李商隐这个人。如果说他在诗歌上的成就有多高,那他的人生遭遇就有多惨。 在李商隐9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一直生活得很苦。于是,他11岁的时候,就不得不去打工赚钱。他最大的希望就是,以后能做大官,然后光耀门楣。 但他一生几乎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每一次都用尽全力想要融入官场,往往都以失败告终,始终处于困顿不得志的状态。而这种壮志未酬的苦闷,我们都可以在李商隐的诗中找到答案。
2、解析《天涯》:字句唯美,深沉凄婉 天涯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诗词大意是,在繁花似锦的春天里,我却独自一人在天涯,天涯的红日也在渐渐西斜。美丽的黄莺如果有泪水,请为我洒向最高枝的娇花。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短短20个字,构筑了“春日、天涯、莺和花”的唯美意象,却表达出作者深沉的情感。 第一句“春日在天涯”,将“春日”和难以抵达的“天涯”相比较,说明“春日”指的是暮春时节,诗人发出了时光已逝的感慨,而“天涯”则是指漂泊在外的诗人自己。 第一句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第二句“天涯日又斜”又说明这是落日时分,一天即将结束,时间飞逝,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与第一句相比,第二句的情感又加深了。 第三句“莺啼如有泪”,这是诗人借助黄莺啼叫很像哭声的意向,来述说自己的悲痛落泪。另外,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一个好朋友刚刚去世不久,所以也有失去朋友的悲痛。 最后一句“为湿最高花”与第一句“春日远”呼应,都是在写暮春时节,春日马上就要过去了。 整首诗 以“天涯”为主题,从时光已逝的伤感、漂泊天涯的悲凉,写到失去朋友的悲痛,情感表达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状态,逐层深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伤感 。
3、《天涯》与《无题》的意境对比 别人写诗,会写景、会讲故事和抒情,而李商隐大多数都是在描写“求而不得”的情感。但他的诗是真的美,就像 《天涯》和《无题》一样,虽然表达的情感略有差别,但唯美的意向与深沉的意境相差无比。 据记载,李商隐以《无题》为题写的诗一共有20首,最著名的是这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从情人离别后的痛苦与思念入手,从缠绵而失望的爱情写到诗人仕途生活的苦闷,并从不同方面来展现这种复杂的感情。 与《天涯》相比,两首诗都写描绘出一幅令人遐想的意像,渲染凄婉忧伤的氛围,并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伤感。 所以从这个层次来看的话, 字句唯美的五绝《天涯》,同样展现出作者深沉的情绪,意境也完全不输给《无题》。
总的来说,欣赏李商隐《天涯》的正确操作方式就是,首先,从人物背景入手,了解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人生的;其次,全面解读《天涯》的含义;最后,结合李商隐其他作品,来分析《天涯》的意境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