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的果蔬店,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商业形式了。果蔬作为高损耗行业,尽管刚需但是盈利仍旧困难,一般都是小规模经营。不过,做出好成绩的商家依旧不少,例如生鲜传奇、厦门绿色1号、钱大妈……等社区果蔬店铺,仅仅通过一些简单但灵活高效的营销妙招,就保证每天的客流量是络绎不绝,甚至临近几个小区的居民都来采购。 1.店铺形象醒目直观 厦门绿色1号开业三天就取得了线上线下流水近20万,订单数2126单的傲人业绩,与店招的巧妙设计分不开。翠绿的招牌上印着绿色1号四个字,LOGO一定要醒目显眼,并且颜色贴合形象;“农场直供城市”直接印在招牌上,给消费者一种农产品品质好而且健康的心理暗示。 具有同样效果的是钱大妈的店招 2. 永远低价,每天几款特价菜 蔬菜和水果的购买有个特点就是消费频次高,高损耗。商家利用果蔬这一特点,每天推出几款特价果蔬的噱头,促进店内生鲜库存的流动避免滞销,高效去化并能吸引更多用户进店的目的,间接带动店里其他品类的消费。 生鲜传奇,3年时间开出100家店,获得3亿元B轮融资时,市场保守估值就超10亿元。在生鲜传奇卖场很多位置,你可以看到“永远低价”四个字。它借助各种标示来向消费者表达这一观点:生鲜传奇销售的商品是本地最便宜的。 3. 塑料袋的秘密…… 连锁超市有一个典型的特点,结账时购物袋通常需要额外收费,大小型号不同费用也不同,最低都需要3毛钱,尽管不多,但不免让消费者产生消费之后还要额外多出钱的不满情绪。买果蔬有一个主力群体,就是老年群体,普遍特征就是比较会“精打细算”,塑料袋的费用他们便会觉得太贵。果蔬门店可以将塑料袋免费供应,同时在平时的结算环节中,抹去一些零头,也会增加用户的好感。 精明的商家绝不会让进店的顾客空着手出门,怎么做呢?他们会在顾客浏览商品,左挑右看的时候,“有心机”地给顾客递过一个塑料袋或者购物车,顾客习惯性地就接过来了,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往塑料袋或购物车里装商品。 4. 玩转社群+正确地发朋友圈 健康已经成为社会话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成为果蔬的主流人群,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社群营销便是一种非常高效营销方式。 |
|