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产品滞销,而城里的价格为何这么贵? 部分时候农村某种蔬菜的价格2毛/斤左右,但城市的价格仍在2-3元/斤。城市价格/农村价格达到了惊人的比值。蔬菜,水果比值最大! 案例: 湖北洪湖莲藕很多,但是售价很低,采购商上门才能出0.6元左右,藕价其实极其低下。 可是这个藕在北方市场卖,最少3元至5元钱一斤,虽然运输途中会有一定耗损以及物流、人工成本。但是这个更多的是因为各级经销商的层层加码,赚取中间的利润差。 农产品价格本就低廉,遇到滞销,物贱伤农!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到头种出的莲藕卖不出去,烂在地头,一年就白忙活! 其主要原因在于供需信息隔断和物流网络滞后。主要解决点在于借助农村电商,通过市场供需信息匹配和强大的物流网络,帮助农产品上行、带动工业品下行。 农产品似乎是“鸡肋”的存在! 虽然农产品滞销事件不绝于耳,城市农产品价格又居高不下,但农村电商市场前景广阔。 农村电商市场规模 据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农村电商交易规模达到4402亿元,与2016年上半年的3120亿元,同比增长41.1%。预计2017年底,中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将达到6300亿元。 农村电商发展与机遇 农村淘宝总经理孙利军认为,农村淘宝在内的所有涉农不应着眼于一时的短线利益,做一竿子买卖;不宜在单点打平台,造一个亮点,以点概面的作为成绩来炫耀。 京东农村电商负责人李贺明认为,随着电商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互联网+ “新三农”将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县域企业转型的新动力。 2017年上半年中国农村电商产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派别:1、农资电商: 云农场、农一网农村淘宝、大丰收等。2、农产品电商:包括食材、鲜花、生鲜等。3、网络品牌商: 三只松鼠、百草味、楼兰蜜语。4、信息服务电商: 村村乐、中农网、农村中国等。5、支撑链:包括支付渠道、物流、金融、外贸等。 农村电商发展方向 1.建设覆盖全县的村级电商服务门店 通过建设覆盖全县的村级实体电商服务门店,打造农村电商上下行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多个乡镇的优质农特产品在服务站内展销,丰富产品品类。 2.农产上行:APP高效获客 把本地商品卖到外地 通过开通农村电商APP,将所有产品纳入网上移动商城,融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全渠道分销和零售;同时借助移动分销的零售模式,拓宽货源客源,最终将特色农产通过上行带到城市居民的餐桌。此外,顾客可以迅速了解相关门店的活动和资讯信息,并可以享有门店给予的专享优惠特权。 3.好货下行:收寻全国优质货源 本地消费留在本地 农村电商面向各地寻找优质的货源,吸纳工业品进入服务站。通过APP+服务站门店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搭建一个本地化消费平台,刺激所在生活圈的农村居民本地化消费。 4.物流:自建物流团队 生活服务站 农村电商的一大难题:物流。在大型的服务站点自建快递团队,所有的服务站纳入自有物流网点。开设多项增值服务:快递中转站、支持包括水电费代缴、话费充值等生活服务,为站点带来更多的客流,刺激潜在消费。 最终,将上下行货源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闭环,将农特产品推广给城市需求用户,工业品引入到农村,从渠道、供应链、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等几个方面来落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